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命题作文吗?话说楼主思维好活跃,时不时有新的话题。
·
先说一下我对“缺点”的理解。我个人认为,“缺点”只是表象,是一种可被呈现的结果,究其产生的底层原因,缺点往往是源自人物性格,我们说瑕疵的心灵造就了缺陷的人格,最终外化为目视可见的“缺点”。
·
沙优有很多“缺点”,破碎的家庭和压抑的童年让她的心灵好像一直被禁锢在玻璃瓶中生长的苹果,扭曲而羸弱。残破的心灵又怎能成长出健全的人格?
·
缺点一:强权压制下的自我人格缺失。
沙优是母亲失败婚姻的产物,是母亲泄愤的对象。整个童年时代都在母亲的否定和责骂中度过。母权压制让沙优丧失了对自我人格的掌控,她被母亲和同学“标签化”,加剧了她的自我否定。这种心灵伤害或许是她后续自暴自弃,不珍惜自己的诱因。
·
缺点二:过渡寻求外部认同,缺乏内心的强大。
早期的沙优极度缺乏自信,不断寻求外部认同,她认真读书,努力学做家务,试图寻求母亲认同,在学校保持优等生形象,试图寻求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当有了要好的闺蜜,她会因为闺蜜的认同而满足。然而,而当闺蜜自杀后,包括母亲在内的外部压力都指向沙优时,她的世界瞬间崩塌,她离家出走的根本原因正是——丧失被认同感,感觉自己和世界格格不入。她在被陌生男人伤害时,内心的想法并不是悲伤,却反常地感觉自己“有价值”,当吉田不愿意碰她时,她居然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残缺的心灵造就了扭曲的人格。
·
缺点三:逃避型性格。
早期的沙优缺乏自我抗争以及与命运抗争的勇气。这和她长期被至亲否定有关。闺蜜自杀,她选择逃避,母亲责骂,她选择逃避。被一个又一个男人伤害时,她依然选择逃避而不愿意回家直面现实。
·
缺点四:依赖性人格
早期的沙优对吉田是依赖多于爱情。这种依赖的建立,是源自她童年缺乏的父爱和家庭温暖。她没有感受过爱,也不知道如何表达爱。她在吉田身上寻求的是情感补偿,这是一种被动的自我满足,就像当初沙优在旅馆一个认时,沉迷身体欲望的“自我满足”性质一样。这种非主观的感情恰恰是她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是一种残缺的人格。
·
沙优的缺点有她自身内心不够强大,被动懦弱,是非观单薄的原因,但作为未成年人,更多的是环境和社会对她的压迫和掠夺。
·
吉田的出现挽救了沙优。后期沙优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在吉田的影响下,沙优完成了自身价值的建立和自我认同的重塑。明白了那些伤害自己的“大人”恶意灌输的价值观是何等扭曲。吉田更用实际行动让沙优明白了如何去“珍惜自我”。沙优在后面拼命抵抗“黄毛”的行为,正是体现她自我人格的涅槃重生。她在小说最后,决心离开吉田打造的“舒适圈”,直面过去,直面母亲,在北海道机场,擦干眼泪,为自己的人生定下目标,是她内心修复和人格完善的直接体现。
·
喜欢沙优的读者可以欣慰的看到。在《后藤篇》,当拒绝沙优而内疚的吉田泪流满面时,沙优并没有像在北海道机场分别是那样痛哭流涕。而是温柔地把吉田的脸埋入自己怀中,轻声安慰。那一刻,保护者和被保护者角色瞬间反转。那一刻,沙优的眼里已经没有了迷茫,她完成了自身的“补完”。从此以后,她就是她自己,她不再需要别人认同,不再依赖吉田的保护,此时此刻,即便身边没有了吉田,她也能笑着面对人生。这种成长这才是吉田当初守护沙优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