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学吧 关注:1,509贴子:21,884
  • 10回复贴,共1

关于叶昼文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我根本不想说这个,关于叶昼假托事,铺天盖地,是主流说法,但我读了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便认识到,叶昼不可能有此法眼。
有人喜欢拿文献说事,以为有文献就有了尚方宝剑,殊不知,文献也鱼目混珠。


IP属地:广东1楼2025-01-01 20:46回复
    始作俑者是盛于斯《休庵影语·〈西游记〉误》:
    余幼时读《西游记》至“清风岭唐僧遇怪,木棉庵三藏谈诗”,心识其为后人之伪笔,遂抹杀之。后十余年,会周如山,云:“此样抄本,初出自周邸。及授梓时,订书,以其数不满百,遂增入一回。先生疑者得毋是乎?”……近日《续藏书》貌李卓吾,更是可笑。若卓老止于如此,亦不成其为卓吾也。又若《四书眼》、《四书评》、批点《西游》《水浒》等书,皆称李卓吾,其实皆叶文通笔也。余最恨今世龌龊竖儒,不揣己陋,欲附作者之林,将自家土苴粪壤,辄托一二名公以行世,而读者又矮人观场,见某老先生名讳,不问好歹,即捧诵之。若此等人,尚可与之上下千古、品隧是非乎?因《西游记》误,并及之。
    "以其数不满百,遂增入一回。"有人相信吗?如此呼风唤雨,低劣至极的作弊手法,怎么会有人尊为文献的?
    “批点《西游》《水浒》等书,皆称李卓吾,其实皆叶文通笔也。”叶文通批点的是哪一部?是哪一部啊?自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出,便有诸多翻版盗版,说叶文通批点水浒,就不是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因为书名都不一样!
    李贽也说水浒啊,但人家有名头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


    IP属地:广东2楼2025-01-01 21:03
    回复
      周亮工《因树屋书影》:
      叶文通,名昼,无锡人。多读书,有才情,留心二氏学,故为诡异之行,迹其生平,多似何心隐。或自称锦翁,或自称叶五叶,或称叶不夜,最后名梁无知,谓梁溪无人知之也。当温陵《焚》《藏书》盛行时,坊间种种借温陵之名以行者,如《四书》第一评、第二评,《水浒传》《琵琶》《拜月》诸评,皆岀文通手。文通自有《中庸颂》《法海雪》《悦容编》诸集,今所传者独《悦容编》耳。文通甲子、乙丑间游吾梁,与雍丘侯五汝戡倡为海金社,合八郡知名之士,人镌一集以行。中州文社之盛,自海金社始。后误纳一丽质,为其夫殴死。文通气息仅属,犹鸣冤邑令前,惜乎无有白其事者。侯汝戡言其遗骸至今旅泊雍丘郭外。
      炒盛的冷饭,没有新意。百度叶昼就是取他的这一段话。
      现在知道了,四书没有第一评第二评之说,周竟然胡说,他说的能相信吗?


      IP属地:广东3楼2025-01-01 21:15
      回复
        我历来不信嘉靖残本早于容与堂本,近来看百度百科,有照片一页,原来它无诗词的,有人便妄想,容本以此为本增加诗词插图,非常幼稚。若据它来增加诗词,一定按照正文,丝毫不差,但容本为什么会有一些无厘头的诗词?还去修改大文豪的杰作?吃饱了撑的?
        六人星火夜逃生。
        七人难免这场灾。
        小学生也不会这样,是么?有人能解释吗?
        一十五人都打坏,
        为什么要自找麻烦?这诗不写,也没人逼你,你倒是数出一十五人来再吟诗作对不迟啊?但是,删除就很容易,因为急于赚钱,便置错误而不顾。
        嘉靖残本是盗版,它多造同义词来代替容本,如:
        容本:“力士何在?”
        残本:“力士安在?”同义词用错了,一个常用词语也用错了,你能想象它写出水浒传来?


        IP属地:广东4楼2025-01-01 21:33
        收起回复
          赞,楼主是专业的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02 21: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