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过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儿。即使是平日生活再困苦的人家,赶到春节,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上顿“鸡鱼肉”大餐,绝大部分人家都要抠出来几块钱给孩子扯布做新衣。那时,过年实在是其乐融融。
彼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家乡皖西六安民俗风情和大部分地区一样。就拿春节来说,和江淮之间大同小异,实际上,过年的一切准备工作及春节的礼仪从腊月初就拉开序幕了。
印象中,腊八节一过,期待中的年味就一天比一天热闹了起来,喜庆的活动,美好的愿景也接踵而至。
老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小年到,年也就近了。儿时的小年前夕,是小城最忙的一段日子。家家户户忙着采购、办年货、掸尘、扫除,特别是家庭主妇更是忙得脚不沾灰:腌香菜、晒咸货、蒸年糕、做米糖、炸圆子……空气里处处弥漫着阵阵油香味,勤快的母亲也不例外。记忆里,每每小年前后,闲不住的母亲总要马不停蹄地进行大扫除,把家中里里外外皆清洗一遍。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的“小年”,而腊月二十四被看作灶神回天庭汇报工作的日子,因而家家户户都要在“小年”的晚上进行“祭灶”,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犹记小年的头天晚上,按惯例家家户户老辈人都会在灶台前点烛烧香,供上麦芽糖等食材,家主口中默念“灶王爷请上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祈福吉详语。
年幼的我听母亲说,这“祭灶”乃是传统民俗,由来已久,一是期盼来年庄稼有个好收成,二是祈求神灵保佑之意。母亲的解释尽管让年少的我似懂非懂,但在我听来却觉得既新鲜且又好奇。
当然,小年晚上的这顿饭也是“过年”前不可或缺的“重头戏”,抑或是为全家大团圆共庆共乐的一次“预演”,为家家户户所看重。彼时,小年夜的家庭餐桌上,珍馐佳肴必不可少,除了鸡鱼肉,还有年糕、糍粑、圆子……席间,那会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吃饺子。“送行饺子迎风面”,意为给灶王爷送行,也象征着新年吉祥,一帆风顺。
转眼就到了腊月的最后一天——除夕。按当地风俗,人们将年三十视为阖家欢乐的日子,也是“年味”最浓的时候。
这天清早,小城店铺都会早早开门,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鞭炮、香烛等摆满道边,还有卖春联的、土特产的、日用小百货的等等,摊位挨挨挤挤,好不热闹。办年货的人来往匆匆,挑选着心仪的必需品,直至响午时分行人渐渐稀少,店家才陆续休市关门,商贩们也整理收摊兴冲冲地回家过年。
除夕这天,可以说是“年”的高潮,人最忙,味最浓,孩子们最兴奋。
这一天,家主计划的最周密:缸里的水要挑得满满的,荤素菜备得齐齐的,灶边的干柴垒得高高的,圆子、蛋饺做得多多的,娃儿们的新衣叠得平整整的,压岁钱一份一份包得好好的……诸事准备停当。
按传统,家家在吃年饭前贴好红彤彤的春联。喜庆的春联如同一束束火焰,让清凛凛的寒天泛出丝丝暖意,增强了过年的仪式感;一副副春联,写出了新年祈望,道出了生活的祝福。让人们仿佛看到美好的日子如红艳艳春联,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喜庆,越来越祥和。
这一天,很多人家还要贴“福”字,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一定要贴。用大红纸(或剪出)“福”字倒贴于房门、窗户、大门(双扇门则贴两边),有的还将“福、禄、寿”“招财进宝”“开门大吉”等内容连缀书写,寓意多福、多寿、多财、多富贵。
此时,小城街上已无行人,随着响起接二连三的炮竹声,家家户户大人小孩等围坐在一起准备吃年饭。这时候,父母会将不谙事理的孩子首先安顿好,并一再叮嘱:“过年要讲吉利话,别说破嘴话。”倘若不小心将碗盏摔碎了,要说“岁岁平安”等等。
此时此刻,家里充溢着特有的“年味”,大人们谈笑风生,孩子们欢天喜地,尽情享受一年中全家聚齐、菜肴丰盛、气氛热烈的“阖家餐”。共品佳肴、共祝美好、辞旧迎新、其乐融融。
印象中,“年夜饭”有两道菜不可或缺:一是全鱼,一条烹饪好约在斤把重左右的整鱼,或鳜鱼抑或鲤鱼,端上桌通常是只看不动筷子,象征“年年有鱼(余)”;另有一盘是十样素菜切丝拌成的凉菜,称作“什锦菜”,寓意是“和气生财”。年夜饭一般家庭都不炒菜,而是以火锅煮吃为主,除了鸡、鱼、牛、羊肉作主食材,还有红烧扣肉、鸡蛋饺和三鲜汤,再配上安乐菜、糯米做的大子圆,寄托“十全富贵”、“四季平安”,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
吃罢年饭,晚辈要向长辈辞岁。祝长辈健康、长寿、快乐。这时最高兴、最活跃的当属小字辈——孩子们。因为长辈语重心长地祝他(她)们:诸如好好学习、健康成长之类,并当场递上“压岁钱”,孩子们一个个乐得屁颠屁颠的,给长辈磕头。
热闹一阵之后,可爱的孩子们带着甜蜜、幸福和满足的笑容进入梦乡。而大人们特别是家主则在明亮的灯光下静静“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通常是点烛焚香、三揖“门神”,然后大家围坐在炭火盆边吃着糖块嗑着瓜子边话家常。子时(零点)一过,小城迅即在鞭炮声中醒来。一些希望赶上“好运”的人家,为了赢得“头彩”,便“噼噼啪啪”抢先放起了“开门炮”。
正月初一凌晨,随着鸡鸣声起,天色微亮,家主点燃香烛,再次拜祭“神灵”和“先祖”,口中默念着吉祥祈福之类的话语,燃放一通炮竹后,喜迎“开门红”。
待天色完全放亮,街上又开始热闹起来,穿红着绿的少男少女年轻人穿梭般的到亲戚和邻居家互相拜年,也有穿着干净整洁的老人领着儿女三五成群地寺庙烧香拜佛,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幸福。
拜年,作为春节的一项重要交往乃至礼仪,从初一(也有初一待在家中不出门的)到初三、初四形成高潮,甚至延续到正月十五后,还有拜年走亲戚的。时至今日,拜年——这标志性民俗一直传承着。
许多年过去了,回忆起家乡小城这些多姿多彩的年俗风情是那样饶有趣味,它也一直深深地烙在我鲜活的的记忆中,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曾磨灭,仿佛一切还发生在昨天。
春节是我国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数千年来,春节寄托着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前,笔者欣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想,假以时日,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和影响,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重要的是,春节申遗成功,意味着“中国年味”已走出国门,与世界共享,这不仅让亿万中国人无比自豪和荣光,而且对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彼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家乡皖西六安民俗风情和大部分地区一样。就拿春节来说,和江淮之间大同小异,实际上,过年的一切准备工作及春节的礼仪从腊月初就拉开序幕了。
印象中,腊八节一过,期待中的年味就一天比一天热闹了起来,喜庆的活动,美好的愿景也接踵而至。
老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小年到,年也就近了。儿时的小年前夕,是小城最忙的一段日子。家家户户忙着采购、办年货、掸尘、扫除,特别是家庭主妇更是忙得脚不沾灰:腌香菜、晒咸货、蒸年糕、做米糖、炸圆子……空气里处处弥漫着阵阵油香味,勤快的母亲也不例外。记忆里,每每小年前后,闲不住的母亲总要马不停蹄地进行大扫除,把家中里里外外皆清洗一遍。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的“小年”,而腊月二十四被看作灶神回天庭汇报工作的日子,因而家家户户都要在“小年”的晚上进行“祭灶”,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犹记小年的头天晚上,按惯例家家户户老辈人都会在灶台前点烛烧香,供上麦芽糖等食材,家主口中默念“灶王爷请上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祈福吉详语。
年幼的我听母亲说,这“祭灶”乃是传统民俗,由来已久,一是期盼来年庄稼有个好收成,二是祈求神灵保佑之意。母亲的解释尽管让年少的我似懂非懂,但在我听来却觉得既新鲜且又好奇。
当然,小年晚上的这顿饭也是“过年”前不可或缺的“重头戏”,抑或是为全家大团圆共庆共乐的一次“预演”,为家家户户所看重。彼时,小年夜的家庭餐桌上,珍馐佳肴必不可少,除了鸡鱼肉,还有年糕、糍粑、圆子……席间,那会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吃饺子。“送行饺子迎风面”,意为给灶王爷送行,也象征着新年吉祥,一帆风顺。
转眼就到了腊月的最后一天——除夕。按当地风俗,人们将年三十视为阖家欢乐的日子,也是“年味”最浓的时候。
这天清早,小城店铺都会早早开门,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鞭炮、香烛等摆满道边,还有卖春联的、土特产的、日用小百货的等等,摊位挨挨挤挤,好不热闹。办年货的人来往匆匆,挑选着心仪的必需品,直至响午时分行人渐渐稀少,店家才陆续休市关门,商贩们也整理收摊兴冲冲地回家过年。
除夕这天,可以说是“年”的高潮,人最忙,味最浓,孩子们最兴奋。
这一天,家主计划的最周密:缸里的水要挑得满满的,荤素菜备得齐齐的,灶边的干柴垒得高高的,圆子、蛋饺做得多多的,娃儿们的新衣叠得平整整的,压岁钱一份一份包得好好的……诸事准备停当。
按传统,家家在吃年饭前贴好红彤彤的春联。喜庆的春联如同一束束火焰,让清凛凛的寒天泛出丝丝暖意,增强了过年的仪式感;一副副春联,写出了新年祈望,道出了生活的祝福。让人们仿佛看到美好的日子如红艳艳春联,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喜庆,越来越祥和。
这一天,很多人家还要贴“福”字,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一定要贴。用大红纸(或剪出)“福”字倒贴于房门、窗户、大门(双扇门则贴两边),有的还将“福、禄、寿”“招财进宝”“开门大吉”等内容连缀书写,寓意多福、多寿、多财、多富贵。
此时,小城街上已无行人,随着响起接二连三的炮竹声,家家户户大人小孩等围坐在一起准备吃年饭。这时候,父母会将不谙事理的孩子首先安顿好,并一再叮嘱:“过年要讲吉利话,别说破嘴话。”倘若不小心将碗盏摔碎了,要说“岁岁平安”等等。
此时此刻,家里充溢着特有的“年味”,大人们谈笑风生,孩子们欢天喜地,尽情享受一年中全家聚齐、菜肴丰盛、气氛热烈的“阖家餐”。共品佳肴、共祝美好、辞旧迎新、其乐融融。
印象中,“年夜饭”有两道菜不可或缺:一是全鱼,一条烹饪好约在斤把重左右的整鱼,或鳜鱼抑或鲤鱼,端上桌通常是只看不动筷子,象征“年年有鱼(余)”;另有一盘是十样素菜切丝拌成的凉菜,称作“什锦菜”,寓意是“和气生财”。年夜饭一般家庭都不炒菜,而是以火锅煮吃为主,除了鸡、鱼、牛、羊肉作主食材,还有红烧扣肉、鸡蛋饺和三鲜汤,再配上安乐菜、糯米做的大子圆,寄托“十全富贵”、“四季平安”,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
吃罢年饭,晚辈要向长辈辞岁。祝长辈健康、长寿、快乐。这时最高兴、最活跃的当属小字辈——孩子们。因为长辈语重心长地祝他(她)们:诸如好好学习、健康成长之类,并当场递上“压岁钱”,孩子们一个个乐得屁颠屁颠的,给长辈磕头。
热闹一阵之后,可爱的孩子们带着甜蜜、幸福和满足的笑容进入梦乡。而大人们特别是家主则在明亮的灯光下静静“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通常是点烛焚香、三揖“门神”,然后大家围坐在炭火盆边吃着糖块嗑着瓜子边话家常。子时(零点)一过,小城迅即在鞭炮声中醒来。一些希望赶上“好运”的人家,为了赢得“头彩”,便“噼噼啪啪”抢先放起了“开门炮”。
正月初一凌晨,随着鸡鸣声起,天色微亮,家主点燃香烛,再次拜祭“神灵”和“先祖”,口中默念着吉祥祈福之类的话语,燃放一通炮竹后,喜迎“开门红”。
待天色完全放亮,街上又开始热闹起来,穿红着绿的少男少女年轻人穿梭般的到亲戚和邻居家互相拜年,也有穿着干净整洁的老人领着儿女三五成群地寺庙烧香拜佛,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幸福。
拜年,作为春节的一项重要交往乃至礼仪,从初一(也有初一待在家中不出门的)到初三、初四形成高潮,甚至延续到正月十五后,还有拜年走亲戚的。时至今日,拜年——这标志性民俗一直传承着。
许多年过去了,回忆起家乡小城这些多姿多彩的年俗风情是那样饶有趣味,它也一直深深地烙在我鲜活的的记忆中,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曾磨灭,仿佛一切还发生在昨天。
春节是我国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数千年来,春节寄托着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前,笔者欣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想,假以时日,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和影响,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重要的是,春节申遗成功,意味着“中国年味”已走出国门,与世界共享,这不仅让亿万中国人无比自豪和荣光,而且对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