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是清朝时期的官吏,字子度,号青崖,甘肃漳县盐井乡盐井村人。他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7 岁从师韦老夫子,14 岁受业于伏羌县田文山夫子,16 岁应童子试,县试第 10 名,府试第 7 名,17 岁院试,学使韩大宗师,岁试取入邑庠生,科试 2 等,补增广生。
嘉庆 23 年(公元 1818 年),王宪 20 岁,学使苏大宗师,科试一等第 1 名,补廪善生;是年恭逢恩科,赴陕闱乡试时,苏履吉任漳邑令,王宪得入县学蒙受业焉,嗣九斋师瓜代卸事,邀同晋省,维时张玉溪夫子及秦晓峰夫子先后主讲兰山书院,均往受业;21 岁时,赴陕乡试毕,仍回兰省,嗣九斋师补崇信令,署贵德司马,俱从之游;23 岁时,自兰归里应试,岁、科两试均取一等第 1 名。
道光 2 年(公元 1822 年)6 月 29 日,先父弃养,是年王宪 24 岁,经理丧事完毕,赴陕闱乡试,以哀毁遇疾,未得入场,回里后,九斋师署洮州司马,仍延入署内课读,3 年九斋师调敦煌令,复随出关;4 年自敦煌归里应试,举优,行廪生,学使张大宗师翰山夫子,岁、科两试均取一等第 1 名,考取乙酉科拔贡,5 年(公元 1825 年),王宪 27 岁,赴陕西会考,乙酉科乡试荐卷;6 年恭应朝考一等第 2 名,复试二等第 2 名,以知县试用河南,于是年 8 月 29 日到省;8 年 6 月,代理灵宝县事,11 月奉檄署理巩县印务;9 年 3 月,卸巩县事回故里,返省后派开封谳局审案;10 年 7 月,补汝阳县知县,12 年夏,大雨成灾,秋禾被淹,地方荒歉,劝捐万余缗,以振贫民,开仓平祟,民赖以安;15 年,卸汝阳任,正月到鹿邑县任事,邑有巨匪“纪三王”,招匪养奸,为盗贼窝,居民被害之家不计其数,王宪出其不意,将该犯掩捕获案,重治其罪,盗风稍息;16 年 2 月,著以知州用,4 月回鹿邑任,18 年补郑州知州,州治为沿河冲途,地亩多盐碱不毛,而钱漕照常完纳,频年追呼,百姓不堪累,绅民赴京呈诉,发交本省,王宪到任后,亲自查勘,奏豁盐碱地亩丁银 900 余石,民困得以稍苏;19 年,是年三汛安澜,王宪以协防出力,蒙河部堂粟保奏,奉旨“以同治隶州用”;20 年 6 月,奏补祥河同知。
王宪在河南任职期间,关心农事,致力于盐碱地治理,深受百姓爱戴。他的事迹被记载在《漳县志》等史史籍
嘉庆 23 年(公元 1818 年),王宪 20 岁,学使苏大宗师,科试一等第 1 名,补廪善生;是年恭逢恩科,赴陕闱乡试时,苏履吉任漳邑令,王宪得入县学蒙受业焉,嗣九斋师瓜代卸事,邀同晋省,维时张玉溪夫子及秦晓峰夫子先后主讲兰山书院,均往受业;21 岁时,赴陕乡试毕,仍回兰省,嗣九斋师补崇信令,署贵德司马,俱从之游;23 岁时,自兰归里应试,岁、科两试均取一等第 1 名。
道光 2 年(公元 1822 年)6 月 29 日,先父弃养,是年王宪 24 岁,经理丧事完毕,赴陕闱乡试,以哀毁遇疾,未得入场,回里后,九斋师署洮州司马,仍延入署内课读,3 年九斋师调敦煌令,复随出关;4 年自敦煌归里应试,举优,行廪生,学使张大宗师翰山夫子,岁、科两试均取一等第 1 名,考取乙酉科拔贡,5 年(公元 1825 年),王宪 27 岁,赴陕西会考,乙酉科乡试荐卷;6 年恭应朝考一等第 2 名,复试二等第 2 名,以知县试用河南,于是年 8 月 29 日到省;8 年 6 月,代理灵宝县事,11 月奉檄署理巩县印务;9 年 3 月,卸巩县事回故里,返省后派开封谳局审案;10 年 7 月,补汝阳县知县,12 年夏,大雨成灾,秋禾被淹,地方荒歉,劝捐万余缗,以振贫民,开仓平祟,民赖以安;15 年,卸汝阳任,正月到鹿邑县任事,邑有巨匪“纪三王”,招匪养奸,为盗贼窝,居民被害之家不计其数,王宪出其不意,将该犯掩捕获案,重治其罪,盗风稍息;16 年 2 月,著以知州用,4 月回鹿邑任,18 年补郑州知州,州治为沿河冲途,地亩多盐碱不毛,而钱漕照常完纳,频年追呼,百姓不堪累,绅民赴京呈诉,发交本省,王宪到任后,亲自查勘,奏豁盐碱地亩丁银 900 余石,民困得以稍苏;19 年,是年三汛安澜,王宪以协防出力,蒙河部堂粟保奏,奉旨“以同治隶州用”;20 年 6 月,奏补祥河同知。
王宪在河南任职期间,关心农事,致力于盐碱地治理,深受百姓爱戴。他的事迹被记载在《漳县志》等史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