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吧 关注:17,874贴子:142,207
  • 1回复贴,共1

【深信因果】如何忏悔才能得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人忏悔都是通过念诵忏悔文 佛前磕头 悔过等方式这样子忏悔
其实是很难改掉根本问题的
也可以说是对事情的结果不满意
要是满意了 就不愿意忏悔了
忏悔的时候基本就是想再来一次
重头选一遍反复的忏悔
那就是反复的想着再选一次
这是改不了滴
现在为你们讲讲新的忏悔,
当一个人想到忏悔,基本上是走不下去了、无奈了、没辙了、苦恼了,
好比平时想不到求神拜佛,
一到自己发生不好的事情,
就开始烧香求佛了。
注意这个心态哦,
它更深处是悔不当初,
想要换一种选择,
而不是向前走,
奔赴新生活。
所以呢,这样的忏悔,罪业是无法消除的,
你会反复的沉浸在懊恼的思想中,
心情也会郁闷,
然而继续创造相应的生活,
不会改善什么。
真正的忏悔是什么呢?
是总结经验,
知道当下的处境是因为当初的那个选择所致,
你从果报上返回到那个因,
了解了因果相续,
因果报应,
总结了你的人生经验,
深刻的认知到了这一条路的前因后果,
你就不会再走入这个死循环了。
很多人的生活为啥一直混乱,
十年如一日的老样子,
那就是因为没有反省自己。
或者说,反省是反省了,
但是却没有找到根本问题,
知道问题所在,
放下它,继续向前就可以了,
即便有恶业的惯性到来,
该受报的时候你坦然接受,
那就是解脱了有人因为躲避罪责,
躲了几十年,
一直良心不安,
备受折磨,哪一天坦然去接受了,
该咋样就咋样吧很安稳的,
最起码不会受良心的谴责了。
皮肉之苦不叫苦,
心里之苦那才是真苦。
注意,觉悟者改过自新是勇猛的,
不是躲避的,
做过就做过了,
来了就接受它,
当你能够做到坦然二字的时候,
你的心无比的勇猛、光明,
没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加有力的忏悔了。
平常说的对不起,
我错了,那都算是一种妄语,
说这话的时候他就不明白,
一旦有类似的情形,
他还会再次走入那个循环的,
说起这个应该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吧。
记住,坦然面对,坦然接受,
这就是最有力的忏悔,
如果你能在此基础上生起慈悲心就更好了,
那意味着你会明白别人的不容易,
不会厌恶嫌弃别人了。
你看谁很可恨厌恶的时候,
要知道他是迷在其中不觉的,
你大可以想,
我迷茫的时候同他一样,
我能接受过去的自己,
原谅过去的自己,
为何不能原谅此刻的他呢?
这样去想,
慈悲心就会逐渐生起来了,
能发现习气的时候就已经跳出来了,
开始改变航向了,
因为迷在其中的时候是都是不觉的,
也认为自己是对的。
社会是个大染缸,
要懂得混俗和光,
不正不邪,
长养众生。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放下我执我见,
随顺众生,和而不同。
不必把正邪对错看的太分明了,
其实正和邪,
对与错是交互的,
随着时代、地域、政策的变化,
你看事情的角度也会随着改变,
你所看到的也都是业力允许你看见的,
而事实情况并不一定就是你看到的那样。
所以啊,不需要太过早的下结论,
这样你就不会给自己徒增多余的烦恼了。
忏悔的重心不是它的形式或步骤,
而是它的本质(或内涵),
即从知错到改错的合一,
人真的知错了,必定改错;
人真的改错了,
才真是知错了。
不知错在哪里就是无明,
光知不改就是姑息养奸,
如何算真忏悔?
只有不二过才是真忏悔。
改过之初,
惯性极重,
安祥特别容易走失,
就需要反省出原因,
但知道原因了,
却因为诚敬信不够,
立志不坚,
心力不够而改不掉,
也还是功亏一篑。
只有真忏悔,
不断通过反省找到安祥走失的原因,
并且改正它,
才能进一步保有安祥。
这种真忏悔做的越多,
保有安祥的时间就越长,
安祥走失的机会就越来越少。
立志重新为人,
从此守身如玉,坚贞不渝。
更需要在自新的全过程中,
努力做到时时自觉,念念即知,
于当下一丝一毫的我执、私欲萌动,
立即就能觉察到,
进而斩钉截铁地进行纠正(即改错)。
这就是时刻都能做的真忏悔,
就是时刻都在消磨“我执”的惯性。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要常见自己的错误,
不要挑剔别人的毛病,
你常说别人的不是,
会给你自己带来烦恼;
如果常常发现自己不对、改正自己的错误,
自己便会减少烦恼,
丢掉一个错误,
就减少一分烦恼;
你发现别人一个错误,
你就增加一分烦恼,
你发现所有的人都错,
那你烦恼大了,
简直就活不下去了。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把一切是是非非的心都去掉,烦恼就没有了。
你很多年没有反省,
累积的错误没有消除,
烦恼一大堆。
……
接下面1楼
————转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2-26 08:33回复
    你如果老早把错误改正的话,
    既不耽误你的工作,
    也不影响你的正常人生,
    你何必自寻烦恼呢?
    忏悔可俟空闲时澄心为之,
    虔诚,坚决悔改,务须扫尽机心,
    不存偷心,矢志昨死今生,
    定蒙人天宽赦矣。
    尔后亦不须更忆前尘,
    自忏之日犹如新生之赤子,
    若不恳切为之,何殊自欺?
    讲的很清楚了,
    对扫除习气很有帮助,
    要好好看。
    ————转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2-26 08: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