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结局,很喜欢最后的基因案。
猎罪独特的人文视角一直是剧集创作坚持的初衷,如果说前面每一个案子都在解剖每一个形形色色的人,基因案则升华至更为宏观的全人类视角,去帮助每个具体的人看见世界,看见自己。
普鲁士蓝案中D伯爵的那句台词“把世界缩限在自己的知识当中,是人类最不谦虚的地方”,其实是对基因编辑案的注解。
看了好几遍沈翊画方凯毅的那段独白,深深觉得第二季的沈翊已不再是一个艺术家,而是哲学家。固然所有的学科最终都指向哲学,但沈翊与方凯毅最大的区别在于看待人类及自我的视角。方凯毅的基因筛选与编辑不就是在为人类打造一种等级序列、一种生物阶梯吗。淘汰劣等基因,筛选优质基因,将其称之为人类进化的“优生主义”,却以结果论掩饰自己的失败,不肯承认任何一种失败的可能其实都是自然的启示。
想起听过一期播客里说的,“好的科学要超越我们对自然界得出的‘省时省力’的结论,看到直觉之外那错综复杂的所在。好的科学要让人明白,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每个生命体内,都藏着我们无法理解的复杂属性。”
沈翊身处其中,尽管他的高维视角可以看见更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但他坦然承认了自己的局限性,也因此救赎了自己。天才的认知也只是人类的认知,而天才更容易被自我的认知束缚,突破边界是在突破规则还是突破自我,这是天才的边界,也是文明的边界,更是自然无序中存在的有序。
也许最后沈翊所谓的边界早就不仅仅是预判与干预的边界了,我看到他跳出了自己的框架、真理的框架,亲手打碎了那个自负且亏缺的自己,并郑重告别了他。
“和我一起,从茧里出来吧。”多么勇敢又有力的一句话。
这一季之后,我想沈翊不会再执着于改变结果了。与神并肩,却选择与人共舞,这就是沈翊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