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庆祥拍卖吧 关注:2贴子:80
  • 0回复贴,共1

广庆祥拍卖丨“永乐年制”篆书款:揭开中国御窑瓷器年号款序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传世品和出土实物看,明代御窑瓷器上署帝王年号款以永乐朝(1403~1424年)为最早。虽然早在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即在景德镇珠山设陶厂(建文四年更名为“御器厂”,清代更名“御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正规年款的洪武朝御窑瓷器。永乐朝虽开明代御窑瓷器署帝王“年号款”之先河,此后更成为定例,历朝官窑皆写年款。




但永乐朝御窑瓷器中的绝大多数并不署年款,少数带年款者其款字内容仅见有“永乐年制”篆书四字款,有青花、锥拱款和模印款三种。
已故陶瓷界学人刘新园先生考据,认为“永乐年制”四字篆款,出自沈度手笔。沈度是永乐的宫廷画师,亦擅书法,永乐时被誉为当时的书圣王羲之。
青花写款,目前仅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杯心饰“双狮戏球”纹,球内书“永乐年制”四字篆款;另有底款在杯心画五瓣葵花,花心写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两种。据明末清初谷应泰著《博物要览》记载:“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但“鸳鸯心”及“六字篆书”款还未见有实物。
锥拱款和模印款主要见于永乐甜白釉、鲜红釉等单色釉瓷器上,位置多在碗、盘、高足碗等器物的内底中心或内壁,款字均作两行排列于葵花心或单线圈内。有个别署年款的永乐甜白釉瓷器的胎体很薄,达到半脱胎的程度,迎光透视,锥拱或模印的纹饰、款识清晰可辨,非常优美。
署年款的永乐鲜红釉瓷器有内、外施鲜红釉者,也有内施白釉外施鲜红釉者。其中内、外施鲜红釉者所署年款除了极个别的字迹较清晰外其余均模糊不清。


IP属地:广东1楼2024-12-17 10:4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