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食吧 关注:163,532贴子:7,870,247
  • 3回复贴,共1

学习辟谷十年了,把自己的一点经验在这写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习辟谷,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辟谷是什么?
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进入正题——怎么学习辟谷?
否则直接谈——如何学习辟谷——就好像学射箭却不知箭靶子在哪一通乱射。辟谷是什么???
【1】通过练功服气,身体进入一种不用进食的状态。
【2】且在这个状态下,人的身体会自我调节,心灵感知力也得到强化。
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两点,才能称为辟谷。
准确说来,辟谷是一种身体的状态。【辟谷】只是一个名词,是为这个状态起的名字。
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叫它断谷、却谷、不火食、食气。
要的是这个“不吃饭身体还能自我调节”的状态,不是人为定义的【辟谷】这个名词。
现在有很多人会被名相遮蔽,不能解蔽名相,就探究不进辟谷的实质。
《金刚经》里有“说食不饱”之比喻,用在辟谷学习上再合适不过,辟谷是练习出来的功夫,不是煌煌大言讲出来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认为只需要了解辟谷,不去练功,只不吃饭就可以“辟谷”,那结果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IP属地:陕西1楼2024-12-26 09:02回复
    人有三个进食系统,“口”,“鼻”,“皮肤”,进食固体,液体,气体食物,固液态食物我们已经司空见惯,对于气态食物则比较陌生,但其实,气态食物的是否丰富,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
    为什么现在人们的疾病越来越多,就是因为人口密集,所以气态食物不够,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人只有早上早起推开窗户的那一小会儿,会觉得神清气爽,呼吸变深,忍不住想要深呼吸,其实这个深呼吸,只是人体在遇到大量气态食物后的条件反应。
    走在深山里,人们的不由自主地深呼吸,而且精神上很清明,不像在城市里那么昏沉。
    我们听说过很多长寿村,他们都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它与人口密集城市的区别不在氧气上,而在于气态食物。
    中国所有的修仙真人,后面都放弃进食,进入辟谷:
    孙思邈在终南山中,隐修辟谷40余年,寿终于141岁;
    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为什么?
    想要修仙长寿,食用固态食物,容易引发疾病,而辟谷食用气态食物则不然。
    普通人进食五谷,便可饱腹处世,但这种长期对五谷之气的依赖,使得人对自身和外界能量信息的变化尤为迟钝。
    而修行人要激发人身体对自身和外界能量信息的敏感,他们通过导引吐纳之术来完成。
    服气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借助气态食物获得能量,并支撑自己的活动,但这种能量的获得靠人的鼻和口是不够的,还要打通更多的通道,包括皮肤上的毛孔。
    但这部分的功能,因为人们长期食物固态食物的原因,是基本处于未被激活的状态,那么,要激活有两步,一步是激活身体内的能量循环,而不是全部能量靠外界供应,二是激活人们对气的感知力,包括“服气”。
    那么,激活身体内的能量循环,则需要人的身体暂时断离靠外界五谷供应固态食物的习惯,使身体被迫激活内在能量的自给式循环。
    辟谷在此背景下由此产生。


    IP属地:陕西2楼2024-12-27 10:37
    回复
      点赞!请更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2-31 14:19
      回复
        《辟谷不是断食》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辟谷是纯粹靠挨饿、毅力完成的一种简单粗暴的减肥方式。
        这是无知的偏见,是现代西方文明对我们头脑的一场绑架,是在用西方思维来硬套我们祖先的文化。
        西方思维以看到的东西为准,非此即彼,吃的时候考虑的是营养物质,维生素......
        不能进食这些营养时,他们就是粗暴的断食,往往带有强迫执行不吃的意味,是对身体的摧残。
        断食者有非常强烈的身心反应——饥肠辘辘、面黄饥瘦、痛不欲生,有的人甚至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精神不振、卧床等现象。
        而辟谷立足于天人合一的基础之上,乃是一种精气神提升后,达到气满不思食的一种状态,是人体功能的开发,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
        辟谷与断食等,在基本原理上不同,它对人体的作用方式就不同,要是不明白这一点,辟谷搞成断食了,那就极为危险。
        接下来就说说二者之间的几点区别:
        (1)服气与否
        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辟谷是要练功服气的,而断食没有这个概念。
        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服气、纳气、采气、行气、练气法门极多,有完整全套的理论基础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比如唐代幻真先生所著《服内元气决》,里面详细讲解了服气的时间、动作、环境以及配合“嘘呵呼嘶吹嘻”等六字吐气方法。
        而西方人对气根本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断食不提倡服气,也没有服气术这个说法,断食者会很饿,要坚持下来依靠的是顽强的意志。
        辟谷是练功服气到一定阶段,人体的功能发动反应,并不是靠表面意识强加给身体的指令,偶尔有饿的感觉,可以通过服气练功来解决,期间的感受远不是断食那般痛苦,而是一种回归自然与自然亲近的平静喜悦。
        (2)胃酸分泌
        其次,辟谷过程中的胃酸是停止分泌的,肠胃基本上停止活动,而断食期间,肠胃继续蠕动,胃酸照常分泌。
        辟谷期间胃肠得到真正的休息,这也是辟谷号称调节肠胃最好的养生方式,肠胃没了负担,自然会修复之前产生的毛病。
        断食期间肠胃火烧般的感觉就是因为胃酸继续分泌,灼烧胃壁,这一过程完全靠痛苦地忍耐读过,对身体有没有伤害不言自明。
        (3)期间反应不同
        所以就产生了第三个区别,辟谷期间没有非常强烈的反应,没有痛苦,活动自如。而断食可就不好看了,反应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要没有强大的意志力,人会饿到发狂。
        而人在辟谷期间仍然精神好、感觉好,初期的不适感,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荡然无存,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甚至可以做一些日常没时间做的舒缓运动,最重要的是头脑更加灵活。
        断食期间,第三天人的体力先是耗的差不多,很虚弱,再就是身体激素开始异常,人的精神会进入暴躁或者消沉,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完全不可预料。
        (4)后果不同
        第四个区别,辟谷会增强免疫力,修复身体机能乃至出现病灶反应解决陈年痼疾。断食可能会降低免疫力,让身体出现不可逆的伤害。
        辟谷期间人体阳气旺盛,有的人甚至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还有人会出现一些剧烈的病灶反应。
        反应过后身体会重新回到一个平衡,这时候就会发现,某种陈年痼疾没有了,这就是辟谷期间的调病调身作用。
        断食过程中并没有气的作用,脏器可能会有一定损伤,更不用提修复身体机能了。
        (5)复食不同
        复食区别极大,现在的人一说到辟谷复食,就如临大敌,因为见过一些人因为“辟谷”后复食出意外了。
        其实这大可琢磨一下:这个人是不是没进入辟谷状态?
        辟谷结束后,吃平时饭量的5成,是没一点问题的,不暴饮暴食就行,前提是辟谷期间有好好练功,做好叩齿吞津,否则容易有水肿现象。
        至于复食出问题的,绝大多数是心理暗示对人产生的,只要正确对待复食,心中没有恐惧担心,告诉自己的身体,自己很安全,然后吃饭时细细咀嚼即可。
        断食对于复食的步骤极为详尽,这一点对于想要辟谷减肥的人来说可以了解一下,但是不可被其中的理论带偏。
        断食的理论是断食后脾胃极为脆弱,稍不小心就要丧命,我们辟谷复食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脾胃此时想吃东西了,开始蠕动了,本身胃气发动食欲产生就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此时吃东西会让身体比平时更加有力量。
        (6)影响下一次体验
        断食过后,下一次断食身心会恐惧,会拒绝。经历一次好的辟谷体验,身体会期待下一次辟谷。
        辟谷这一过程是我们与身体沟通后(练功),身体主动的行为,并不是靠主观指令去 强制身体的。而断食从前到后完全是表面意识粗暴地指令身体去做事,是强制行为,身体在断食过程中与结束后也毫无舒适感。
        人的身体是有记忆的,它不是我们的随从,也不是私人用品那般没有思想,它极为灵敏,也极为聪明,能自动调节自身适应外界,当然也会避免外界对自己的伤害。
        断食会让身体产生恐惧、排斥,辟谷会产生许多正常进食的状态下感受不到的放松,宁静,喜悦,这种感受让人流连忘返。
        (7)危险性不可同日而语
        辟谷与断食似乎都是在冒险,但辟谷是一种在可控范围内的智慧探索之旅,是一种精神上的冲浪冒险,而断食是一种不可控的、短期的肉体机能实验,是精神上的一趟挣扎之旅。
        辟谷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去掉自我的一些执念,体验游戏人生的乐趣,进宝山取宝,拿到什么全看自己悟性。
        而断食注定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这期间的危险性是直线增加的,而且断食过程中饥饿的比重过大,人很难有闲情雅致去感受什么,痛苦压身,不得轻松,只想逃离,何谈收获?
        其实要细说的话,辟谷与断食两者区别数不胜数,生理、心理、方法、过程、结果、复食、适宜人群、禁忌人群都有区别,都可以细细区分。
        但说了以上7点,大家应能把握两者区别,就不赘言了,今后面对一些人用西方思维生硬框套辟谷时,我们不必反驳,可以完全肯定他是对的,然后好好练功,好好辟谷,就不用把精力浪费在这种人和这个问题上了。


        IP属地:陕西4楼2025-01-04 0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