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吧 关注:9,367贴子:110,024

【百家姓_家族篇】河东裴氏家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11-09 13:11回复
    河东裴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衣冠大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家族文化。其中,既表现为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呈现出共性特征;又表现为对特定时代学术文化的接受,呈现出时代特征;还表现为家族自身的文化传承,呈现出个性特征。正是这些文化要素构成一个整体,共同推动河东裴氏的延续与发展。
    


    2楼2010-11-09 13:12
    回复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这就是河东裴氏家族


      3楼2010-11-09 13:12
      回复
        河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4楼2010-11-09 13:13
        回复
          河东裴氏兴盛的原因
          一、独特的封建家教。在《裴氏世谱》的《列传》、《列女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几个例子:裴炎在弘文馆就读时,“每逢休假,他生或出游,炎读书不废。”裴休“童时与兄俦、弟俅偕隐济源别墅,昼讲经,夜著书,终年不出户。”而裴植的母亲夏侯氏管教子女,“小有罪过,必束带伏阁,经五、三日乃引见之,督以严训。”正是由于裴氏子弟的勤奋好学与家人的严格管教,才使裴氏“将相蝉联出,公侯奕叶长。”另外,裴氏家族还通过灌输“忠君报国,光宗耀祖”的思想,给子孙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从《裴氏世谱》中绘制的“裴氏祖庙”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祖庙的门口立有“气众山河”、“忠孚华夏”两个牌坊,在牌坊里立有世系碑、宰相碑、状元碑三块石碑。把裴门子弟中功高德彰者的列传、优秀的诗赋文章、皇帝下的诏命、历代名人为裴氏写的赠答诗、墓志、碑文、表启等录入《裴氏世谱》,以此来教育和激励裴门后人。 


          5楼2010-11-09 13:14
          回复
            二、得益于封建门阀制度。自东汉初年,我国就逐渐形成了所谓的“衣冠望族”或“姓族”。魏晋以后,门阀制度得以完全确立。虽然到了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但非氏族姓氏的仍难被录取。这对于是关中郡姓的裴氏,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就拿唐朝宰相裴侨卿来说,不难看出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门阀高低对仕途的影响是何等重要。从纵向而言,其曾祖父裴正为隋散骑常使,祖父裴昚为隋淮南司户参军,父亲守真为唐宁州刺史,侨卿的儿子伯言为唐刑部尚书,孙子行立为唐桂州都督,其上下几代皆为官;从横向而言,侨卿兄弟七人,老大子余为冀州刺史,老二耀卿为左丞相,老三叔卿为济州司马,老四季卿为湖州司士参军,老五幼卿为洛阳尉,老六侨卿为中书令,老七春卿为太子中允,其兄弟七人均出仕,且有二人为宰相。 


            6楼2010-11-09 13:14
            回复
              三、亲缘关系。亲缘关系(特别是婚姻关系)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政治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裴氏世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唐高祖时,宰相裴寂就把自己的女儿嫁与高祖的儿子赵王李元景为妃,他的儿子裴律师又娶高祖的女儿、太宗的妹妹临海公主为妻。在唐王室中,中宗女宜城公主、睿宗女霍国公主、肃宗女大宁公主、代宗女永清公主、宪宗女陈留公主,特别是玄宗把自己的六个女儿,即新平公主、齐国公主、永宁公主、蔡国公主、常芬公主、兴信公主嫁入了裴门。裴氏与皇家联姻尚且如此,与其它官僚士族的联姻就更紧密了。杜甫有首律诗叫《丽人行》,张祜有首七绝叫《虢国夫人》,张萱有幅名画叫《虢国夫人游春图》,把虢国夫人姐妹们的雍容华丽、娴雅优美、骄奢淫佚表现的淋漓尽致。人们通常认为虢国夫人之所以能如此奢华骄横,是由于她有一个玄宗宠幸的妹妹杨玉环,还有一个做宰相的堂哥杨国忠,其实,她更有一个强大的裴氏家族作后台,因为她也是裴门的媳妇。再看西晋时的裴頠,他最早的发迹是由于其姨夫尚书令贾充的保荐,诏命承袭了父亲的爵位,遂于太康二年(281年)出任太子中庶子,最后升到了宰相。 


              7楼2010-11-09 13:14
              回复
                名人:


                9楼2010-11-09 13:14
                回复
                  特点
                       一、名人辈出。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名声显赫。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据《裴氏世谱》记载,裴氏家族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使25人,刺史210人,太守77人,驸马21人,荫袭46人,进士68人,贤良7人,辟举65人,公89人,侯33人,伯12人,子18人,男13人,谥59人,乡贤30人,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公主20人,贤节8人等,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有“儒林丈人”裴秀、“玉人”裴楷、“言谈之林薮”裴頠、“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骃、裴子野、“三河领袖”裴骏、“独立使君”裴侠、“直臣”裴矩、“儒将之雄”裴行俭、“四大尚书”裴伷先、裴敦复、裴漼、裴宽、“力赞中兴”裴冕、“社稷良臣、股肱贤相”裴度••••••这一个个名字光耀史册。 


                  10楼2010-11-09 13:15
                  回复
                    三、经久不衰。裴氏自周僖王(公元前681年——前677年)时,有个叫陵的被封为解邑君,他又把“pei(上非下邑)”字去“邑”从“衣”,即成“裴”姓,到《裴氏世谱》最后一次续修的清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经历了2500多年。在这上下二千多年里,裴氏代有人才出。特别是自汉至宋,裴氏家族将相辈出,仕宦者如林,独领风骚千余年。在汉代,裴氏出宰相3人;三国时的魏,有宰相1人;晋时,有宰相7人;北魏时,有宰相9人;北齐时,有宰相1人;唐代时,裴氏出宰相多达33人;以后,逐渐势弱,后梁时,有宰相1人;后晋时,有宰相1人;宋时,有宰相3人。在裴氏最盛的唐朝,裴氏更是权倾朝野近三百年。除了33位宰相,他还有尚书38人,侍郎27人,大将军31人,裴氏还有18人娶了皇帝的女儿为妻。无怪乎,柳宗元曰:“惟裴氏之卿,世服大僚,观唐宰相世系,独先裴氏列史。”欧阳修曰:“表唐宰相世系,以裴为首,宰相至十有七人,岂不盛哉!”顾炎武也说:“观裴氏之兴,唐存亡之亦略可见矣。”


                    12楼2010-11-09 13:15
                    回复
                      人物


                      13楼2010-11-09 13:15
                      回复
                        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休、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14楼2010-11-09 13:15
                        回复
                          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朗若群星,闪耀古今,不胜枚举。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224—271年)(裴秀、裴楷等号称闻喜八裴,与当时的琅琊八王齐名。),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创造性地制定出“制图六体”的原则,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为地图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所著《禹贡地域图》18篇,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图学说的专著。他被誉为“中国制图学之父”。 


                          15楼2010-11-09 13:16
                          回复
                            裴秀之子裴頠(顾),是西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骃、裴子野,皆以注史享有盛誉。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65卷、博采群书,史料翔实,流传千古,开注史之先河。宋文帝称赞他“裴世期为不朽矣!”他的儿子裴骃为司马迁《史记》作注,写成《史记集解》80卷,流传于世。他的曾孙、裴骃之孙裴子野撰写编年体《宋略》20卷,其叙事、评论都超出了沈约所著《宋史》水平。二著均影响非凡,永垂后世。      唐代小说家裴铏著《传奇》一书,首先提出的“传奇”这个专有名词,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小说文体,且愈来愈富有生命力,深得世人喜爱。还有东晋小说家裴启、北魏文学家裴伯民、东魏诗人裴让云、唐代史学家裴光庭等等。 


                            16楼2010-11-09 13:16
                            回复
                              隋代名臣裴政,是著名的法律学家。据《隋书》记载,裴政在断狱时,“用法宽平,无有冤滥”,深得民心。又因敢于直言进谏,多所匡正,享誉朝堂内外。隋文帝继位后,裴政等人受命制定隋朝新律《开皇律》。裴政博采魏、晋、齐、梁等南北朝时各家刑典,取其可用之处,废除了前世的枭首、鞭笞等酷刑,把刑讯时惯用的大棒、毒杖、车辐压踝等酷刑全部革除,并规定民有冤屈,县不受理时,可依次上诉郡、州、省,仍不理者,可直接向刑部申诉。《开皇律》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历代任何律令都显得格外开明,是一部划时代的古代刑典,为后世立法奠定了规范格式。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道:“今之律,其大略皆隋裴政之所也”,足见其影响深远。 


                              17楼2010-11-09 13: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