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漏在野吧 关注:9贴子:337
  • 6回复贴,共1

欲天下之治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爱新觉罗惟钧


IP属地:浙江1楼2024-12-14 23:23回复
    【圣人之教化万物,以读书为高义。此四书、五经之所由来也。时值皇太后圣寿千秋之际,宫中筵席大哺三日,一时竟连上书房也省了去。因免去了之乎者也,晌午过后往三宫问安便镇日闲暇无事,这人大抵是闲不住,闲下来便要生事,尤其是在策枢之身上,只因那手头闲书阅尽,原是要寻一部新鲜的书册来看,便往摛藻堂行去,柜架摩天,汗牛充栋。那内监眼快,便是一个箭步,寻声问起主子的偏好,我想他值守大库数载,应当是对答如流。】

    我且不要圣人讲义,亦不要野史怪谈,可有甚批判之作,醒世之言,以供上位者诫?

    【我这一番话,端的是一派君子作风,怎想那老监眼珠似轱辘转,只将一小柜自架上取下,尽是前明的旧灰,信口一吹,那尘埃如恒河沙数便在光影中跃动起来。】

    且是什么好书,竟百年来不曾启封过。

    【那老奴自有话讲,说是乃前朝之所作,只因言语粗糙,内容鄙陋,本不是内廷所藏之书,盖因战事流转,抄没罪官,辗转流入此库。我且往那书题上一看《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只舔舐了唇角,将宣纸毛边细细翻来,尽是污言秽语,不堪入目之词。只将书本收拢袖中,浅笑且骂。】

    你这腌臜奴才,囫囵竟也说了故事出来,我看是你们几个小奴才往宫外采买时,信手收录其中罢了。罢罢罢,此书批判不甚全,某还需细细看来,你且去忙你的事去。

    【信手赏他几枚重宝。这一处便撂下不说,且说此书为策枢所收后,那毛诗的讲义中,便夹杂其中。曾不知这六郎是何时在其身后,忙不迭将书卷在案中,往前去孔子灵前焚香作揖。】

    哟,六哥今儿起的早,走路竟不着风声。


    IP属地:浙江2楼2024-12-14 23:59
    回复
      【苍龙阙角岹峣,虎兽麟齿峥嵘。日曙烟峦下,是象魏悬书之处,周旁碧绿遇水生发,章柳台杨被滋荣得惬意。太微逢春时,星芒较之凛冬要明耀些。钦天监与翰林的媚客谄言起"圣君有道而天降祥瑞"的异说,惑娱君心如徭使游童。对此我只想啐上一口浓痰,将这些误把鸷兽作鸡仔愚弄的佞宦驱出紫禁城外。】
      ·
      【广乐仙妙自掖廷深幽处袅袅灌入耳膜,皇祖母的千秋圣寿应又得了无数称颂功德、美誉盈门之辞。长辈们似乎皆爱浮夸的表象,对此受用颇深。唯独六郎是个逆羽羁客,不与众者众,不与亲者亲,只与东坡笔下的灵魂颇为投契。孤俜清冷,霜露蓑雨,似是他半生写照。若能与鸿蒙太初的天地为伴,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亦甚幸哉。】
      ·
      【素爱孑行,上书房免去三日点卯,那阅是楼中更不见我人影。各宫定省问安后,便在御园中逸逛。摛藻堂刻下应无人搅扰,便取道是处逐静,打算散漫度过今日昼辉,却不想与我不谋而合者大有人在。打眼瞧着十二郎自庸官监下的阁中取走一册古书,遂觅踪迹跟上,一路追到孔像下。】
      ·
      【自并肩处立定,又跟着十二郎一道拜过圣人,方是启口】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许你偷尝浮生闲趣,便不准我出来散心么?
      ·
      【此行正是为他手中宝册,时下半握在骨节分明的虎口处,何以再等三等四?待折身相对看,便探手去夺】看的什么书?宝贝似的,还要在衍圣公的尊像前敬颂,也让我开开眼。
      ·
      【目光偶落画册之内,瞥见男女秽乱之图顿觉羞赧。嗔目而视,语带责备兼猎奇之意】老十二,你......


      IP属地:河北7楼2024-12-15 13:56
      回复
        【自别于冬,禁城之内纵然有早燕呢喃,但二月的猎猎西风,到底是吹得人抖擞精神。只将一本书浅浅盖上,不曾想竟然流露出许多事来,许是先师仲尼不肯轻易应允我于五经四书之外,再开坟典,故而有此一遭。罢罢罢事已至此,我岂能任由他胡思乱想,须得拨乱反正,导之正途才是。】

        哎,六哥,你……

        【囫囵将书收下,便往孔子灵前又磕几个头。】脸红什么?【眸光扫视阖殿,单只余我与他二人,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也。六郎的秉性我素来是知道的,便是一派儒法大家,且看今日我需如何引来这比丘之戒,以澄清他灵台一片浮云。】

        六哥可切莫被这绣像摄了魂魄,我不过是取其精华,舍去糟粕而已。先师仲尼在上,断不至于半句假话。

        【青烟袅袅,直上云霄,叉手的先师露齿含笑,不知是笑天下举子忙,还是笑他衍圣公一脉万世修降表。】这书本就要从生出许多事端来。【长舒一口气,为他沏上一壶茶——明前新采的头茬龙井。更绪前言。】

        三皇五帝多少事,此书我是按明史来看,六哥您读书多,历来帝王将相作纪作传,翻遍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的家谱而已。我看此书就不错,那些国史馆中歌功颂德不足为佐,唯有这小民百姓的半道而泣,方是天下之大本。

        【又从袖中取那禁书,指腹翻看朱笔批注处,眉眼具有。】一个豪强劣绅,官商勾结,便能在地方纵横数年,才有这等荒唐之事,前明如此,本朝何状?六哥你想过没有,我是想过的,如今是太平有年,又逢圣寿,九州四方贺表不绝,然天下之状,当真若此么?我看未必,是以寻此书,管中窥豹,以证来日你我的王道罢了。


        IP属地:浙江8楼2024-12-15 21:11
        回复
          【峭风疏骨寒,过树搜捡败叶,经水吹冻平湖,不该在六郎的腮颊凹处逋留春色。可缘何他犹觉耳根发烫?应是写书人绘摹男女交媾欢爱时亦种下靡靡幻术,叫目睹之人入局着道,无一不摄魄失魂,忽焉思散。可也好在只是一眼。幼弟前神骇精迁十分不妥,率尔将眼眸移到别处,昂看孔圣人垂冉张眉的雍慈之态。细数着营缮司巧匠雕琢了几根胡须,衣袍上又掐了几褶纹路。】
          ·
          没什么,有点冷,冻得。【瑞霭出尘化霜,一丛丛在头顶蒸入晴晓。六郎口呵鼻吸,频将肺腑、神识中的糟污拂彻出躯,似乎如此便也算涤净适才片暇的昏聩,辙即将过错“推”到他身上。】
          ·
          我素不识这等读物,还不是你偏将它从禁书处取来偷看?且说说,你倒是萃读出什么精华,又撇滤出什么糟粕来?
          ·
          【策枢翻书弄页飞快,口上玄妙却更愈他的手速。我听他头头是道的三皇五帝、二十四史,纵横于古今邀谈天子怀器与诸侯乱制,最后落到于小民市井之间窥溯那几千年的帝王业,可细品来似乎颇有见地】镇日在总师傅跟前从不见你将典谟经书传挥洒自如。今日跟六哥说话,倒是口舌伶俐得很。你小子,究竟还有什么“惊喜”我不知道。
          ·
          【明前龙井甘冽如玉泉初涌,经山略壑,漱岩而流。沿途激荡的乳花雪沫使人啜之如身在碧潭之畔、幽谷之中。饮他的茶,听他的书,这一动一静对照好像和卓孜亚提过的茶寮酒舫。正阳门下的炊烟织霞、笑语喧阗是我不曾见过的。漫谈稍许,我也不再抵触那卷艳俗的绣绘画稿,俊采随他的指腹纵贯在朱批之间,亦有所感】
          ·
          盛世之下亦有宵小。擅据一方,此历代所恒有也。谗佞得志,则贤良退避。奸邪炽盛,则正直消亡。夫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诚斯言矣。你说此书何以遭禁锢?前明既有之,怕不是天子恐其惑乱民心,危及邦本。然则所祸者,谁之邦国乎?民也。
          ·
          老十二,待你我兄弟出宫之时,便有大把去处,不必再从这字里行间洞悉世道了。


          IP属地:河北10楼2024-12-16 15:43
          回复
            【诸芳谢尽春华老,尘归尘来土作土。到底是六哥才思敏捷,当是有这一层意思在。可谓——是矣是矣,对极对极,快哉快哉!始可与言“诗”也。】

            你莫要听我一面之词,但我批完这本书,便转手给你,也好看看里头的兴衰故事。你可莫要推辞。金,乃流动之物,瓶,乃禁锢之器,梅,则衰亡之兆,此三字合一处,述出一家荣辱兴亡,放之于家国天下,岂不了然,只是其中多有词句举措不当,大以折辱妇女为快,甚不可取。六哥若是要看,可要仔细分辨呐。

            【将那本塞在他手中,只见他扭捏不要,手里头的那本书径自收回】哎,读书不可呆读,此乃上书房师傅所言,如今只是看些风俗中酒色财气,有甚紧要。往前了说,便连孔子也免不了私会南子,春秋不过省去了细节,那诗经便说的更贴切了,召南有言——无使尨也吠,朱大圣人的注脚,可容不得抵赖啊,因此你就不过是当做本不是四言诗的读本来看,又有何伤乎?

            【至于他所说的往后的去处,尚不能有定论,刻下不过是于辞海简牍中遨游快意而已。】而今才不过是储才读书的年纪,自当要博闻强识,若是等至开衙立府,不知又有多少事来扰你的清宁。

            【庭前春风尚存寒意,我与他二人寓居在书房之内,品茗读书,往后这样的日子,可复得乎?信手将之后的纷繁事体都抛向他。】不知哥哥的意向却在何方?操斧钺以开疆拓土,尽诛宵小,还是纵横捭阖于庙堂仕林之中?我看哥哥哪一处都能去的,只是青云直上之时,莫忘了提挈弟弟,好为王佐。


            IP属地:浙江11楼2024-12-16 18:20
            回复
              【这等奇技淫巧换作入夜时兰烛之畔的读物勉强也算风月逸兴,可今日与他两人大谈特谈、大翻特翻于圣人凝视下确实有违清规。若为长辈知晓,尤其是兰雪斋那位孔氏宜嫔,非教我二人去宗人府领下八十笞棍才算完。可道尽原委,这事又不算什么卤莽灭裂的罪辜,想来这半日所历也当真如梦如幻。究竟是无奈摇起头,接过他的美意。】
              ·
              贤弟有这份心意,愚兄何敢推辞。我且拿回去仔细读来,一则是由表及里格物致知,好生批判这前明昏治之下的民生荒唐经。覆车之辙,来路为鉴。二来么......
              ·
              【宗亲世家的子弟娶妻纳妾素看中门楣,勾栏之中的呢喃为公室所不耻,是以于此书之中尽抒难道女娼,实也在反讽当世道貌岸然的虚伪之流。】
              ·
              既是子也避不开留情窃意的男女事,我一介俗人,又何必自讨苦吃。糟粕与菁华具是古人智慧,观史最忌以偏概全,你我可不得挑精拣肥啊。
              ·
              【这等艳书实在不适宜敞在光天下,便将之合拢攥在手中,回到阅是楼再作推敲。春茶已饮罢两盏,我又嫌不够】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江流如此广阔,自要腾跃一番,方不枉于人间一遭。南北西东自是任你我去,庙堂中枢也好、异土远疆也罢,不消再等多久的,十二郎。


              IP属地:河北12楼2024-12-16 19: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