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一节美术课上,老师讲述西方的雕塑历史,我这个没什么美学造诣的人只能以我浅薄的目光来评价那些雕塑有多么栩栩如生,创作的念头不由自主地出现。石雕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我选择了木雕,我无意辩论这二者的难易程度,总之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些椴木的边角料并将它们整齐地摆放好,我幻想着这块大的可以做出一只大象,小的雕成鸭子或者小狗,我衷心期待着能将它们从这些矩形变成其它有名字有生命的物体。然而木雕的准备工作还是比较繁琐的,加之学业上的压力,一直到大学,我才真正开启了木雕之旅。
在寝室中雕刻的日子,一盏小灯撒下洁白的光芒,一个耳机播放我爱听的音乐,再放好雕刻所需的工具,辛勤的木雕师傅就可以开启工作啦。刀具若干,锯子若干(最初那个实在不好用已被抛弃),室友总开玩笑说假如某天查寝我大概首当其冲被记过,楼下违规刀具的标识相当显眼。对此我只能随机应变,不过幸好至今无事发生。
在雕刻时,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一个故事,大概是西方某位雕刻家在雕刻天使,一个小孩子问他:“你怎么知道天使在这块石头中?”雕刻家大概是回复了句天使在我的心中,也或许没有。我只在脑海中构建这个画面,那块石头总是呈现下半部分是石头上半部分是天使身躯的形状,虽然依照我对雕刻的理解,雕刻的步奏应是先其形,后其神,但这幅画面已经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大概是改变不了了。在那堂美术课上,我还记住了一个词,因势象形,这是我们中国的雕刻艺术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古代中国的艺术家大抵是依据自己看到某块石头时脑海中所联想到的意象来确定将它雕刻成何物。中西美学向来泾渭分明,仅从雕塑这一块,我脑海中能浮现的中国雕塑只有那些质朴的,憨态可掬的泥塑俑和神圣庄严的石佛观音,谈论这些实在是管中窥豹了,人类发展出不同的艺术流派,而我对艺术实在涉猎不深,还是回到我的小木雕吧。
不知是否与我的性格有关,我的每件作品,勉强还是称之为作品吧,每当我拿起把玩,我总是忍不住再用刀打磨一番,即使只是再添上几刀,我总觉得会更加好一些,次次如是。
一个简单的木雕作品,总是适合赠予任何爱的人来增厚情谊,手工制作品往往成本极低,木雕更是如此。而对我这种普通的爱好者而言,想做出多么精美的商业品更是天方夜谭,木雕上蕴含的情谊才是最弥足珍贵的。我做一个简单的小爱心,从用锯子锯出雏形,再到雕刻,最后打蜡,至少需要五个小时的全身心投入,费时费力,且很容易受伤,手上细小的伤口总是接踵而至,时至今日,我自己身边还未保留某个木雕,悉数被我赠予了好友,只愿我与她们友谊长存。
作为一个相当博爱,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木雕这个爱好在我的人生清单上存在了将近两年,虽然真正着手实现仅仅数月,也谈不上天赋异禀,遇到的困难也不少,但当成品出现在我手中时,那种喜悦仿若赋予生命,也许就是雕刻的魅力所在吧。借用一句套话,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希望我在木雕这条路上能够有所建树,不求硕果累累,只要能在谈及爱好时,我能够谦虚地提上一句略懂木雕,足矣。




在寝室中雕刻的日子,一盏小灯撒下洁白的光芒,一个耳机播放我爱听的音乐,再放好雕刻所需的工具,辛勤的木雕师傅就可以开启工作啦。刀具若干,锯子若干(最初那个实在不好用已被抛弃),室友总开玩笑说假如某天查寝我大概首当其冲被记过,楼下违规刀具的标识相当显眼。对此我只能随机应变,不过幸好至今无事发生。
在雕刻时,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一个故事,大概是西方某位雕刻家在雕刻天使,一个小孩子问他:“你怎么知道天使在这块石头中?”雕刻家大概是回复了句天使在我的心中,也或许没有。我只在脑海中构建这个画面,那块石头总是呈现下半部分是石头上半部分是天使身躯的形状,虽然依照我对雕刻的理解,雕刻的步奏应是先其形,后其神,但这幅画面已经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大概是改变不了了。在那堂美术课上,我还记住了一个词,因势象形,这是我们中国的雕刻艺术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古代中国的艺术家大抵是依据自己看到某块石头时脑海中所联想到的意象来确定将它雕刻成何物。中西美学向来泾渭分明,仅从雕塑这一块,我脑海中能浮现的中国雕塑只有那些质朴的,憨态可掬的泥塑俑和神圣庄严的石佛观音,谈论这些实在是管中窥豹了,人类发展出不同的艺术流派,而我对艺术实在涉猎不深,还是回到我的小木雕吧。
不知是否与我的性格有关,我的每件作品,勉强还是称之为作品吧,每当我拿起把玩,我总是忍不住再用刀打磨一番,即使只是再添上几刀,我总觉得会更加好一些,次次如是。
一个简单的木雕作品,总是适合赠予任何爱的人来增厚情谊,手工制作品往往成本极低,木雕更是如此。而对我这种普通的爱好者而言,想做出多么精美的商业品更是天方夜谭,木雕上蕴含的情谊才是最弥足珍贵的。我做一个简单的小爱心,从用锯子锯出雏形,再到雕刻,最后打蜡,至少需要五个小时的全身心投入,费时费力,且很容易受伤,手上细小的伤口总是接踵而至,时至今日,我自己身边还未保留某个木雕,悉数被我赠予了好友,只愿我与她们友谊长存。
作为一个相当博爱,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木雕这个爱好在我的人生清单上存在了将近两年,虽然真正着手实现仅仅数月,也谈不上天赋异禀,遇到的困难也不少,但当成品出现在我手中时,那种喜悦仿若赋予生命,也许就是雕刻的魅力所在吧。借用一句套话,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希望我在木雕这条路上能够有所建树,不求硕果累累,只要能在谈及爱好时,我能够谦虚地提上一句略懂木雕,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