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吧 关注:4,816贴子:55,928
  • 2回复贴,共1
求助

最近思考过岳飞,屈原失败的真正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认为是他们都没有认清国家利益当权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而非只是谗臣奸佞的陷害。就说岳飞吧.他根本不知道宋高宗想要的是什么。岳飞要收复中原,夺回被掳走的徽钦二帝。父亲和兄弟回来了,赵构还能坐稳天下,当南宋皇帝吗?赵构心里清楚,北伐成功意味着什么。因此,就算没有十二道金牌,没有秦桧的陷害,赵构也容忍不下岳飞。秦松固然是大奸臣,然而真正害死岳飞的却是皇帝。不过因为当时是封建社会,"皇"字当头,人们不能怪皇帝,只能将罪责怪在秦桧头上。骂秦桧可以,但将岳飞被杀一事的责任完全推在秦桧身上,便大错特错了。再一个是屈原。前几天学《屈原列传》,感叹于屈原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的生死存亡间的联系如此紧密。屈原的仕、疏、迁、沉,对应着楚国的强盛、衰弱、灭亡。屈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然而楚怀王放着这样有才的人不用,却信任外来的张仪,在可悲。或许是怀王的昏庸使他身边聚集了一群奸佞谗臣,他们不停地说屈原的坏话,让屈原一贬再贬。屈原一直寄望于统治有的有道,认为君主的功业人格是统一的。而事实上,君王为了实现和巩固自身的统治,会不择手段。屈原提出的改革措施严重损害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因比会有那么多人来诋毁他。我想这时别说昏庸不聪的怀王,就是明君也不能不对屈原采取一些手段。屈原的"美政"理念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无论是屈原这样的忠臣,还是岳飞这样的良将,他们都忧心忡忡,为国为民,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高尚的,可他们因此而遭到迫害也是无疑的。因为无论屈原还是岳飞,他们都相信国家利益和君主的意志是一致的,而事实却常常相反。因此,当他们的军事或政治主张触了到君主的利益时,便不免于杀身或流放的命运了。感叹一句:真是"我寄愁心与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01 10:14回复
    那你白思考了,女真把北宋高层一网打尽,南宋的领导层都是赵构一手提拔的,相当于再造赵宋,别说他爹当时都嘎了,就算没嘎,和宋钦宗父子俩人都回来,也撼动不了赵构的位置,他同意,底下的人也不干。至于岳飞被害,纯粹自己作的,以前赵构有多爱他,后来赵构就有多恨他,感觉赵构杀岳飞,私人感情上占大多数,而不是因为什么军国大事,一时间上了头。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01 20:33
    回复
      2025-05-29 06:21:21
      广告
      君主意志和国家利益啊,很复杂


      IP属地:湖北4楼2025-05-05 16: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