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吧 关注:5,140贴子:32,562
  • 2回复贴,共1

痛苦的果报,都是由错误的思想产生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痛苦的果报,都是由错误的思想产生的
在依他起性当中,“依他所执”的遍计执是没有的。这个地方我说明一下。在依他起当中所产生的遍计执是没有的,不是依他起没有,而是依他起当中所产生的遍计执,这一部分是要破坏的;而圆“成实”是我们应该去追求、去观照的,这是真实的存在──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最后悟入圆成实。所以“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所以凡夫他得到妄想,圣人得到空性,每一个人都有所得、有所失,这样子是平等同时存在的。
这一段就是说,当我们今天要为众生开演大乘佛法的时候,你一定要先说明众生的因果相。生命的果相是依他起,但是这个依他起是由因地的遍计执去带动的。我们刚刚讲过,是由思想产生行为,由行为才产生果报,所以这个思想是决定我们果报的关键。
所以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所有痛苦的果报,都是由错误的思想产生的。我们今天有这个果报,你回忆一下,你今天的果报,有些果报你很满意、有些果报你不满意,那表示你过去,有的思想是对的、有的思想是错的,前生的思想创造今生的你。
你今生有什么思想,就会影响来生,“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既然这样,那我把思想都破坏掉好了?不可以!因为“诸佛正遍知海”,也是“从心想生”,所有诸佛的波罗蜜、所有清净的功德,也是要靠思想产生。你没有思想,你不能对弥陀产生归依,不能够缘众生苦,发菩提心。所以佛法是反对无想,佛法是认为你要扭转思想,这是关键。
在心理学上,把这个思想叫做心灵的联想,这个心灵的联想会影响我们行为的造作。比如说:当你想到巧克力的时候,你会产生什么联想?有些人说:巧克力不错啊,会让我很有精神、很有体力。你对巧克力产生正面的思想,那我敢保证你一生当中,吃巧克力的机率会很多,你这方面造作的业力会很多。如果你说:这个巧克力不好,太甜了,会让我发胖,会产生很多的胃酸。如果你第一眼看到巧克力的时候,产生负面的联想,我看你今生吃巧克力,这样造作的业会很少。这个道理就是这样。
比如说我们讲出家,刚出家的相貌,这个思想就是“缘名为境,取彼相貌。”当出家的相貌在心中出现的时候,你第一个产生什么联想?诶,出家不错啊,寂静安乐。如果你对出家是产生很多正面的联想,那我敢保证,你的出家生涯一定是快乐的时间多,而且你出家的生涯会很持久。如果你心中出现的出家影相是一个负面的联想:出家多不自在!你这种联想如果没有消灭,你的出家生涯,我看你痛苦的时间多,而且时间也不会太长。----净界法师
--------
务实地去面对人生果报
净界法师
佛法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你未来有无量的希望。你未来要何去何从,那就看你是依止什么样的思想。
你看孔夫子,他三岁丧父、十六岁丧母,他的青少年运是非常不幸的。没有父母的依靠,在古时候是非常悲哀的。等到他十五岁“而志于学”,用功了几年,对整个圣贤之道有了心得,想要做官的时候,你看他:十五岁到五十岁的时候,有三十五年的时间,他是不得志的,没有一个诸侯愿意重用他,他可以说是孤家寡人一个。
我们从孔夫子的历史来看,其实他十五岁到五十岁的时候,他是想要有所作为的,对于他与生俱来的天命,他想要去抗拒它、想要有所改造。不能作官,我就一定要去“知其不可而为之”。
但是到了五十岁以后,你看他的思想变化了,开始知道一个人要“素位而行”。他认为实践理想,不一定要做官。他知道他的生命因缘,五十而知天命,他知道他的因缘应该从事教育,从教育当中去实践“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生命的本质,我们不一定说它怎么样,你就一定要怎么样。我们不能忽略前生业力所带动的天命,重点是--在你的生命当中,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来经营你的生命!就是说你的过程是特别重要,佛法是不重视结果的,它重视的是你这个过程--就是你的因地。
这个地方是讲到因相,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水流,基本上是由业力所推动的,而产生业力的正是我们的思想。
所以简单的说,我们的生命是受着我们不同的思想,而产生不同的水流。
------
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净界法师 2015/03/01
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要,你要离开三界是很困难,因为你几乎都是有漏种子。就是说,在你内心深处那个强大的引力,那个种子是有漏的势力非常强,那几乎很难改变。你来生一定在三界得果报,就差你是痛苦跟快乐而已。如果你的情绪变化很大,你这个人情执很重感情很丰富的,这个就很难离开三界,因为你的种子都是有漏的种子。
第二种人是对三界果报的爱取相对减少,无漏种子的特别观念在哪里?在空性的智慧。就是我们一再强调,你要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这个是很重要的观念!看你这个概念有没有建立起来,站在空性的角度来面对你的人生,你才可能去创造无漏的正念的种子。
我们平常的心都一直释放出去,就好像我们平常跟三界绑上很多绳子一样,你临命终突然要切是切不断的,不可能!诸位要知道,往生不是只有皈依阿弥陀佛而已,不是那么简单。请你要小心你跟三界结下的重大业力,你要慢慢地把娑婆世界的业力,这一块要降低。所以它是两块: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要从娑婆世界走出来,阿弥陀佛的光明才能够照到你。就好像你要走出房间,你才能够得到阳光的普照一样。
有漏种子不能种太多,可以有,但是它必须在调伏状态。所以临终的正念,其实跟你的人生观是有关系的,你的思考模式有关系的。你要站在空性的角度来面对人生,这个很重要!这一块我们待会儿会讲到,就是所谓的这个解脱道,现在先谈安乐道。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判断你是不是来生快乐不快乐,那是靠你的善业,判断你是不是容易往生不容易往生,这个跟你的善业就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了,就看你的智慧的水平了。你对人生是怎么看的?你站在一个本来就有人生的角度去面对人生,还是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就影响你的临终的正念,这个是有漏跟无漏的差别。
--------
真心跟妄心的差别跟过失
净界法师 2015/03/01
真心跟妄心的差别跟过失
第一、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
当我们的心,住在五阴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安稳的;因为你五阴的相状,它是业力所变现的,这个业力——我们过去生所造的业,它不是固定的;我们有时候造善、有时候造恶,所以在释放业力的时候,它是有时候今天很顺利,有时候明天就不顺利。
所以你看到一个修行人,如果他的心是起起伏伏的;诶!你看他昨天、今天很安稳,明天又闷闷不乐,这个人肯定还活在妄想中——有所住!
一个修行上路的人他的心应该是平稳的,因为你慢慢知道这个相状是不能执着的,生命是让你历练的,不能让你执着的!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是住在五阴身心的话,他的心肯定是起伏很大——不安稳性,心中没有家的感觉,在外面到处流浪啊!今天打了一个好妄想,明天就起了一个不好的妄想,他就有一种不安全感、不安稳性。
真、妄的第一个差别: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这一点佛陀在前面的三卷半讲得很多─主人跟客人,你不要老是跟着客人走,他是暂时来挂单的,不要以为你今天拜佛拜得很法喜,你有所住!要知道因缘所生法是没有错的,你生起一个法喜的感受没有错,但是你有所住的时候,你糟糕了!因为你的安稳性是假借这个法喜的感受生起的,它走的时候,它把你的喜悦也带走,你假借外在因缘而有的,你还得要还给外在的因缘。
所以一个修行人突然间很高兴、突然间很悲伤…这都不是好事情,这个人还没真实的找到家,你还是被妄想、感觉牵着走。所以我们一定要先安稳下来,把心带回家这是第一点。
第二、障碍跟非障碍的差别:
我们一个人习惯有所住,住在自己的感觉、住在自己的妄想,你很容易产生对立-——能、所的对立;一旦有对立,你就有爱憎取舍的情绪,就会去追求、去讨厌某一个特别的东西,那就产生烦恼了!
所以你看一个打妄想打多的人,他烦恼特别重,因为烦恼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
所以:从前面佛陀讲理论篇的三卷半经文中,我们可以知道真、妄是不同的;真心─是安稳的、功德性的;妄想─是不安稳的、是障碍性的。
佛陀前面三卷半就是讲这两个道理,让我们一个修行人──弃生灭、守真常,远离妄想,安住真如,以不生灭心为住,这是理论篇的重点。
-------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净界法师 2015/03/18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他宣说的法门,第一件事情讲到四谛法门,把生命分成了二部分:一个苦集的流转门;还有灭道的还灭门。生命就是“苦集”跟“还灭”二个重点。当时佛陀讲出一句很重要的话说:一切众生之所以不能够成就无上菩提的佛果,乃至于小乘的阿罗汉果,完全是因为你心中的客尘烦恼之所耽误。
这一句话很重要!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修行,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重点在哪里!我们今天修行不能进步,跟外在的人事没有绝对关系,你不能说:诶…我不能修行是因为你障碍我。不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障碍我们,完全是自己的烦恼障碍自己。
即便我们现在有障碍,是外境的刺激产生感受跟想法,但是我们有选择权,我们可以选择不住,我们可以不选择住在感受。别人给我们一个恶逆的因缘刺激我,产生一个很不好的感受,这一部分我们不能控制,这个地方凡夫做不了主,但是你可以选择无住,这个想法你不要管它,让它过去就好。你要是住于感受,住于想像,那就糟糕了!想法让你一住下去…
在唯识学上说——【触】,接触外境,感触、作意、受、想、思,到思心所就开始造业了。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说,我们自己的障碍,完全是自己引申的,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是因为我们有所住。那么这当中就指出了我们整个修行的罪魁祸首,完全是自己的妄想烦恼耽误了自己。


IP属地:吉林1楼2024-12-14 20:00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2-22 07: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