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用大圆镜,解释觉所觉空,乃至六根互用的情形,现在想想,好像不对。深位的情况不可思议,不该妄测,让明眼人见笑了。
耳根闻性的圆通相,是建立在「动若迩遥,静无边际」上,如果「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到这里是尽根。根尽,圆通相应该同时销落。因为圆到极处,圆相忽空,没有对比,无所谓圆。同理,通到极处,距离方所之貌泯然,通相消失。根亦如此,入流亡所本来发明根相,但是尘亡尽时,根尘不偶,根相随化。古人比喻,说钻木取火,一木为根,一则为尘,火出,二木俱尽。
此时觉性,似是一精明相,对应经文,应在「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精明现前,其与大圆镜同体,体无变化,是识心对它的分别变了。此时识心微细,经上说「想相为尘,识情为垢」,古德说为细垢。
然而这一精明,跟烦恼凡夫的一念分别心,有什么不同?
在凡的分别心,念念生灭。一精明不生灭,大圆镜尚不生灭,况此精明。
在凡的分别心,尘识处处对待。一精明几乎绝待,没有六尘的概念,经上说「诸余五黏应拔圆脱」,所以六尘皆尽。
具体相状,还是不乱推想为好。这些理解,不敢断言无差,请真知善见掌眼。
耳根闻性的圆通相,是建立在「动若迩遥,静无边际」上,如果「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到这里是尽根。根尽,圆通相应该同时销落。因为圆到极处,圆相忽空,没有对比,无所谓圆。同理,通到极处,距离方所之貌泯然,通相消失。根亦如此,入流亡所本来发明根相,但是尘亡尽时,根尘不偶,根相随化。古人比喻,说钻木取火,一木为根,一则为尘,火出,二木俱尽。
此时觉性,似是一精明相,对应经文,应在「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精明现前,其与大圆镜同体,体无变化,是识心对它的分别变了。此时识心微细,经上说「想相为尘,识情为垢」,古德说为细垢。
然而这一精明,跟烦恼凡夫的一念分别心,有什么不同?
在凡的分别心,念念生灭。一精明不生灭,大圆镜尚不生灭,况此精明。
在凡的分别心,尘识处处对待。一精明几乎绝待,没有六尘的概念,经上说「诸余五黏应拔圆脱」,所以六尘皆尽。
具体相状,还是不乱推想为好。这些理解,不敢断言无差,请真知善见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