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吧 关注:250,755贴子:2,620,994
  • 14回复贴,共1

架空随笔——1943年虎式重装甲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请虎式镇个楼


IP属地:福建1楼2024-12-08 22:08回复
    1942年4月20日,经过紧张的演示测试,由亨舍尔开发的VK4501(H)被德军正式采纳使用并量产,此即虎式坦克。
    根据OKH的指令,虎式坦克被确定以编成重装甲营的方式集中运用,从事在装甲进攻中的攻坚突破和在机动防御作战中支援友军步兵战斗、阻滞打击敌方装甲兵力进攻等任务。不过在1942年8月时,虎式重装甲营受限于产能问题,设计了与当时换装了从4号坦克上拆下来的Kwk37型24倍径75mm炮的三号N型坦克混编的编制,按编制一个虎式重装甲营理论上拥有20辆虎式和26辆三号N型,被分散部署在由营部直属连(Stabskompanie)、两个重型坦克连(Schwere Panzerkompanien)、修理连(Werkstattkompanie)的架构中。1943年时随着虎式坦克产能提升,已有的和新编的虎式重装甲营不仅增加了一个重型坦克连,还将编制里的三号N型全清了出去,成为了一个拥有45车清一色虎式的正宗重装甲营,使自身在装甲进攻作战中的突破能力和应对敌重装甲兵力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IP属地:福建2楼2024-12-08 22:10
    回复
      尽管虎式坦克从诞生到战争结束的三年间,在精英车组的操纵和力战中表现活跃,不弱其面对的各种对手,然而泥泞难行的战场环境、日渐倾颓的战略态势、预想的步坦战术协同不甚完美,致使虎式坦克在战场上的损耗较大,难以长期保持重装甲营的45车编制来满足各方向战线的运用需求。直到战争结束,除常设虎式重装甲营的GD师(第511重装甲营),其余装备虎式和后来升级换装了虎王、象式、猎虎的重装甲营与重坦克歼击营都没有常设的装甲掷弹兵营搭配,与之相对,本应当作为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主力装备的豹式坦克和Sdkfz 251装甲输送车却被抽出,组建几乎完全由新人新车组成装甲旅,让他们承担本应由虎式/虎王/象/猎虎搭配装甲掷弹兵营(SPW营)组成的旅级装甲部队承担的维持战线完整的装甲弹性防御和装甲攻坚等职责,这些装甲旅也在大战末期的阿登战役和巴拉顿湖战役等作战中蒙受巨大损失同时没能达到预期的运用目标。


      IP属地:福建3楼2024-12-08 22:12
      回复
        回顾德军从组建第一个装甲师起的装甲部队组建历程,其中虽然有结合实战经验打造,在1944年战略形势已对德国不利的情况下力支战线的经典的1944年式装甲师,也有浪费了本应使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得到增强的装备组建,未能达成运用目的的1944年式装甲旅,甚至只是为了维持“师”的架子和在局部战线适时发起装甲反击达成维持战线的目的的1945年式装甲师,但是也有使装甲部队在小单位运用上效率与KPI最大化的,最经典的“装甲战斗群”(当然大战末期德军的很多军、师,甚至是集团军都因编制不全变成了用来应急的“战斗群”)和前面提到的重装甲营/重坦克歼击营。虽然重装甲营的架构和表现没有辜负最初组建时的期待,但是颇为讽刺的是虎式重装甲营的1942年版本编制(20车虎式和26车三号N型)拥有在装备配置上有被改组为重装甲旅的理论条件,也就是说若在1943年将虎式重装甲营改组为45车编制的同时,将原本配置的三号N型增加到和虎式一样的数量,按照5车一排的编制,就能编组为9个三号排,再以这9个三号排为基础,补入一定数量的装甲掷弹兵,便可组建能与虎式高度协同作战的装甲掷弹兵营,再充实必要的炮兵、后勤与侦察单位,便可组建起来一支以虎式为中心的,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重装甲旅,最大化发挥虎式的作战能力与提高虎式的战场生存率,以点带面影响战线。


        IP属地:福建4楼2024-12-08 22:14
        回复
          也许会有人觉得如果给虎式强行绑定炮工步侦单位会影响虎式的作战效率,如有需要也只需像贝克重装甲团那样组成临时装甲战斗群满足特定作战区域内的运用需求即可。但是,贝克重装甲团在切尔卡瑟解围作战的表现也证明了中间型(旅级与团级)装甲作战单位兵种合成化的必要性,正是贝克重装甲团的编成,参战的503重装甲营无需单打独斗,在各单位协同配合下仅损失一辆虎式和二辆豹式,而取得的战果则是267辆坦克,这还是在1944年德军已经开始大量损失有素质的军官和士兵和重型作战装备的大背景下实现的。若是在1943年“堡垒”行动开始前组成以虎式为中心的重装甲旅,其对于战场态势和早期虎式的战场生存率的影响是显著的。


          IP属地:福建5楼2024-12-08 22:16
          回复
            又或许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在1943年组建虎式重装甲旅,而非在积累一定战争经验后的1944年组建?
            虽然固定编制的装甲旅是德军在经历东线长达三年交战后总结出来的能够适应东西两线装甲作战需求的编制之一,但是这时德军技术兵员及装备也在这三年的交战中受到较大的损耗,在保持规模庞大且能适应各种作战任务需求的装甲师的同时还要抽出人员和装备组建比装甲师在表面上更灵活,适宜遂行弹性防御作战的,固定编制的“装甲战斗群”不仅力有未逮,就连训练上也因为日渐恶化的战局也不够充分,以至于他们在上阵时多还是新人新车,导致他们在实战中多未能达到预想的运用目的,最后也多被拿去组建“勉强凑合”能用的1945年式装甲师。
            而在1943年1月,虎式重装甲营包括训练单位在内组建了七个,彼时虎式坦克的产能还没有到后来的水准,但是攒一攒还是能攒得出45车重装甲营的阵容。
            人员方面虽然德军在1941年末分别在北线和中线战略进攻受挫,中线甚至败退下来,期间也损失了不少技术装备,但是阵容未散,特别是大量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的装甲掷弹兵们和包括坦克车组在内的各兵种技术兵员仍旧幸存,在得到技术装备补充后依然能牵制住中线的苏军的行动,让南线的“蓝色”行动有实施机会;若对人员和装备发生较大损耗的部队按照原编制休整补充,按照1942年时的补充兵员和装备与重新恢复战斗力的速度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若是直接打散重组为与虎式坦克协同作战的重装甲旅,人员装备是现成的,加上训练时间和必要的装备变更和补充的时间,或许只需最多一个季度时间便可投入前线。
            装备方面,如前所述由于OKH在1942年尚未决定采纳何种虎式为最终采用装备,虽然1942年时使用虎式的重装甲营已经组建,但是此时能用的装备除了抢先生产的保时捷的虎式就是换装了短75炮的三号N型,正式采用的亨舍尔的虎式实现45车完全装备需要到1943年4月,还可以赶得上“堡垒”行动;同样在1943年,德军的装甲车辆装备库新增了不少装备,除了接替换装长管四号与长管三号突击炮承担火力支援任务的三号N型和使用了落败的虎(P)底盘改造的象式,还有三号喷火坦克、灰熊突击坦克、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多是使用38t和二号坦克底盘搭载Pak40与缴获的F22)、黄蜂自行火炮(使用二号坦克底盘搭载105mmlefh18型榴弹炮)、野蜂自行火炮(使用四号坦克底盘搭载150mmsfh18型榴弹炮)与蟋蟀自行重步兵炮(使用38t的底盘搭载150mmsig33型重步兵炮)等装备,单兵装备此时也得到了发展,结合以上德军武器库在1943年时的更新和德军在同一时间点尚有大量可用的技术兵员和战斗兵员,在得到充分训练的磨合投入到实战后,对东线战场态势的影响或将增添新的未知数。


            IP属地:福建6楼2024-12-08 22:20
            回复
              以虎式为核心的重装甲旅的具体编成方式后面会陆续补上


              IP属地:福建7楼2024-12-08 22:23
              回复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12-10 16:13
                回复
                  有意思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2-11 09:50
                  收起回复
                    接下来将补充这个架空的虎式重装甲旅的编程——
                    在具体编成上,参考1944年式装甲旅的表现,采取和1944年式装甲旅普遍采用的由一个装甲营加一个装甲掷弹兵营,搭配若干排级单位的编制显然是不可行的,虽然便于使用最少的船舶和铁路运输成本实现快速战略调动,但是难以应对从1943年起逐渐对德军恶化的东线还有1944年西线的战场生态,缺乏直属的支援炮兵力量,步兵力量亦是不足,从事起防御任务比较勉强,考虑到德军信奉从克劳塞维茨以来传承下来的“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战术宗旨,贸然将实力薄弱的装甲旅投身到哪怕是一般的装甲反击作战中也是很危险的,更何况被投入的是以产量本就稀少的虎式坦克为中心的装甲旅。因此,虎式重装甲旅的编制应由一营重装甲营+三营装甲掷弹兵营+一营自行装甲炮兵营+一营工兵营+一营维修营+一营辎重营+一连装甲侦察连+旅部连组成。


                    IP属地:福建10楼2024-12-13 22:12
                    回复
                      重装甲营自不必说,按照1943年时确定的重装甲营编制,辖三连含营部合计45车虎式(虎王产能提升后可整建制更换为虎王),但是拿出维修连扩编为全旅的重型作战装备提供维护的维修营。
                      装甲掷弹兵营不同于史实中的SPW营编制,这里的装甲掷弹兵营将是增强三号N型坦克、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蟋蟀自行重步兵炮后的编制,包含营部连(指挥、侦察、通信、救护)和三个装甲掷弹兵连(三个掷弹兵排加一个重装备排)、一个辖三排15车的三号N型坦克的装甲连、一个由“黄鼠狼”4车和“蟋蟀”4车加上突击工兵单位组成的重火力支援连,人员规模预计在1200到1400人,在得到虎式和预计在自行装甲炮兵营内配备的黄蜂自行火炮还有工兵的加强组成装甲战斗群后,拥有既可在黄蜂的射程半径内的营级作战区域内,发起对敌坚固野战防御工事和城市防御工事的攻坚与以城镇和森林为依托的弹性防御能力,又可在旅级甚至军级火力的支援下,同旅级单位下的另外两支营级战斗群一同对进入该旅级作战区域内的任意进攻敌军遂行类似天炉战法的防御战术,以及对敌机动穿插形成包围,达成将敌全歼目的的同时扩大敌方展现突破口,便于后续部队的鱼贯突入,实现战略层面迂回穿插进攻与将敌全歼之目的。


                      IP属地:福建11楼2024-12-13 22:13
                      回复
                        自行装甲炮兵营在此更多起到对配属给重装甲旅的炮兵人员和装备在行政上予以管理的作用,基于前述的营级装甲战斗群的攻防和以旅级为单位的攻坚与纵深突破的火力运用的需求,自行装甲炮兵营将由容纳了指挥、测距、侦察、通信等单位的营部连、三个各配备了4门黄蜂自行火炮+弹药运输车的轻型自行炮兵连和一个配备4门野蜂自行火炮+弹药运输车的重型自行炮兵连组成,合计12门“黄蜂”+4门“野蜂”,得益于自行火炮部署机动灵活的特性,以上自行火炮连在被配属给以装甲掷弹兵营和虎式重装甲连为核心组成营级装甲战斗群时,将同装甲掷弹兵营内的蟋蟀与黄鼠狼等组成远距离压制火力群,根据需要机动至有利位置,对该营级战斗群的作战区域内出没的敌军及阻碍进攻的敌坚固防御阵地实施火力压制,帮助装甲掷弹兵们和坦克摧毁敌坚固防御阵地和歼灭出现在己方直接火力杀伤网内的敌方机动兵力。
                        工兵营配备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虎式坦克、野蜂自行火炮等重装备能轻松渡过河流以及泥泞难行道路,虽然渡河可通过改造套件配合,泥泞和被破坏的道路也可凭借德式装甲车辆宽履带良好通过性解决,但是为了避免重型装甲机动装备在复杂地形机动遭遇非必要损失,还是需要携带重型工程装备和舟桥的工兵支援。另外为了给作业中的工兵提供掩护,工兵营内还将配备突击工兵连,在重工兵单位作业时将围绕重工兵施工区域半径三到五公里的距离内展开警戒侦察防御以掩护重工兵作业,在遭遇部署有坚固防御阵地,并且设置了破坏设施据守道路的少数敌军时也可发起进攻,破坏敌方防御设施及全歼敌守备人员,现场破拆破坏设施或施工保障道路畅通。为此,该工兵营预计要配置的人员规模约在500人上下。


                        IP属地:福建12楼2024-12-13 22:15
                        回复
                          维修营如前所述,是由原来虎式重装甲营的维修连抽出扩充组建的,其将在保留原用于虎式的战地与后方维护所需的重型设备的基础上增加火炮与步兵武器,以及重装甲旅内各种装甲车辆所需的维护设备和人员,预计需要人员规模在500人上下,给予虎式和三号N型和其他装甲车辆在完成二百公里级野外机动后得到及时维护,使下一次进攻或防御时装备能保持高可动率。
                          由于前述作战单位和勤务单位增加,对燃料和弹药给养需求显著增加,类似1944年式装甲旅的运输分队这种保障后勤的单位是不够用的,需要为装甲旅配置专门后勤保障单位。假定一个虎式装甲旅全部车辆和人员需要消耗二百吨的各类给养、弹药和燃料,就需要组建五支从旅级兵站到营级战斗部队点对点输送的运输纵队,每个纵队要能一次运送40吨物资;按一辆卡车五吨运载算,一个运输纵队就要有八辆卡车,按四吨算需要十辆卡车,以此类推卡车载荷越小,需要的卡车数量和人员就越多,反之对卡车配备数量就会越少,考虑到德军1943年时多线作战对运力的巨大需求,配备给虎式重装甲旅的运输车辆需要同时满足单车载荷大与越野性能佳的使用要求以节省装甲旅对卡车的消费,不能使用如欧宝闪电与类似的三吨载荷主力卡车,被选用的卡车产量不能少以满足虎式重装甲旅可能消耗,综合前述要求,梅赛德斯奔驰的总产量超五万辆的L4500系列卡车是最适合配备给虎式重装甲旅的,只需在一支运输纵队内配备10车,便可点对点向营级作战单位输送45吨的作战物资,全营便需要配备50车L4500系列卡车保障全旅在作战时的物资所需。此外,还需要配置一支连级守备部队(可以由补充营人员组成)保护重装甲旅从上级兵站获得的物资和旅级兵站安全。


                          IP属地:福建13楼2024-12-13 22:17
                          回复
                            装甲侦察连作为全旅的眼睛和耳朵,他们的任务是凭借他们的摩托化装备机动到预定的作战区域内,通过他们的技术侦察手段和有利于抓捕审讯敌方作战人员和缴获敌方军事文件等行为的战斗技能,乃至不得不主动接触敌军,以交战这一战斗侦察手段获悉该作战区域内敌军部署和地形情况后,通过无线电将整理出重点的侦察报告上报给旅部。鉴于从1943年起各个战线的形势和环境对德军而言日渐恶化,摩托化侦察部队乃至装甲侦察部队很多时候需要作为全军撤退时的后卫部队,凭借临时增配的武器和人员组成战斗群,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阻滞敌军进攻同时还要争取自己能全身而退,配属给虎式重装甲旅的装甲侦察连将是类似1945年式装甲师里装甲侦察营中的一连那样的重火力混合装甲侦搜连,不同的是用的是1943年可以配备的,还算充足的sdkfz231系列八轮装甲车(15辆)、搭载F22型76mm炮的黄鼠狼自行火炮(5辆)与二号坦克L型“山猫”侦察坦克(5辆)以及各种用途的sdkfz251。
                            旅部连是全装甲旅的中枢和头脑,承担向下的对全旅的作战指挥、情报分析判断、物资调度、行政管理、伤病员野战临时救护和向上及平行单位保持通信联络、承接上级作战命令的职能。除了装备必要的通信车、医护车、指挥车与紧急情况下用于人工传令的摩托车外,旅长本人也将配备一辆虎式坦克在必要时投入战斗——后面随着装备50px高射机炮的装甲车辆的配备,旅部连的火力还将得到增强。在战术应用上,基于德军在东西两线的装甲侦察作战与正式的装甲战经验,结合“自由编组”的战斗群编组理念,旅部连将与装甲侦察连一起组成一个营级战斗群,并在战斗中与主力营级战斗群一起组成四棱形阵列行军,各战斗群间间距应保持在五到十公里之间便于相互支援和旅部的直接指挥调度。
                            由以上编制单位组合成的重装甲旅人员预计在八千人上下(相当于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前苏军西线主力步兵师的人员规模),拥有虎式46车、三号N型45车、“野蜂”4车、“黄蜂”12车、“蟋蟀”12车、“黄鼠狼”17车、“山猫”5车、sdkfz231八轮型装甲车15车、L4500系列卡车50辆以及大量的sdkfz251型装甲输送车。
                            ……看着有点像个配备虎式的装甲掷弹兵旅,不过从确保虎式及其他重型技术装备的战场生存率和满足东线战场的运用环境来看,设计成这样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不能让虎式和其他的重装备轻易的暴露在步兵的反装甲火力以及不适宜机动的环境面前造成非必要非战斗损失。


                            IP属地:福建14楼2024-12-13 2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