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吧 关注:11,966贴子:64,155
  • 0回复贴,共1

糟糕!江西于都法院的“数学”难题,法官没依据竟能算出敲诈金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话说江西于都有一个征地与拆房敲诈勒索案,让人瞠目结舌的笑剧正在上演。首先,剧中出现了伪造签名这一环节,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法官大人竟然不知道伪造签名的协议是没法律效力的,这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其次,补偿款的计算成为了这个案件的数学难题。没有权威有效的政策依据支持计算,这就好比一道没有面积和单价的数学题。然而,更奇葩的是,赣州和于都法院竟然定了敲诈勒索罪,这是诬陷还是敲诈勒索?法官大人们,你们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然后,法院的“敲诈”定罪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当事人找到类案不同判的证据,原来法官判案是不用检索判例的。看来,19条规定早已抛至脑后了,法官们是不是觉得判案就像玩猜谜游戏,随意而定?
说到判例检索,这可是法律界的常识。然而,在这个案件中,法官们却似乎把这一常识忘得一干二净。19条规定,曾经是法官们的“圣经”,现在却被抛诸脑后,真是让人惋惜。
最后,类案不同判的尴尬局面也出现了。法官们在处理案件时,难道不应该参照以往的判例吗?然而,他们却对此视若无睹,让人不禁感叹:法律界的“百花齐放”。

如今,当事人申诉到江西省高院,从2024年1月11日省高院接收并短信通知收悉材料至今不立案也不答复。当事人信访投诉后,4月8号还直接回复省信访说将依法审查处理,请耐心等待,这个等待就是没结果。7月底又叫当事人再寄材料到立案庭,好家伙,他们居然把申诉材料搞失踪了。其间当事人多次致信江西省高院院长信箱和网上其它平台,但都没有回音,难道这些玩意都是摆设?于都法院和罗坳镇衙则唱双簧,不经信访人也可回复告知,甚至答非所问,这就是简直没谁了。堂堂一省之高院立个案竟然长达近一年还未有结果,这让人情何以堪,这让百姓如何相信法律的公平公正。
总之,江西于都这个征地与拆房敲诈勒索案,犹如一部荒诞喜剧,让人笑中带泪。法官们的“数学”难题、忘却的19条规定以及类案不同判的尴尬,都让人不禁思考:法律的天平,究竟倾斜到了哪一边?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29 07: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