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镇,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下辖镇,地处靖宇县北部,东南与赤松乡接壤,南与蒙江乡、龙泉镇相连,西与辉南县辉南镇毗邻,北与桦甸市桦郊乡交界,东北与那尔轰镇相接。
自然资源
景山镇森林面积270.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0.3%。经济植物有天麻、五味子、刺五加、核桃楸、兰腚忍冬、八角枫、蒙古松、木耳、红松、木通等。珍贵稀有经济植物有山参、猴头蘑、手掌参、半翅目虫草等。野生经济动物有獾子、狍子、狐狸、刺猬、马鹿、黑熊、獐子、野猪、野鸭、林蛙等。境内土质肥沃,土壤种类属黑黄土、腐殖土。
历史沿革
由境内的五斤顶子山上的五景(城门树,老虎洞,透龙泉,收音谷,白葡萄架)得名。开发较晚,1945年境内只有90户人家,4个自然屯,隶属龙泉四区。1956年属新胜乡,1958年属那尔轰公社,1962年拆那尔轰公社设景山公社,1983年改景山乡,1985年建镇。1996年,面积302.9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镇政府驻景山,辖景山、上营子、亮甸子、杨岔河、新胜、天合兴、大粮户、三脚窝石8个行政村和向阳、前进、新胜3个居委会。2005年,撤销西南岔镇,并入景山镇。
地理气候
景山镇地势西高东低,镇内主要河流有西南岔河、小西北岔河、大西北岔河3条河流,由西至北呈扇形向东汇集于马家店附近,流于那尔轰河,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域内山峰五斤顶子是那尔轰河与珠子河的分水岭,那尔轰河由西向东横贯其中。镇辖区内以杨岔河为界形成两个气候区,东部属中部冷凉湿润区,属于中部冷凉湿润区,年有效积温2200~2300度,无霜期110~120天,年降水量700~750毫米,气候特点是四季明显,春季温度变化较大,冷暖干湿无常,多偏西北风;夏季酷热短暂,多局部暴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受寒流威胁严重;冬季漫长而寒冷。西部属龙岗山脉寒冷过湿区,无霜期为100天左右。
特色产业
兴隆村是贝母种植大村,全村80多户农民共种植贝母108亩,但真正
景山镇懂得贝母种植技术的却寥寥无几。因此,在镇里的帮助下该村成立了中药材合作社。为了使农民的贝母种植的更加规范达到高产,镇领导特地邀请了县科技局、农业局、农科所、特产研究所的专家们,针对贝母种植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面对面地为农民指导服务,解决生产关键技术问题。为使科学技术深入人心,专家们还免费发放给村民大量的科技丛书、实用小册子和种植技术光盘,深受农民的欢迎。
自然资源
景山镇森林面积270.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0.3%。经济植物有天麻、五味子、刺五加、核桃楸、兰腚忍冬、八角枫、蒙古松、木耳、红松、木通等。珍贵稀有经济植物有山参、猴头蘑、手掌参、半翅目虫草等。野生经济动物有獾子、狍子、狐狸、刺猬、马鹿、黑熊、獐子、野猪、野鸭、林蛙等。境内土质肥沃,土壤种类属黑黄土、腐殖土。
历史沿革
由境内的五斤顶子山上的五景(城门树,老虎洞,透龙泉,收音谷,白葡萄架)得名。开发较晚,1945年境内只有90户人家,4个自然屯,隶属龙泉四区。1956年属新胜乡,1958年属那尔轰公社,1962年拆那尔轰公社设景山公社,1983年改景山乡,1985年建镇。1996年,面积302.9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镇政府驻景山,辖景山、上营子、亮甸子、杨岔河、新胜、天合兴、大粮户、三脚窝石8个行政村和向阳、前进、新胜3个居委会。2005年,撤销西南岔镇,并入景山镇。
地理气候
景山镇地势西高东低,镇内主要河流有西南岔河、小西北岔河、大西北岔河3条河流,由西至北呈扇形向东汇集于马家店附近,流于那尔轰河,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域内山峰五斤顶子是那尔轰河与珠子河的分水岭,那尔轰河由西向东横贯其中。镇辖区内以杨岔河为界形成两个气候区,东部属中部冷凉湿润区,属于中部冷凉湿润区,年有效积温2200~2300度,无霜期110~120天,年降水量700~750毫米,气候特点是四季明显,春季温度变化较大,冷暖干湿无常,多偏西北风;夏季酷热短暂,多局部暴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受寒流威胁严重;冬季漫长而寒冷。西部属龙岗山脉寒冷过湿区,无霜期为100天左右。
特色产业
兴隆村是贝母种植大村,全村80多户农民共种植贝母108亩,但真正
景山镇懂得贝母种植技术的却寥寥无几。因此,在镇里的帮助下该村成立了中药材合作社。为了使农民的贝母种植的更加规范达到高产,镇领导特地邀请了县科技局、农业局、农科所、特产研究所的专家们,针对贝母种植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面对面地为农民指导服务,解决生产关键技术问题。为使科学技术深入人心,专家们还免费发放给村民大量的科技丛书、实用小册子和种植技术光盘,深受农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