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6贴子:191,282

回复:列一下网文、旧帖给帝王子女强行扳扯的所谓生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慕容柔和段王妃
宋柔要不淡定了:有那样风光乃至享受部分王后之实的嫡妻生母还会被称为“爱姬所生”?有苻坚这样大的“生父”做靠山还会从小被慕容垂送人或卖掉啊?!
别看苻坚不在乎他儿女们的小命,可他很重视对儿女们的控制权喔,要无害化处理也得是他自己处理掉,岂轮得到慕容垂?
给点提示,平和的调整心态。想一想襄城王那是什么概念,当时可没有主君指挥慕容垂这么做了。
甚至不需要“实锤”,但凡慕容柔有一点可能性是段王妃和苻坚所生,慕容垂在长安早已事之若赵武,奉之若次睢,这个以超越慕容农慕容隆多矣的襄城之封表示的“爱”,算个什么?


IP属地:山东29楼2025-01-12 09:13
回复
    二十七日,诏:「哲宗皇帝昭慈圣献皇后止有孟忠厚、潘正夫系近亲,余人不得援例。」
    潘正夫这个近亲和亲侄子并提,是女婿的意思吗?还是说他和孟教主还有其他亲戚关系,比如有血缘关系的外甥之类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5-01-13 13:12
    收起回复
      这么看刘昭怀确实倒霉,在家是庶女(她爸能纳妾肯定不穷,但没记载官职也不会是大富大贵的家庭,大概率属于小官或者有点小钱的平民,她作为庶女在娘家分到的资源应该不会多),进宫后当了宫女,当通房和小妾的时候太婆婆、嫡婆婆、正妻、其他小妾、下人全部不待见她,好不容易当了正妻后马上乐极生悲死了一双儿女和老公,最终在小叔子手上讨生活结局很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5-01-14 12:26
      收起回复
        Pearl: 前燕献怀太子慕容晔和可足浑皇后
        【留世子晔守龙城,以内史刘斌为大司农,与典书令皇甫真留统后事。】
        【燕王俊立其妃可足浑氏为皇后,世子晔为皇太子,皆自龙城迁于蓟宫。】
        【俊太子晔死,伪谥献怀。升平元年,复立次子暐为皇太子,赦其境内,改元曰 光寿。】
        明显没有任何记载表明这两个人是亲生母子关系,可足浑氏和慕容晔之间连个表示“其母”、“母”之类的词都没有,(当然,无论如何,自可足浑氏成为慕容儁的嫡妻开始,礼法上她是所有孩子的“母”),并且可足浑氏唯一实锤确定的孩子——慕容暐,年龄是很明确的,燕 军南下伐中原的时候,慕容儁把能打的战斗力都带走了,留着慕容晔守大后方,再是神童起码也得十二、三岁了吧,和慕容暐的年龄差差不多可以差出一辈人了。非要硬把前燕所有“知名”的孩子全算在可足浑氏名下,(或者想法设法和她扯上关系),可足浑氏这个生育周期不觉得很奇怪吗?
        并且慕容晔是否“嫡出”暂且不提,他能够得立太子以及前期一系列器重,明显一个大优势是因为年龄,乱世国赖长君,可不是闹着玩的。
        以及,从慕容儁从来没考虑过立慕容晔的儿子为继承人这点来看,他应该去世时是没有儿子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嫡妻,,慕容盛还把慕容令由献庄太子追谥为献庄皇帝了,慕容暐对这个大哥可没什么表示……当然,这种做了是人情、不做是本分的事情也不能太强求人家,但确实能看出一些两人的实际关系。
        很明显,慕容暐登基能做主之后,对以前看官给他硬安排的“同母兄弟、妹”们要多冷漠有多冷漠就一点,如果可足浑氏在慕容暐时期想给“亲女儿清河”争取长公主这种不算多么破格的优待都得不到,凭什么觉得国 家超一等大事的大司马人选任命她能做主、甚至直接“下旨册封”?


        IP属地:山东32楼2025-01-16 18:24
        收起回复
          附一个不是帝王的,冯俊和常姨娘
          员外郎冯俊,昭仪之弟,恃势恣挝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系,处刑除官。由此忤旨,左迁太尉主簿。俄为从事中郎。
          元宏有三个冯昭仪,此人当然是冯幽后的弟弟,但可不是她同父同母的弟弟。
          冯俊被幽后苏眼馋硬栽成是常姨娘幼子、冯幽后爱弟的原因是他有犯罪记录——哪怕他被依法处分,哪怕他是芝麻官。一边嘲笑长孙皇后有一个外甥(她异母姐姐的儿子)也是芝麻官;可是完完全全没胆把冯俊跟长孙无忌比。


          IP属地:山东33楼2025-01-27 08:22
          收起回复
            南燕平原公主和段季妃
            慕容垂妻段氏,字元妃,偽右光祿大夫儀之女也。少而婉慧,有志操,常謂妹季妃曰:“我終不作凡人妻。”季妃亦曰:“妹亦不為庸夫婦。”鄰人聞而笑之。垂之稱燕王,納元妃為繼室,遂有殊寵。偽範陽王德亦娉季妃焉。姊妹俱為垂、德之妻,卒如其志。垂既僭位,拜為皇后。垂立其子寶為太子也,元妃謂垂曰:“太子姿質雍容,柔而不斷,承平則為仁明之主,處難則非濟世之雄,陛下托之以大業,妾未見克昌之美。遼西、高陽二王,陛下兒之賢者,宜擇一以樹之。趙王麟奸詐負氣,常有輕太子之心,陛下一旦不諱,必有難作。此陛下之家事,宜深圖之。”垂不納。寶及麟聞之,深以為恨。其後元妃又言之,垂曰:“汝欲使我為晉獻公乎?”元妃泣而退,告季妃曰:“太子不令,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為驪戎之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後,太子必亡社稷。範陽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終,其在王乎!”垂死,寶嗣偽位,遣麟逼元妃曰:“後常謂主上不能嗣守大統,今竟何如?宜早自裁,以全段氏。”元妃怒曰:“汝兄弟尚逼殺母,安能保守社稷!吾豈惜死,念國滅不久耳。”遂自殺。寶議以元妃謀廢嫡統,無母后之道,不宜成喪,群下咸以為然。偽中書令眭邃大言於朝曰:“子無廢母之義,漢之安思閻后親廢順帝,猶配饗安皇,先后言虛實尚未可知,宜依閻后故事。”寶從之。其後麟果作亂,寶亦被殺,德後僭稱尊號,終如元妃之言。
            段豐妻慕容氏,德之女也。有才慧,善書史,能鼓琴,德既僭位,署為平原公主。年十四,適於豐。豐為人所譖,被殺,慕容氏寡歸,將改適偽壽光公餘熾。慕容氏謂侍婢曰:“我聞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段氏既遭無辜,己不能同死,豈復有心於重行哉!今主上不顧禮義嫁我,若不從,則違嚴君之命矣。”於是克日交禮。慕容氏姿容婉麗,服飾光華,熾睹之甚喜。經再宿,慕容氏偽辭以疾,熾亦不之逼。三日還第,沐浴置酒,言笑自若,至夕,密書其裙帶云:“死後當埋我於段氏墓側,若魂魄有知,當歸彼矣。”遂於浴室自縊而死。及葬,男女觀者數萬人,莫不嘆息曰:“貞哉公主!”路經餘熾宅前,熾聞輓歌之聲,慟絕良久。
            两段文在晋书是连在一起的,什么时候也没有过“平原公主,季妃所生”、“平原公主,德嫡女也”、“平原公主,母段氏”之类的记载。
            在平原公主的悲惨故事中,段季妃这个健在的母后竟从头到尾没有出场过。不但不插手平原公主的婚姻大事,而且平原公主的心事宁可说给婢女,也不说给段季妃,直到丧葬,仍无段季妃的影子。就好像这个母后,在平原公主的生活里形同路人,哦不,史载无关路人多为平原公主感叹,而段季妃这个礼法上的母亲,却不见有过任何响动。足证两个人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子,是否有可能是亲母女,不言而喻。


            IP属地:山东34楼2025-02-13 08:03
            回复
              插一个不是生母但是是同族关系的
              苻坚的母亲苟太后、嫡妻苟王后,和苻宏的嫡妻
              苻坚的嫡妻苟王后应该确实是他生母苟太后的同族晚辈,至于是亲侄女还是堂侄女另说,但是却不能因此说此妻就是苻坚母包办给他的。苻坚结婚时,他父亲苻雄、伯父苻健是一定都活着呢,甚至祖父苻洪应该也还健在,苻坚生母苟氏一个少房媳妇哪能直接做主包办了儿子的婚姻?(贾母健在之时,王夫人都根本没权利做主直接把袭人给了儿子贾宝玉当正牌通房),苟氏也许能发表几句意见,但绝对不会有最终决定权。
              而且很多看官有个误区,上层贵族人家,尤其皇族宗室,如果亲上加亲娶表姐妹为正妻,往往是吃亏项而不是加分项。(如果林如海还健在,贾敏还活着,贾宝玉想娶林黛玉他们肯定不能答应),嫡妻位置更适合留着跟其他势力联姻用,这样才会一点点扩大家族势力范围和交际圈,否则亲上加亲的加下去,圈子和势力就会越来越小。
              再一个是苻宏的妻子“某氏”
              关于苻宏的妻子史书只有一句话,就是最后他们从长安出逃的时候,“太子宏寻将母妻宗室男女数千骑出奔”,此女什么时候也没有姓苟的记载,(退一万步说就算她真的姓苟),苟太后想给亲儿子苻双置个后嗣都做不到,哪能做主包办孙子的婚姻?至于苻宏的母亲苟王后就更不用提了,能不能在苻坚面前哪怕提一句建议都可想而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5-02-16 20:25
              收起回复
                姚兴和姚苌的正妻虵氏
                “兴追尊其庶母孙氏为皇太后,配飨太庙。”
                “太元十一年,后秦王姚苌即皇帝位于长安,大赦,改元建初,国号大秦。追尊其父弋仲为景元皇帝,立妻虵氏为皇后,子兴为皇太子。”
                “隆安元年,虵太后卒。秦主姚兴哀毁过礼,不亲庶政。群臣请依汉、魏故事,即葬即吉。”
                【兴母虵氏死,兴哀毁过礼,不亲庶政。群臣议请依汉、魏故事,既葬即吉。兴 尚书郎李嵩上疏曰“三王异制,五帝殊礼。孝治天下,先王之高事也,宜遵圣性, 以光道训。既葬之后,应素服临朝,率先天下,仁孝之举也。”尹纬驳曰:“帝王 丧制,汉、魏为准。嵩矫常越礼,愆于轨度,请付有司,以专擅论。既葬即吉,乞 依前议。”兴曰:“嵩忠臣孝子,有何咎乎?尹仆射弃先王之典,而欲遵汉、魏之 权制,岂所望于朝贤哉!其一依嵩议。”】
                这个很明显了吧,姚兴的那个“庶母孙氏”其实就是他的生母,虵氏是他的嫡母。中古魏晋时期,礼法制度保证有嫡母在不能尊生母,甚至很有可能姚兴登基前期孙氏还健在,但是只能封嫡母为皇太后,除非孙氏去世在虵氏之后才有得尊封。(就像苻法如果真登基,也必须尊嫡母苟氏为太后,生母如果还健在只能封太妃。而苻丕直接登基称帝了,既不尊嫡母苟王后也不直接封生母,如此“诡异”原因值得深思)
                【太后蛇氏,略阳氐蛇元之从姑也。姚苌白雀三年,立为皇后。苌死,兴嗣伪位,尊为皇太后。皇初四年,蛇氏寝疾,未几而薨。兴哀毁过礼,不亲庶政。】
                不过虵氏居然是略阳氐人,难道是姚苌投降苻生之后娶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5-02-20 19:54
                回复
                  苻雄和苻健的生母姜氏
                  没有证据表明这两人是亲生母子关系,甚至从魏晋时期的风气惯例来看,苻健对着苻雄如此信任亲厚,一口一个“姬旦”、“周公”,反而恰恰说明这两人更可能并非同母。
                  ps.苻健的生母姜氏也没证据表明一定是苻洪的元配嫡妻,虽然从血缘上看她很可能是苻洪的表妹,但表妹从来不代表一定是嫡妻,有钱有势的人家最不缺的就是各种亲戚,(但姜氏确实也不排除有可能是继室就是了)。尤其苻健是苻洪的三儿子,这齿序其实不占什么优势,他两个哥哥苻一苻二都被石虎“阴杀”了他才有机会获得的继承权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5-02-21 09:36
                  回复
                    插一个不是生父的:
                    段夫人(和苻坚同辇的那位)、段仪、段思和段末波(也作段末柸)
                    段夫人史书只写她是成昭的妹妹,并没有写她也是段末波的女儿,个人觉得两人并非亲生父女关系,因为史书只写“垂以段氏女弟为继室”,从来没写过“以末波少女or末波幼女为继室”,按理来说父亲怎么也应该比姐姐更尊长。所以如果段夫人不是段末波女儿的话,这里再提她父亲,“垂以段xx女为继室”,就看不出来她和成昭的关系了,而史书这段明显重点想强调她们俩的姐妹关系,所以干脆只写她是成昭妹妹,这样简洁明了,至于她父亲是谁明显对于史书那一段要强调的内容不重要,所以干脆就不提了。
                    像石虎娶了柳贵嫔姐妹,史书就是这么写的,“贵嫔柳氏,尚书耆之女也,以才色特幸,坐其二兄有宠于宣,亦杀之。季龙追念其姿色,复纳耆少女于华林园。”
                    还有元宏娶的冯二冯三,“孝文废皇后冯氏,太师熙之女也”,“孝文幽皇后,亦冯熙女”
                    包括段元妃的父亲段仪也是,史书只写“段氏,右光禄大夫仪之女;其妹适范阳王德。仪,宝之舅也。”而不是直接写“仪,末波之子也”,段仪是慕容宝的舅舅,并不代表他就是段末波儿子。
                    这里其实是个数学逻辑问题;
                    已知:慕容宝生母是段末波女儿,
                    则:段末波儿子一定是慕容宝的舅舅,段末波其他女儿一定是慕容宝的姨母;
                    反之其实未必成立,因为慕容宝的舅舅/姨母完全可能和慕容宝的生母是同母异父,即成昭生母在段末波去世后(按鲜卑收继婚习俗)改嫁给了其他段氏族人,生下了段夫人和段仪;三人也可能是尤氏尤二姐这种关系;甚至也不排除是(李世民家)定襄县主与襄城公主这种纯粹礼法上的兄弟姐妹关系。
                    段思也是一样,
                    “公元三五零年,建义将军段勤据黎阳…………勤,末柸之子。”
                    “公元三五九年,燕人杀段勤,勤弟思来奔。”
                    段思只说是段勤的弟弟,没证据证明就是段末波儿子。成昭和段勤差不多能看出来不同母,毕竟段勤都跑石赵去了,完全可能是这两位母亲在段末波去世后没有依靠和庇护,“改嫁”给了其他的段氏族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5-03-18 00:26
                    回复
                      插一个不是帝王但是算是皇亲国戚的:
                      柳敬言和长城公主
                      “高宗柳皇后,讳敬言,河东解人也。曾祖世隆,齐侍中、司空、尚书令、贞阳忠武公。祖恽,有重名于梁代,官至秘书监,赠侍中、中护军。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大宝中,为鄱阳太守,卒官。后时年九岁,干理家事,有若成人。”
                      柳敬言的本传里只说她父亲尚了长城公主,并没有直接说长城公主是她的母亲,对比沈婺华的传,“后主沈皇后,讳婺华,仪同三司望蔡贞宪侯君理女也。母即高祖女会稽穆公主。”明确写了她是会稽公主的女儿,而对柳敬言的描述反而像是长城公主和柳敬言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柳偃有了关联。
                      再加上柳敬言的墓志也一个字都没提生母的事,墓志本身带有夸张赞美贴金的成分,没道理明明身为嫡出且生母是公主,如此高贵荣耀之事却一个字都不提。
                      像张妙芬的墓志《隋故贵乡夫人张氏墓志铭并序》就直接写了:“曾祖穆之,……祖弘籍,廷尉卿。父缵,侍中、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仆射、驸马都尉、雍州刺史、利亭侯,谥曰简宪公。……夫人即简宪公第五女,梁武皇帝外孙,母富阳悼公主,今上皇后之姨。”
                      还有《陈沅陵王妃墓志铭》:“妃姓沈,吴郡吴兴人也。父睟,陈金紫光禄大夫。遂安长公主之女,以陈至德四年嫡陈沅陵王,以大业四年六月八日薨於京兆郡长安县颁政里,春秋三十有四。式刊玄石,以播芳猷。”
                      至于“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元帝以长城公主之故,待遇甚厚。”公主毕竟是他们法律上的“母”,甚至有可能感情不错,或者可能柳盼是公主亲生的,姐弟一起来投奔,做舅舅的总不至于搞区别对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5-03-18 21:58
                      回复
                        柳敬言墓志
                        《隋故金紫光禄大夫长城公太夫人柳氏墓志铭并序》:太夫人讳敬言,字敬言,河东解人,陈高宗孝宣帝之元妃也。昔展季清风,道光前载,伯褰鉴识,名重当时,自斯以降,英华相踵,故能笃生淑令,载兴家国。祖恽,侍内,吴兴太守,高才秀气,冠冕缙绅。父偃,金紫光禄大夫,雅道清晖,仪形多士。太夫人幼秉端庄,率由孝敬,闲明表誉,婉顺居心。高宗潜德在田,言求良淑,太夫人以结缡禀命,作嫔君子,虔恭妇道,燮和内政,闺风以睦,宾敬无违。陈高祖武皇帝肇应灵命,太启藩维,比汉于荆,方周于鲁。永定二年册拜始兴王妃。及世祖平承当壁斯在贵分之重亲地兼降。天嘉元年,改授安成王妃。既而嗣君弃德,高宗中兴。太建元年,长揪口建,册拜皇后,正位紫闱,德光厚载,盈吴有序,几望增晖。太建十四年,后主承业,加崇尊号为皇太后,居弘范宫。真明三年,宗佑内迁,家于京兆,皇朝降礼初附禀饩优隆。今上嗣兴,义深恩泽,仁寿四年授长城公太夫人,爰及子孙,并家超叙,或雁玉珥铭,或钮金驱传,五日来丁,光辉满室,龙灵所口,当世荣之。大业十年赐东都甲宅一区。十一年春遘疾,二月十五日薨于河南县之安世里,春秋八十有五。恩诏重叠,丧事咸备,粤以其月二十七日窆于洛阳县安山里之力。春秋迭代,陵谷贸迁,敬镌金石为铭云尔: 远矣大猷,皇哉宝命。紫盖膺录,黄族握镜。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中兴篡历,下武克昌。亦有妊姒,徽音载光,震腾既节,轮壁斯扬。数属无妄,时逢 黩,九鼎轻迁,三灵改卜。税骖 总,辞华展鞠,皇泽遐被,无革故新。比仪上将,齐荣国宾,谋孙翼子,佩紫要银。四气不居,百龄俄谢,指薪讵息,黄金难化。去此高堂,言归厚夜,戒行不入,出宿无归,郊烟独起,陇雁孤飞,勒斯大暮,用纪芳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5-03-18 21:59
                        回复
                          魏平原公主曹淑和郭元后
                          太和六年,明帝愛女淑薨。追封謚淑為平原懿公主,為之立廟,取后亡從孫黃與合葬,追封黃列侯,以夫人郭氏從弟德為之後,承甄氏姓,封德為平原侯,襲公主爵。孫盛曰:於禮,婦人既無封爵之典,況於孩末,而可建以大邑乎?德自異族,援繼非類,匪功匪親,而襲母爵,違情背典,於此為甚。陳群雖抗言,楊阜引事比並,然皆不能極陳先王之禮,明封建繼嗣之義,忠至之辭,猶有闕乎!
                          明元郭皇后,西平人也,世河右大族。黃初中,本郡反叛,遂沒入宮。明帝即位,甚見愛幸,拜為夫人。叔父立為騎都尉,從父芝為虎賁中郎將。帝疾困,遂立為皇后。
                          同一篇史书,一个是爱女,一个是幸妾,仅此,没见过指示母女关系的任何字样,所引那段说郭德不该被过继给公主的话更没提到过郭德跟公主有舅甥关系,相反的强调郭德是公主的外人,不是亲戚。
                          曹睿幸妾多矣,难以肯定曹淑的生母是哪一位,但从记载看不可能是蔡东藩先生以为的郭元后。


                          IP属地:山东42楼2025-03-22 08: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