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用史书原文合理地论证渤海小吏给尔朱荣的战绩注水了50倍以上
渤海小吏尬吹“尔朱荣7千人破葛荣二十万大军”。但实际上,尔朱荣兵力比葛荣更多:
①首先,葛荣是20万流民部众,不是20万精锐大军:
北齐书卷1/北史卷6/资治通鉴梁纪10:
初,【葛荣部众】流入并、肆者二十余万,为契胡陵暴,皆不聊生。
渤圣为了给尔朱荣吹逼,故意偷换概念,把20万部众说成了20万大军,事实上20万部众去掉女的,去掉老弱病残,能上战场的有5万人就不错了。
我可不信渤海小吏看不懂史书,所以它就是故意弄错的。它这一错不要紧,至少给葛荣的兵力增加了四五倍。而且,我们甚至没有证据能证明葛荣和尔朱荣打架的时候,葛荣把全部兵力都投进去了
②史书上关于尔朱荣vs葛荣的兵力记载有两种。一个是七千,一个是七万。哪个是真的,我也不确定。但七万才是最早的记载。而且渤海小吏从来不敢承认:
《魏书•帝纪第十》:柱国大将军尔朱荣率骑【七万】讨葛荣于滏口,破擒之,余众悉降。《北史•尔朱荣传》:荣率精骑【七千】,马皆有副,倍道兼行,东出滏口。
③攻打葛荣的不只尔朱荣一人。葛荣至少面对了3个方向的军队。他遭到了多方势力联合围剿:
1.尔朱荣: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率精甲十万为左军,上党王天穆总众八万为前军,司徒公杨椿勒兵十万为右军,司空公穆绍统卒八万为后军。(魏书卷10)
2.元天穆:荣之讨葛荣,诏天穆为前军都督,率京师之众以赴之。(魏书卷14)
3.邺城守将李神:而神志气自若,抚劳兵民,小大用命。既而【葛荣尽锐攻之,久不能克】。会尔朱荣擒葛荣于邺西,事平。(魏书卷70)
所以,史书明确记载:尔朱荣和葛荣交手之时,葛荣的精锐部队全都去攻打邺城的李神了(葛荣尽锐攻之)。尔朱荣都没有与葛荣的精锐部队交手,渤海小吏就敢说“攻灭葛荣”是尔朱荣一个人的战绩?事实上,尔朱荣跟葛荣交手的时候,李神已经把葛荣的精锐给消耗完了。
综上所述,尔朱荣攻打葛荣的战绩,至少被渤海小吏注水吹了50倍以上。
我们渤圣才是擅长春秋笔法、断章取义的大神。他偷偷篡改两个字,故意漏掉几句话,就让尔朱荣的战绩膨胀了至少五十倍。这手段,谁看了不说一句牛逼
渤海小吏尬吹“尔朱荣7千人破葛荣二十万大军”。但实际上,尔朱荣兵力比葛荣更多:
①首先,葛荣是20万流民部众,不是20万精锐大军:
北齐书卷1/北史卷6/资治通鉴梁纪10:
初,【葛荣部众】流入并、肆者二十余万,为契胡陵暴,皆不聊生。
渤圣为了给尔朱荣吹逼,故意偷换概念,把20万部众说成了20万大军,事实上20万部众去掉女的,去掉老弱病残,能上战场的有5万人就不错了。
我可不信渤海小吏看不懂史书,所以它就是故意弄错的。它这一错不要紧,至少给葛荣的兵力增加了四五倍。而且,我们甚至没有证据能证明葛荣和尔朱荣打架的时候,葛荣把全部兵力都投进去了
②史书上关于尔朱荣vs葛荣的兵力记载有两种。一个是七千,一个是七万。哪个是真的,我也不确定。但七万才是最早的记载。而且渤海小吏从来不敢承认:
《魏书•帝纪第十》:柱国大将军尔朱荣率骑【七万】讨葛荣于滏口,破擒之,余众悉降。《北史•尔朱荣传》:荣率精骑【七千】,马皆有副,倍道兼行,东出滏口。
③攻打葛荣的不只尔朱荣一人。葛荣至少面对了3个方向的军队。他遭到了多方势力联合围剿:
1.尔朱荣: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率精甲十万为左军,上党王天穆总众八万为前军,司徒公杨椿勒兵十万为右军,司空公穆绍统卒八万为后军。(魏书卷10)
2.元天穆:荣之讨葛荣,诏天穆为前军都督,率京师之众以赴之。(魏书卷14)
3.邺城守将李神:而神志气自若,抚劳兵民,小大用命。既而【葛荣尽锐攻之,久不能克】。会尔朱荣擒葛荣于邺西,事平。(魏书卷70)
所以,史书明确记载:尔朱荣和葛荣交手之时,葛荣的精锐部队全都去攻打邺城的李神了(葛荣尽锐攻之)。尔朱荣都没有与葛荣的精锐部队交手,渤海小吏就敢说“攻灭葛荣”是尔朱荣一个人的战绩?事实上,尔朱荣跟葛荣交手的时候,李神已经把葛荣的精锐给消耗完了。
综上所述,尔朱荣攻打葛荣的战绩,至少被渤海小吏注水吹了50倍以上。
我们渤圣才是擅长春秋笔法、断章取义的大神。他偷偷篡改两个字,故意漏掉几句话,就让尔朱荣的战绩膨胀了至少五十倍。这手段,谁看了不说一句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