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港台剧盛行,各擅其美。
港剧技术成熟、涉猎甚广,时装开辟了商战(如大时代)、家族(如天地三部曲)、职场剧(如刑事侦缉档案),古装又以武侠取胜(如金庸剧系列)。而台剧则在情感(如琼瑶剧、花系列)、古装传奇剧(如包青天、七侠五义、戏说乾隆等)上另辟蹊径。
这里重点要提的是台剧的古装传奇,类型是系列、单元,内容是志怪、戏说,风格是短小、精悍。
享负盛名的《戏说乾隆》,正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戏说系列开端。
《戏说乾隆》,论剧情,纯属杜撰,论及剧本、台词、演绎,却比一些正剧更具古韵。当时两岸三地合拍,风靡大江南北。
而戏说系列,后续还拍了《戏说慈禧》《江湖奇侠传》,皆取材清朝,与《戏说乾隆》不同的是,主体为史说,亦多取稗官野史。《江湖奇侠传》我未看过。此番重温《戏说慈禧》,品这“戏说”,更像是史料中夹带“私货”,正史的部分比正剧正,野史的地方也大胆的“野”。“戏说”二字就妙在,慈禧作为女性,不能如乾隆般微服出宫,无法杜撰民间故事,于是不得不从了历史的走向,却在人物上大开大阔,由我“戏”说。
全剧描述了慈禧的一生。在清末那段惨烈的历史时期,人物都如困兽,慈禧无法取得武则天那般的成就,也便无法以功绩为己正名。而此剧也不因“戏说”二字,更不扯客观环境的犊子,为慈禧的种种作为编撰诸如迫不得已、孤儿寡母、因爱生恨、宫闱争斗之类狗血桥段,以搪塞历史之过;而是巧妙借引慈禧一生的历史痕迹,栩栩如生描述了那段痕迹中的芸芸众生相,而每一人皆不因与慈禧的爱恨情仇而如此这般,定是在那段滚滚的历史洪流中他们只能如此这般。这些配角们因着与慈禧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剧中生动的扑面而来,我们这些观众纵不能自此目睹历史的真相,却可藉由长达62集的“戏说”去细细品味剧中“戏谑”的一些过分迷人的人物。
比如全剧当之无愧的最长主线男角色——恭王“鬼子六”奕,以及他的饰演者,崔浩然。
之所以不称男主角,悉因他虽出场58集,更有20余集在演员表中位居男性角色第一人,却每有当朝皇帝或势均力敌的男角色出场时,他便又退居二席、乃至三席。正如一篇文章曾言,他的演员表排序总是在那一线尾、二线头,便如恭王明明才华远胜其兄,也多次权倾朝野,然未及帝位、不断起复,命运的轮盘始终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故不能称为男主角。
可这阻止不了我对这个角色及其饰演者的喜爱。亦正如剧中处处透露出来的,导演、编剧对这个角色或这个演员的偏爱。
前二十集为咸丰年间,男主角是咸丰,肃顺次之,他再次之,荣禄作为本剧唯一言情男角色,纯为讨好观众,乃“戏说”的特出,令“戏说”站得住脚,给了单独戏份,对剧情推动的作用却是再再次之。
如论演员取悦于观众的外貌,同龄的四个男角色,咸丰、肃顺的饰演者翁家明、马景涛皆为琼瑶严选男演员,相貌自是出众,荣禄饰演者倪齐民作为本剧言情担当,也不能过于逊色。这三个演员又正当三十出头黄金时期。唯独亦,其饰演者崔浩然,年龄已然奔四,客观来讲,即便与前三人同龄,样貌也稍逊之。而他却是饰演比前二者年龄更轻的角色,不仅在前二十集戏份与三人旗鼓相当,还要在后三十八集更为吃重。年长者扮嫩,貌平者戏长,搁哪部剧,都是对观众喜好的挑战。谁不好韶华貌美、谁不喜情生意动、谁不愿缱绻缠绵,谁想看一中年男子枯燥议政。而崔生却以自身气概风度、娴熟演技令不少观众折服喜爱。当年应无报道提及这一重要角色年龄不妥、外貌不妥。我幼时观看,并不记得演员其名,却对这角色深忆至今,对奕这一史上众说纷纭的真实人物产生偏颇之情。而今再看,同屏中,他不及马景涛俊俏,却比他持重;不及翁家明性感,却比他端方。而青年荣禄,演员表演陷入传统古装言情套路,与丛珊的青年兰儿格格不入。反倒是丛珊与崔浩然的一场亭中对戏,当真是棋逢对手,进而不免令观众生出微妙遐想——当然也只能遐想。值得一提的是,翁家明的表现亦为上佳,他相貌出众却并无偶像包袱,纯当了激发观众多巴胺的妙用,演得令人又怜又恨。马景涛的肃顺,单论本剧角色,轻狂有余,厚重不足,并不符史上能与亲王一争锋芒、成为顾命之首的形象,然若与其同年所拍的琼瑶剧一并而论,则可谓很好展示了演绎的多样性。而崔浩然之于青年奕,以略带传统戏剧色彩、稍显夸张的肢体语言起范,处理角色的尊贵气盛、桀骜不驯,弥补年龄上的不足,倒也另有一番风味。这一阶段情节跌宕,尤其咸丰退走承德后,变为双线叙事,恭王成为京城方面唯一戏眼,在请旨、签约、兄弟猜忌、火烧圆明园等重要情节中,故事的讲述技巧、演员沉浸式的表演令人感同身受、对情节推进欲罢不能。
后三十八集,分为三个阶段,垂帘阶段、同治阶段、光绪阶段。其中垂帘阶段,戏份几与慈禧持平,此时的恭王,意气风发,如刀锋利。至同治、光绪年间,几番起复,到人生谢幕,逐渐变得温和、淡然。演员表演层层递进、泾渭分明,再无夸张之感,更非加了胡子的妆效。特别是老年时,肢体上的垂垂老矣,精神上的垂暮之态,当真肉眼可见,与丛珊对老年慈禧的演绎,相得益彰。
恭王出场的五十八集中:他孝顺,为其母未封太后鸣冤;他骄傲,对皇位失之交臂也耿耿于怀;他思想开明,精于洋务,出场手持怀表,发起洋务运动;他审时度势,与肃顺朝堂上针锋相对,背后亦不免厚植门生、选边站队;他忠君爱国,能屈能伸,几番起复,不卑不亢,勤勉一生;他重情重义,与咸丰、与醇王、与福晋、与女儿、与门生,皆不愧负。
史上得名“鬼子六”,他在剧中笑谈“我自己的声誉没有什么”;火烧圆明园,他浑身发软长跪不起;咸丰重用肃顺、对他嫉妒猜疑,在咸丰去后,他却哭得浑身发抖,此后经年,屡屡怀念四哥;太后去世、福晋去世,他的悲伤长篇累牍呈现,过于沉浸引人共情;甚至他不出现的镜头里,咸丰在谈六弟,肃顺在谈六爷,醇王在找六哥,慈禧、慈安也在找恭亲王……
真实的“鬼子六”究竟如何,史上莫衷一是,他毕竟未能力挽狂澜,也不至如慈禧般万夫所指,只是在那大厦将倾之际,呈现的不是历史的灰。
而剧中所呈现的恭亲王,是一个忠诚正派、勤勉厚道、知所进退、情义深重的明慧之人,有无拔高,见仁见智,然编剧的厚爱三分,那真是一览无余。
至于重温此剧的我,对剧中的恭亲王,对这个俊美不足、气质有余、越看越迷人的老演员崔浩然,更难免厚爱十分,在此文中,也真真一览无余。
港剧技术成熟、涉猎甚广,时装开辟了商战(如大时代)、家族(如天地三部曲)、职场剧(如刑事侦缉档案),古装又以武侠取胜(如金庸剧系列)。而台剧则在情感(如琼瑶剧、花系列)、古装传奇剧(如包青天、七侠五义、戏说乾隆等)上另辟蹊径。
这里重点要提的是台剧的古装传奇,类型是系列、单元,内容是志怪、戏说,风格是短小、精悍。
享负盛名的《戏说乾隆》,正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戏说系列开端。
《戏说乾隆》,论剧情,纯属杜撰,论及剧本、台词、演绎,却比一些正剧更具古韵。当时两岸三地合拍,风靡大江南北。
而戏说系列,后续还拍了《戏说慈禧》《江湖奇侠传》,皆取材清朝,与《戏说乾隆》不同的是,主体为史说,亦多取稗官野史。《江湖奇侠传》我未看过。此番重温《戏说慈禧》,品这“戏说”,更像是史料中夹带“私货”,正史的部分比正剧正,野史的地方也大胆的“野”。“戏说”二字就妙在,慈禧作为女性,不能如乾隆般微服出宫,无法杜撰民间故事,于是不得不从了历史的走向,却在人物上大开大阔,由我“戏”说。
全剧描述了慈禧的一生。在清末那段惨烈的历史时期,人物都如困兽,慈禧无法取得武则天那般的成就,也便无法以功绩为己正名。而此剧也不因“戏说”二字,更不扯客观环境的犊子,为慈禧的种种作为编撰诸如迫不得已、孤儿寡母、因爱生恨、宫闱争斗之类狗血桥段,以搪塞历史之过;而是巧妙借引慈禧一生的历史痕迹,栩栩如生描述了那段痕迹中的芸芸众生相,而每一人皆不因与慈禧的爱恨情仇而如此这般,定是在那段滚滚的历史洪流中他们只能如此这般。这些配角们因着与慈禧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剧中生动的扑面而来,我们这些观众纵不能自此目睹历史的真相,却可藉由长达62集的“戏说”去细细品味剧中“戏谑”的一些过分迷人的人物。
比如全剧当之无愧的最长主线男角色——恭王“鬼子六”奕,以及他的饰演者,崔浩然。
之所以不称男主角,悉因他虽出场58集,更有20余集在演员表中位居男性角色第一人,却每有当朝皇帝或势均力敌的男角色出场时,他便又退居二席、乃至三席。正如一篇文章曾言,他的演员表排序总是在那一线尾、二线头,便如恭王明明才华远胜其兄,也多次权倾朝野,然未及帝位、不断起复,命运的轮盘始终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故不能称为男主角。
可这阻止不了我对这个角色及其饰演者的喜爱。亦正如剧中处处透露出来的,导演、编剧对这个角色或这个演员的偏爱。
前二十集为咸丰年间,男主角是咸丰,肃顺次之,他再次之,荣禄作为本剧唯一言情男角色,纯为讨好观众,乃“戏说”的特出,令“戏说”站得住脚,给了单独戏份,对剧情推动的作用却是再再次之。
如论演员取悦于观众的外貌,同龄的四个男角色,咸丰、肃顺的饰演者翁家明、马景涛皆为琼瑶严选男演员,相貌自是出众,荣禄饰演者倪齐民作为本剧言情担当,也不能过于逊色。这三个演员又正当三十出头黄金时期。唯独亦,其饰演者崔浩然,年龄已然奔四,客观来讲,即便与前三人同龄,样貌也稍逊之。而他却是饰演比前二者年龄更轻的角色,不仅在前二十集戏份与三人旗鼓相当,还要在后三十八集更为吃重。年长者扮嫩,貌平者戏长,搁哪部剧,都是对观众喜好的挑战。谁不好韶华貌美、谁不喜情生意动、谁不愿缱绻缠绵,谁想看一中年男子枯燥议政。而崔生却以自身气概风度、娴熟演技令不少观众折服喜爱。当年应无报道提及这一重要角色年龄不妥、外貌不妥。我幼时观看,并不记得演员其名,却对这角色深忆至今,对奕这一史上众说纷纭的真实人物产生偏颇之情。而今再看,同屏中,他不及马景涛俊俏,却比他持重;不及翁家明性感,却比他端方。而青年荣禄,演员表演陷入传统古装言情套路,与丛珊的青年兰儿格格不入。反倒是丛珊与崔浩然的一场亭中对戏,当真是棋逢对手,进而不免令观众生出微妙遐想——当然也只能遐想。值得一提的是,翁家明的表现亦为上佳,他相貌出众却并无偶像包袱,纯当了激发观众多巴胺的妙用,演得令人又怜又恨。马景涛的肃顺,单论本剧角色,轻狂有余,厚重不足,并不符史上能与亲王一争锋芒、成为顾命之首的形象,然若与其同年所拍的琼瑶剧一并而论,则可谓很好展示了演绎的多样性。而崔浩然之于青年奕,以略带传统戏剧色彩、稍显夸张的肢体语言起范,处理角色的尊贵气盛、桀骜不驯,弥补年龄上的不足,倒也另有一番风味。这一阶段情节跌宕,尤其咸丰退走承德后,变为双线叙事,恭王成为京城方面唯一戏眼,在请旨、签约、兄弟猜忌、火烧圆明园等重要情节中,故事的讲述技巧、演员沉浸式的表演令人感同身受、对情节推进欲罢不能。
后三十八集,分为三个阶段,垂帘阶段、同治阶段、光绪阶段。其中垂帘阶段,戏份几与慈禧持平,此时的恭王,意气风发,如刀锋利。至同治、光绪年间,几番起复,到人生谢幕,逐渐变得温和、淡然。演员表演层层递进、泾渭分明,再无夸张之感,更非加了胡子的妆效。特别是老年时,肢体上的垂垂老矣,精神上的垂暮之态,当真肉眼可见,与丛珊对老年慈禧的演绎,相得益彰。
恭王出场的五十八集中:他孝顺,为其母未封太后鸣冤;他骄傲,对皇位失之交臂也耿耿于怀;他思想开明,精于洋务,出场手持怀表,发起洋务运动;他审时度势,与肃顺朝堂上针锋相对,背后亦不免厚植门生、选边站队;他忠君爱国,能屈能伸,几番起复,不卑不亢,勤勉一生;他重情重义,与咸丰、与醇王、与福晋、与女儿、与门生,皆不愧负。
史上得名“鬼子六”,他在剧中笑谈“我自己的声誉没有什么”;火烧圆明园,他浑身发软长跪不起;咸丰重用肃顺、对他嫉妒猜疑,在咸丰去后,他却哭得浑身发抖,此后经年,屡屡怀念四哥;太后去世、福晋去世,他的悲伤长篇累牍呈现,过于沉浸引人共情;甚至他不出现的镜头里,咸丰在谈六弟,肃顺在谈六爷,醇王在找六哥,慈禧、慈安也在找恭亲王……
真实的“鬼子六”究竟如何,史上莫衷一是,他毕竟未能力挽狂澜,也不至如慈禧般万夫所指,只是在那大厦将倾之际,呈现的不是历史的灰。
而剧中所呈现的恭亲王,是一个忠诚正派、勤勉厚道、知所进退、情义深重的明慧之人,有无拔高,见仁见智,然编剧的厚爱三分,那真是一览无余。
至于重温此剧的我,对剧中的恭亲王,对这个俊美不足、气质有余、越看越迷人的老演员崔浩然,更难免厚爱十分,在此文中,也真真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