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2贴子:112,742
  • 7回复贴,共1

且看上海交大刘士林如此奇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杜甫秦州杂诗,居然写成泰州杂诗!荒唐!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31 17:29回复
    确实,杜甫的《秦州杂诗》被误写为《泰州杂诗》是一种错误的文字编辑。
    《秦州杂诗二十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组纪行诗作品,主要记录了他在秦州(今甘肃天水)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涵盖了秦州的风物、游踪观感、边塞事、居苦情以及忧国议论等多个方面。
    关于将“秦州”误写为“泰州”
    还有把“白沙渡”误写为“白沙度”
    这显然是出版过程中的一个错误
    在学术研究和出版工作中,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任何错误的信息都可能误导读者,影响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因此,对于这类错误,应该及时纠正,并在再版时进行更正,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5-01-01 09:45
    回复
      而且是一错再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01 09:47
      回复
        出过两版都是这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01 09:48
        回复
          白沙渡
          唐代杜甫诗作
          *
          《白沙渡》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白沙渡《白沙渡》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唐乾元二年(759年)冬天,杜甫离开同谷前赴成都。在这次行程中,杜甫写了十二首纪行诗。此诗为其中之一。
          *
          作品原文
          白沙渡
          属剑州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
          点评鉴赏
          《杜诗详注》:此记舟中之景。鼓棹中流,日已暮矣。马鸣猿啸,此记所闻;水石沙滩,此记所见。对境爽心,故觉愁洗而病散。
          《义门读书记》:层次无一字不工细。“洗愁辛”反对“畏途”(“迥然”句下)。“揽辔”不漏我马,“复三叹”则前途仍可畏也。退之《示张籍诗》,乃规仿此篇,联为长篇,不露痕迹耳。
          《读杜心解》:此写江景极可悦。而首言“畏途”,末言“三叹”,中以“洗愁辛”三字挑起两头,饶有别趣。“天寒荒野”六句入画。
          《杜诗镜铨》:六句入画(“畏途”六句下)。张上若云:一渡分作三层写,法密心细。此首是昼渡,下首(按指《水会渡》)是夜渡。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25-01-01 09:56
          回复
            中国诗性文化 【360百科】

            所属类别 : 图书
            本书主要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从原始形态的角度,汉语中诗的本源即甲骨文中的"寺",
            基本信息
            书名 中国诗性文化
            作者 刘士林
            开本 16开
            *
            内容提要
            中国文明最古老的食物分配制度
            *
            目录
            内容提要 .
            这是中国文明最古老的食物分配制度,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非对象化与非主体化,所以它正是反对私有制进程的历史产物。当然,与现代文明中的反异化思潮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回归诗性智慧的精神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秘密正在于中国诗学之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本书依次阐述了中国诗性文化的发生背景,历史形态,轴心期的连续性,以及它所提供的生命诗化方式。目的在于指出:尽管其表现形态在历史中屡有变异,但其以生命伦理学为精神硬核的诗性精神,却始终如一,这就是"天地大德日生",是如何凭借个体生命中从原始时代禀承而来的诗性智慧,来完成个体的死生解脱与自由的存在方式。
            *
            作者简介 .
            刘士林,1966年生于河北曲阳,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
            *
            章节目录 .
            绪论
            从轴心期到青铜时代
            *
            第一编 天地之心
            引 言
            第一章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对挑战的回应
            第二章 诗性智慧
            第三章 主体视角:天命之谓性
            第四章 自然之维:万象为宾客
            *
            第二编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诗性伦理学的历史形态
            引 言
            第五章 目击而道存:汉语"道德"考源
            第六章 胼手胝足:诗从寺新考
            第七章 原始歌舞:从风诗到比诗
            第八章 仪式歌舞:从兴诗到赋诗
            第九章 诗性政治:从雅诗到颂诗
            *
            第三编 诗云子曰:轴心期的崩坏与重建
            引 言
            第十章 诗性文化的轴心结构
            第十一章 君子远庖厨:原儒篇
            第十二章 礼与食孰重:原墨篇
            第十三章 名与身孰亲:原庄篇
            *
            第四编 诵之思之,其声愈稀:诗性主体的死生解脱
            引 言
            第十四章 咏而归:儒家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五章 与物为春:庄子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六章 存在本身的美:禅宗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第十七章 天地大德日生:理学生命伦理学的本体分析与诗性内涵
            *
            第五编 此中有真意:生命的诗化之路
            引 言
            第十八章 涵盖乾坤:大而化之的诗圣
            第十九章 截断众流:行气如虹的诗仙
            第二十章 随波逐浪:和光同尘的诗人
            第二十一章 神农氏之诗境
            结语 此身虽异性长存
            *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国诗性文化》评论存目
            后 记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25-01-01 10:21
            回复
              刘士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的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研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审美文化、都市文化研究三个方向。他在学术上有着丰富的成就,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古典美学新探》、《苦难美学》、《澄明美学》等。
              然而,刘士林教授的一些学术观点和著作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例如,他的《苦难美学》一书被批评为理论的杂糅拼凑,缺乏一贯性,充满了哲学、宗教、文学的概念术语、理论命题和格言警句,但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此外,他的文风也被批评为随意拉扯、乱说一通,缺乏严谨性和责任感。
              另一方面,刘士林教授在城市化研究和城市科学领域有着显著的贡献。他的著作《城市中国之道》深入探究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显著特点和独特优势,对于理解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该书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城市化思想、新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深度阐释。
              刘士林教授的学术研究涵盖了美学、文化学、城市科学等多个领域,他的著作和观点对于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学术批评也是学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刘士林教授的研究也需要在批评与自我反思中不断前进。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25-01-01 10:30
              回复
                唐代长江流域的城市与文化
                演讲人:刘士林
                演讲地点:扬州大学
                演讲时间:2024年10月_文化评论_文化纵横_四川省情网
                刘士林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担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研究部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等。
                代表作《城市中国之道》译有法、俄、英、...
                四川省情网2024-11-23
                *
                刘士林 的作品(39)
                刘士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 2016(2016)
                刘士林 刘新静/东方出版中心 4人评价 诗性文化的旧邦新命(2016)
                刘士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都市文化原理(2014)
                刘士林/东方出版中心 3人评价 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
                *
                孔夫子旧书网2023-05-07
                名师讲座|刘士林:江南的书与江南的人_文化_城市_范丽
                刘士林,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负责人,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城市科学、文化...
                *
                网易2024-11-24
                刘士林(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百度百科
                刘士林,中国国籍,主要从事城市科学、文化战略、智慧城市研究。兼任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城市文化分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国际化试验区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
                *
                百度百科
                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_(刘士林)小说最新章节全文免费在线阅读下载-QQ阅读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Afterword 后记 更新时间:2022-05-24 16:14:29 五 四方通衢之区,文明交汇之所 四 悠悠千年相伴,城河盛衰相依 三 都会八荒争凑,首善...
                *
                QQ阅读
                刘士林_学术_专栏作者_爱思想思想库_爱思想
                刘士林,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斐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数字化城市与交通研究所执行所长,主要从事城市科学、文化战略研究。兼任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
                http://www.aisixiang.com
                刘士林:花轻雨细的江南梦,通往我们的美好生活
                嘉宾:刘士林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采访:范 昕 文汇报首席记者 江南文化最值得深味的是什么?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新机遇,江南文化将如何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参照?为此,本报专访了长期致力于江南文化...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25-01-01 1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