永乐吧 关注:67,747贴子:13,278
  • 10回复贴,共1

这个明朝最南端的海外宣慰司是怎么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 铁骑如风 国家人文历史 2025年01月01日 15:26 北京
谈起中国古代王朝的版图,很多朋友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陆上疆土扩展多远,比如唐朝的西到咸海,元朝的北到西伯利亚南端。然而要论及领土涉及范围最广的朝代,恐怕要数七下西洋的大明。明朝时最远的疆土,建立在了今赤道附近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巨港,名曰旧港宣慰司。为何这里会成为中国古代最远的疆土之一呢?


IP属地:吉林1楼2025-01-03 08:32回复
    明初复杂的南洋局势
    朱元璋建立明朝,看似风光无限,其实四面八方的边防局势非常严峻。元政权虽然被推翻,但蒙古汗国和各部落的势力仍然不容忽视。西北和西南各少数民族部落和土司势力时降时叛,让明朝不得不在西部各省驻扎大批军队,先后爆发了多场战争。东北亚的日本倭寇持续骚扰明代东部沿海地区,高丽(其后变身李氏朝鲜)此时也还和北元政权藕断丝连,是对辽东存在切实威胁的,军事实力不弱的国家。
    陆上的边境形势波谲云诡,海上的周边局势也不简单。宋元时期,中国在南洋的海上贸易比较发达,同东南亚各国、印度、波斯及阿拉伯地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运输航线,在马六甲海峡东边的室利佛逝(中国古称“三佛齐”国,范围在今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自7世纪起就与中国进行朝贡贸易,逐渐成为东西方在印度洋海上贸易最重要的中转站。《诸蕃志》记载道:“其国在海中,扼诸番舟车往来之咽喉。”北宋朱彧《萍洲可谈》称:“华人诣大食,至三佛齐修船,转易货物。”都可见三佛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马六甲海峡这道至关重要的国际水道自古就是十分繁忙的。


    IP属地:吉林2楼2025-01-03 08:34
    回复
      明朝建立后,三佛齐继续保持和中国的关系。洪武三年(1370)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使持诏往谕三佛齐、渤泥、真腊等国,赵述等使三佛齐”,目的是“告以即位,建元平定朔漠之意”,三佛齐派遣使者随赵述回明朝入贡,建立了新的朝贡关系。洪武四年(1371)九月,三佛齐国王派遣使臣到明朝朝贡包括“黑熊火鸡、孔雀、五色鹦鹉及诸香、兜罗、芯布”等特产方物。此后的数年间,三佛齐多次遣使入贡,明朝也回赐大量物品。洪武十年(1377)冬十月,明太祖立三佛齐国王嗣子麻那者巫里为三佛齐国王,并赐予诏书。明朝册封三佛齐国王并与其进行朝贡贸易的举动,使得南洋地区呈现“自是比诸番国,朝贡不绝”的盛况。
      然而,南海地区强盛数百年的三佛齐国因进攻锡兰(今斯里兰卡)失利导致国力衰落,其在马来半岛的领土被暹罗的阿瑜陀耶王朝占领,其治下的苏门答腊岛各属地也纷纷投靠新兴的爪哇国(史称满者伯夷帝国)。1397年,三佛齐国王不愿臣服爪哇国,率军试图收复故土,结果被爪哇国军队攻占三佛齐首都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巨港)地区,马来族王子率残部逃往苏门答腊岛的西部内陆地区,其后又跑到马来半岛建立了满剌加国(史称马六甲王朝)。


      IP属地:吉林3楼2025-01-03 08:41
      回复
        值此危难之际,在三佛齐居住多年的华人群体出手了。在宋元时期,许多中国人就出于海外经商等目的南下南洋各国,形成了多个华人聚居区。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防御猖獗的倭寇,实行“海禁”政策,下令撤销了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个市舶司,禁止民间与海外通商贸易,只允许官方船队商贸。许多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迫于生计,只能偷偷南下东南亚各国经营甚至定居,逐渐在当地形成了新的华人社区。华人们在旧港拥戴祖籍为广东南海的华人梁道明为首领,一同抵抗爪哇国军队。在明朝靖难之役期间,梁道明趁机派人抵达明朝,数年间号召了数万广东沿海军民渡海来到旧港加入己方阵营。梁道明自号(新)三佛齐国王,与爪哇国分庭抗礼。
        那么爪哇国对明朝是什么态度呢?既朝贡又防范。洪武三年(1370),爪哇国王昔里八达拉遣使向明朝奉献金叶表朝贡,以获得明朝对自己地位的承认。但在整个洪武年间,爪哇国只朝贡了两次,远远没有三佛齐积极。究其原因,爪哇国对中原王朝介入南洋局势十分抗拒。一方面,元朝曾经派海军攻打过爪哇国,因此爪哇国对元朝的敌视态度延续到了明朝身上。另一方面,明朝同三佛齐的友好关系无疑会影响爪哇国称霸南洋的企图,爪哇国不希望三佛齐凭借明朝的支持来对抗自己。因此,东南亚地区亲明势力与远(疏远)明势力可谓泾渭分明,不共戴天。这样的局面对于明朝经营南洋,维持海上贸易是不利的。


        IP属地:吉林4楼2025-01-05 18:45
        回复
          消灭陈祖义,设立宣慰司
          在亲明势力与远明势力之外,南洋还存在第三股势力——海盗。洪武年间南下三佛齐的华人有很多,其中不仅有梁道明这种一呼百应的正派领袖,还有陈祖义这种凶恶狡诈的海盗头子。
          陈祖义祖籍广东潮州,因为犯事而带着全家南逃到三佛齐。投靠三佛齐属国之一的渤淋邦国(即现在的印尼巨港,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为将。国王死后,陈祖义自封酋长,成为渤林邦国的国君。他不知从何时开始又成了海盗首领,纠集南逃的许多华人和当地土著在南海、日本沿海甚至印度洋区域劫掠商船,攻陷过五十多座沿海城镇,最鼎盛时期拥有近百艘战船,成员超过万人,还迫使一些东南亚邦国称臣纳贡。
          陈祖义占据的旧港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南端,刚好扼住这一交通要道。他的海盗行为严重危害了明朝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在南洋的商贸秩序与利益。据说朱元璋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他,可见他是史上“很有牌面”的通缉犯之一。朱元璋在洪武后期颁布愈发严厉的海禁政策,可能也和应对陈祖义猖獗的海盗活动有关。


          IP属地:吉林5楼2025-01-05 18:46
          回复
            爪哇国进攻三佛齐的举动,使得陈祖义不得不与梁道明合作,领导华人群体一同对抗爪哇国的军队。陈祖义曾派儿子陈士良,梁道明派侄子观政与穆斯林官员哈直马合默等人前往明朝朝贡,试图获得明朝的承认与保护。然而陈祖义不同意梁道明通过正常海贸经营国家、发展经济的思路,只想靠抢劫和收保护费的方式发家致富。他代表渤林邦国朝贡明朝时,贡品不在本国准备,而是靠劫掠路过的商船获取,返回的途中再抢掠一把当“差旅费”。梁道明的势力不及陈祖义,脸皮也没有陈祖义厚(作为天价通缉犯还敢派人朝贡),无法奈何他。
            1405年,出于宣扬国威、联通南洋西洋诸国,以及维护海上贸易的目的,朱棣派钦差总兵官、巡洋正使郑和率领2.8万将士、船员与官员、商贾等人员开启巡洋之旅,史称“郑和下西洋”。船队来到三佛齐后,郑和派梁道明的同乡、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敕书前往招安梁道明,梁道明马上接受并同意跟随船队回到中土朝见天子,让副手施进卿留在旧港继续统领部下。


            IP属地:吉林6楼2025-01-05 18:47
            回复
              梁道明与施进卿向郑和汇报了陈祖义的情况与动向。尽管明廷已经开出天价悬赏陈祖义的项上人头,郑和在思考后还是决定先派人招降陈祖义。陈祖义也早就得知郑和船队下西洋的消息。以往有船队路过马六甲海峡,陈祖义一定是要收保护费的,不然就杀人夺船。可这次郑和船队的实力要比陈祖义的海盗团伙强大太多,陈祖义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郑和船队访问了一圈西洋诸国准备返程时,面对郑和的招降,陈祖义非但不愿投降,反而恶向胆边生,垂涎巨大的宝船与搭载的财物。于是陈祖义派人向郑和表示投降愿望,实则想要通过诈降突袭郑和的宝船。他的手下都畏惧郑和船队的强大实力,不敢行动,他却鼓动部下说:
              “明朝的船队虽然船多势众,但掌舵者是第一次进行远洋航行,原本大多只是在江河湖塘航行,经验不足。明朝的船只虽然庞大,但行动迟缓,对本地的海况与地形都不熟悉。明朝的水师虽然强大,但多年没有经历战争,已成骄兵,且以马步兵为主,不擅长海上交锋。”
              陈祖义上演了一出明朝版的“十胜十败论”,多年刀尖舔血的他决定展开一场惊天赌局。
              计划很完美,但第一步就失败了。
              在郑和途经占城国时,占城官民向郑和血泪控诉陈祖义祸害南洋的罪名,施进卿又探知了陈祖义的计划,将其告知郑和。于是郑和假意等待陈祖义前来归降,实则安排舰队布置了一张巨大的包围网。当陈祖义率领船队倾巢而来时,郑和指挥战船迅速将其包围,用火攻和炮击消灭海盗船10艘,缴获7艘,击杀海盗5000余人。随后郑和乘胜追击,设法将陈祖义等海盗首领生擒,抓回大明受审并处死。



              IP属地:吉林7楼2025-01-05 18:49
              回复
                南洋最大的海盗头子灭亡后,三佛齐的华人与祖国联系再无阻碍。为了确保明朝在南洋能够有一个稳固的海上支撑点与中转站,朱棣下令在旧港设置宣慰司,以施进卿为宣慰使,并“赐印诰冠带、文绮、纱罗”。从此,旧港宣慰司正式成为明朝最南端的海外疆土,其位于扼守苏门答腊岛两端的海峡与爪哇之间的巽他海峡和与马来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的关键位置,领地范围曾涵盖了今印度尼西亚和马来亚的部分地区。根据《瀛涯胜览》记载,旧港宣慰司“东接爪哇国,西接满剌加国界,南距大山,北临大海”。每次明朝船队下西洋时,都从这里进行补给和人员、货物周转。
                读到这里,可能大家会好奇,爪哇国不是在进攻三佛齐吗?这时候怎么不见动静了?其实它在郑和船队抵达三佛齐之前,就已经和船队发生接触了。当时爪哇国发生了内乱,分裂成西爪哇和东爪哇两个王国。西爪哇进攻东爪哇并占了上风,恰好此时郑和船队来到附近,派遣船员登上爪哇岛试图和当地人接触并贸易,结果遇到了西爪哇军队并被误认为是东爪哇国王的军队,被杀害了170人。郑和本来可以选择以此为由进攻并消灭西爪哇国,但在搞清楚了事实真相后,为了树立明朝和平宽容的形象、搞好和南洋诸国的关系,并没有马上选择武力报复,而是派人与西爪哇王交涉。


                IP属地:吉林8楼2025-01-05 18:50
                回复


                  IP属地:吉林9楼2025-01-05 18:50
                  回复
                    宣慰司雖為明建置,施進卿依然服屬滿者伯夷,他所控制的範圍狹小,比不上過去的三佛齊。後施進卿的子孫繼承了宣慰使的官職,後來向明朝的朝貢次數就越來越少了。


                    IP属地:中国香港10楼2025-01-07 10: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