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修行,顾名思义,就是修正自己的心行,言行,身行,净身口意三业。
《华严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此即修行。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
古德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山林。”
隐士不一定要隐于山林才叫隐士。你如能放下俗求,默默修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即是真修行人,真贤者,真隐士。
与隐不隐出林,毫无关系。
修行者,能放下求大富大贵一类俗心,但求平安温饱,余时默默耕耘,方为真修行,至于是否隐于山林,不过形式而已。
你若隐于山林,食思山珍海味,卧梦抱群芳,那与身置于色声犬马又何异?
修行以修心为要,夫若舍所求,即是真菩萨,天人礼赞,诸佛所护。
有人光穷究经典,不修禅定,不修六度万行,此等人非真修行人。
有人光修禅定,不依经典修,不累积资粮,如盲人探路,前面是悬崖竟不自知,此等人乃瞎修,亦不可取。
有人光做善事,不懂经论佛旨,不修禅定,乃纯修福报,天人小果而已,亦不究竟。
初入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每天坚持做,这样就是修行了。
不知道这只是修行的助缘,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为,特别是心理行为,把自己不善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善良;
把自己心胸狭獈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
把自己自私贪小便宜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大方,乐于助人;
把自己易发脾气的一面改过来,变得内心柔软;
把自己残忍杀生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慈悯生命;
把自己好色好淫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正行无染;
把自己好酒的习惯改过来,变得精神清明;
把自己贪爱的习惯改过来,变得乐善好施……,这样去做,才是正修行,是真正的修行。
以前愚昧,逆境现前会怨天尤人,
现在能深明因果,
了知是宿业感现,
能随缘消业,不起怨恨;
以前处处为自己着想,现在深明无我,远离贪着,于世间财富名利,不生追求想;
面对自己往时的恶业心行,能生起忏悔心;
面对世间的苦空无我,能生起出离心;
面对世间的苦难,能生起慈悯心;
面对解脱,能生起精进心;
面对愚痴心行,能生起求智慧心;
面对诸佛菩萨功德,能生起随喜赞叹心;
面对众生的痛苦,能生起济度心,……能如此去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真正的修行。
能如此去做,才会自然的得到诸佛欢喜,龙天护持。
修道之人,如果功德不够,层次是很难提升上去的。
葛洪说:“积善事未满,虽服仙药,亦无益也。若不服仙药,并行好事,虽未便得仙,亦可无卒死之祸矣。
吾更疑彭祖之辈,善功未足,故不能升天耳。”有的人功德不够,纵然服食金液还丹,也不能飞升成道。
抱朴子甚至怀疑彭祖是因为功德不够,所以没能升天。
而葛洪一生也是践行他的这个理念,以治病救人为务,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转载——
《华严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此即修行。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
古德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山林。”
隐士不一定要隐于山林才叫隐士。你如能放下俗求,默默修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即是真修行人,真贤者,真隐士。
与隐不隐出林,毫无关系。
修行者,能放下求大富大贵一类俗心,但求平安温饱,余时默默耕耘,方为真修行,至于是否隐于山林,不过形式而已。
你若隐于山林,食思山珍海味,卧梦抱群芳,那与身置于色声犬马又何异?
修行以修心为要,夫若舍所求,即是真菩萨,天人礼赞,诸佛所护。
有人光穷究经典,不修禅定,不修六度万行,此等人非真修行人。
有人光修禅定,不依经典修,不累积资粮,如盲人探路,前面是悬崖竟不自知,此等人乃瞎修,亦不可取。
有人光做善事,不懂经论佛旨,不修禅定,乃纯修福报,天人小果而已,亦不究竟。
初入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每天坚持做,这样就是修行了。
不知道这只是修行的助缘,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为,特别是心理行为,把自己不善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善良;
把自己心胸狭獈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
把自己自私贪小便宜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大方,乐于助人;
把自己易发脾气的一面改过来,变得内心柔软;
把自己残忍杀生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慈悯生命;
把自己好色好淫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正行无染;
把自己好酒的习惯改过来,变得精神清明;
把自己贪爱的习惯改过来,变得乐善好施……,这样去做,才是正修行,是真正的修行。
以前愚昧,逆境现前会怨天尤人,
现在能深明因果,
了知是宿业感现,
能随缘消业,不起怨恨;
以前处处为自己着想,现在深明无我,远离贪着,于世间财富名利,不生追求想;
面对自己往时的恶业心行,能生起忏悔心;
面对世间的苦空无我,能生起出离心;
面对世间的苦难,能生起慈悯心;
面对解脱,能生起精进心;
面对愚痴心行,能生起求智慧心;
面对诸佛菩萨功德,能生起随喜赞叹心;
面对众生的痛苦,能生起济度心,……能如此去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真正的修行。
能如此去做,才会自然的得到诸佛欢喜,龙天护持。
修道之人,如果功德不够,层次是很难提升上去的。
葛洪说:“积善事未满,虽服仙药,亦无益也。若不服仙药,并行好事,虽未便得仙,亦可无卒死之祸矣。
吾更疑彭祖之辈,善功未足,故不能升天耳。”有的人功德不够,纵然服食金液还丹,也不能飞升成道。
抱朴子甚至怀疑彭祖是因为功德不够,所以没能升天。
而葛洪一生也是践行他的这个理念,以治病救人为务,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