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遇到一个场景。一对结婚登记的小夫妻办完结婚登记手续之后,在婚登处的婚礼厅等待合影留念。陪同他们登记的还有男生的妈妈,妈妈担任他们的摄影师。
这位摄影师非常负责,从拍照pos怎么摆,捧花要不要拿,横屏还是竖屏,一个场景拍几张照片,小夫妻拍完照片的行程安排,她都要给予意见,并且只要儿子提出不同意见,她就会有那么一下下不开心,儿子就不再过多坚持自己意见。
作为婚姻家庭咨询从业者,看到这样的场景其实会很担心。因为从他们三人的互动中,能够清晰的看到原生家庭给予男生的养育模式,以及一家人婚后生活相处的画面。
很大可能出现的画面,是一个有着强控制欲,不重视尊重、不会把握距离感的婆婆,以爱和关心的名义,过多的干涉、左右小夫妻的生活,给他们小家庭的生活模式建立、感情经营和培养带来困难。
那么小夫妻能做什么来让情况改变呢?我有四点建议:1、如果条件允许,生活空间上保持距离,是最直接有效减少冲突摩擦的方式;2、根据自身承受能力,设定两代人的生活隐私圈,不需要长辈参与的决策,不需要长辈关心的方面,和长辈和气沟通,达成一致;3、夫妻二人是核心小家庭的共同责任人,两个人一定要同心,步调一致,一起去化解夫妻关系面对的干扰;4、婆婆性格习惯的形成有她自己的养成背景,她也有她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孩子刚成家阶段,儿子对她依附的变化、新家庭成员的增加,婆婆内心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小夫妻能够理解她,尊重她,主动沟通,给予她力所能及的情感回应,家庭关系会更和谐融洽一些。
这位摄影师非常负责,从拍照pos怎么摆,捧花要不要拿,横屏还是竖屏,一个场景拍几张照片,小夫妻拍完照片的行程安排,她都要给予意见,并且只要儿子提出不同意见,她就会有那么一下下不开心,儿子就不再过多坚持自己意见。
作为婚姻家庭咨询从业者,看到这样的场景其实会很担心。因为从他们三人的互动中,能够清晰的看到原生家庭给予男生的养育模式,以及一家人婚后生活相处的画面。
很大可能出现的画面,是一个有着强控制欲,不重视尊重、不会把握距离感的婆婆,以爱和关心的名义,过多的干涉、左右小夫妻的生活,给他们小家庭的生活模式建立、感情经营和培养带来困难。
那么小夫妻能做什么来让情况改变呢?我有四点建议:1、如果条件允许,生活空间上保持距离,是最直接有效减少冲突摩擦的方式;2、根据自身承受能力,设定两代人的生活隐私圈,不需要长辈参与的决策,不需要长辈关心的方面,和长辈和气沟通,达成一致;3、夫妻二人是核心小家庭的共同责任人,两个人一定要同心,步调一致,一起去化解夫妻关系面对的干扰;4、婆婆性格习惯的形成有她自己的养成背景,她也有她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孩子刚成家阶段,儿子对她依附的变化、新家庭成员的增加,婆婆内心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小夫妻能够理解她,尊重她,主动沟通,给予她力所能及的情感回应,家庭关系会更和谐融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