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灵鸟吧 关注:1贴子:268

宋(北宋+南宋)十八帝画像及其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IP属地:北京1楼2010-11-16 10:53回复
    2 宋太宗赵匡义(公元939-997年),在位22年(976-997年),享年58岁。
          北宋第二位皇帝,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本名赵匡义,太祖登基后一度改称赵光义。宋太宗很有作为,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不过由于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但是总的来说,他统治时期宋朝比较强盛。
    


    IP属地:北京3楼2010-11-16 10:5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3 宋真宗赵恒(公元968-1022年),在位26年(997-1022年),享年54岁。
            原名赵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较强盛。
      


      IP属地:北京4楼2010-11-16 10:55
      回复
        4 宋仁宗赵祯(公元1010-1063年),在位41年(1023-1063年),享年53岁。
              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北宋第四代皇帝。在位时候宋朝进入鼎盛,但也是衰落的起点。在位后期,官僚膨胀,对外战争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已经出现经济危机。而且,还有南蛮叛乱、交趾之乱。虽有“庆历新政”,但尚未成功。其陵墓为永昭陵。
        


        IP属地:北京5楼2010-11-16 10:56
        回复
          5 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1067年),在位5年(1063-1067年),享年35岁。
                北宋第五代皇帝,他是前任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从兄弟允让的第十三子。在位时间较短并未显示其才能变英年早逝,北宋就此衰落。


          IP属地:北京6楼2010-11-16 10:56
          回复
            6 宋神宗赵顼(公元1048-1085年),在位19年(1067-1085年),享年37岁。
                  北宋第六代皇帝,即位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而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振兴北宋王朝,是为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惟操之过急,不得其法,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时值夏惠宗在位,母党梁氏专权,西夏国势日非,图一举歼灭羌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灭夏之举未能实现。事后,宋神宗在朝中当众痛哭。他有抱负,励精图治,想灭西羌,惜壮志未酬,于元丰八年饮恨而殁。其子宋哲宗亲政后,竭尽所能完成父亲遗志。
            


            IP属地:北京7楼2010-11-16 10:57
            回复
              宋哲宗赵煦(公元1077-1100年),在位16年(1085-1100年),享年24岁。
                    北宋第七位皇帝,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镇守宋朝西北部边境。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佑”。哲宗登基时,只有9岁,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执政后,任用顽固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一上台,就把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全部废止。宋哲宗对于司马光与高太后的执政与压制感到不满。到了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一带),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敦、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1100年)1月病逝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远因。
              


              IP属地:北京8楼2010-11-16 10:57
              回复
                还有一个审核中


                IP属地:北京10楼2010-11-16 11:0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加精先~


                  11楼2010-11-16 11:58
                  回复
                    南宋的我还没发呢 度娘快点给我吐出来


                    IP属地:北京12楼2010-11-16 12:09
                    回复
                      9 宋钦宗赵桓(公元1100-1156年),在位2年(1125-1127年),享年57岁。
                            北宋第九位皇帝。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在位2年。享年62岁。赵桓受父宋徽宗逊位后即位为皇帝,是为宋钦宗,改元“靖康”。即位后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但是他十分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后来听从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向金人求和。金国趁此机会于靖康二年(1127年)南下渡黄河破宋京东京(今开封),北宋灭亡,徽、钦二帝及百姓、官员、嫔妃上万人被俘北上,被困在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史称“靖康之变”,北宋遂亡。1161年宋钦宗被金国人的马踩死,结束了亡国徒的一生。
                      


                      IP属地:北京13楼2010-11-16 14:07
                      回复
                        南宋


                        IP属地:北京14楼2010-11-16 14:25
                        回复
                          1 宋高宗赵构(公元1107-1187年),在位35年(1127-1162年),享年80岁。
                                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1127年东京沦陷的时候,他在当时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做皇帝,改元“建炎”。绍兴元年(1131年)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后重用奸臣秦桧等,纵情声色,昏庸腐朽,大兴土木,杀死岳飞,与金国人屈辱求和,签定绍兴和议,割除大量土地,与金国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宋朝政治十分腐败,农民起义四处爆发,如钟相、杨幺起义等,而宋高宗之流则大肆镇压。被迫让位后病死。
                          


                          IP属地:北京15楼2010-11-16 14:26
                          回复
                            5 宋理宗赵昀(公元1205-1264年),在位40年(1124-1264年),享年60岁。
                                  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废太子赵弘,立宋理宗为皇帝。宋理宗十分无能,登基后将所有国家事物都交给史弥远,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一直到1233年史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但他依然对政治不感兴趣,将国家大事交给他的宰相丁大全处理,他本人崇拜理学。1234年南宋联蒙古国灭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
                            


                            IP属地:北京19楼2010-11-16 14:2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6 宋度宗赵禥(公元1240-1274年),在位10年(1264-1274年),享年35岁。
                                    宋度宗长大后十分昏庸无能。他即位时,金朝已经灭亡多年,北方元朝军队大举南下,国难当头,他却将军国大权交给奸臣贾似道,政治十分腐败黑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自己却依旧穷途奢侈,荒淫无道,沉湎于酒色之中,宋朝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只有等着灭亡。北方元军多次出兵进攻南宋,宋廷虽腐朽,但是广大军民的抵抗,使得元军不得不撤回。度宗即位后,元军猛攻襄樊。这一次是决定南宋小朝廷兴亡的关键战役。然而贾似道密而不报,还说已经取胜,度宗在完全不予以审问的情况下竟对此言深信不疑。最后,元军于咸淳十年(1274年)初攻破围攻5年的襄樊,为宋朝敲响丧钟,宋度宗闻知顿时昏倒,但是他仍然借酒浇愁。不久就因酒色过度而死。
                              


                              IP属地:北京20楼2010-11-16 14: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