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和英国历史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中国历史上的斗争都是在解决谁当皇帝的问题,英国历史上的斗争都是围绕着规则和制度。这就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成了世界现代文明的起源,现在最广泛的政治制度、金融制度、市场经济都是英式的,法律体系起源于个国,现代科学工业化都起源于英国,包括个人主义、法治和契约精神。说英国的历史,你就不可能绕过大宪章。这个大宪章是怎么回事呢?就是1215年,一群英国的贵族啊,跟国王打仗,反对国王乱抓人,乱征税。之前,英国的国王就像秦皇汉姆似的,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手遮天。英国这帮贵族把国王打败了,这帮人有意思,打你不是为了要废了你,然后我来当国王,而是咱们谈条件,立规矩,原来的不合理,只要你同意了,你可以继续当国王,大宪章就是限制了国王的权利,里面有详细的63条,你不准干这个。干嘛从此呢?王在法下啊,这是个跨时代的大事件,英国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国王,而是没有限制的权利。现在那么多没有国王的国家,可是他们的总统比国王可恶100倍。英国后来400多年跟国王之间的斗争,一斗争就把这个大宪章拿出来作为法理上的依据。直到1689年中国是康熙年间,英国又颁布了权利法案,又进一步用法律的形式对王权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英国开始了议会君主立宪制,这是世界历史上民主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欧洲和北美紧随其后,这就是世界近代史的在中国的历史上的斗争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皇族为了争抢皇位,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了旗号是清君侧,打到南京也是为了自己当皇帝,没说要改变什么制度什么规则让你更合理。只是为。保护和利益,为了子子孙孙荣华富贵。历史教科书上的那些清官忠臣看着好像都是为民请命的,都是劝皇帝怎么从道德层面上当一个好皇帝,包括魏征海瑞都是这样,没有一个从制度上进行反思和改变。因为皇帝不想改,别人就没办法能打倒过皇上的人,他也不想改,他想的是要当皇上。所以,英国的历史是看得见的一步一步在进步的,从制度上入手,一点点的变好,然后科技和经济自然也都跟着变化了。一个偏僻潮湿的小岛,后来就变成了世界的老大。我们的历史就是海带结行勤政啊,总是在原地踏步落后它是自然的。所以我们把历史的时间维度拉长了来看,如果斗争是为了建立好的制度,那世世代代都可以享受到制度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健康。如果历史上的斗争是为了一个小。团的利益,那就会不停的斗下去。你斗完我,我斗你,反正大家利益都没有保障,这就是强盗逻辑,就看谁的胳膊粗,没有一个好的规则,所有人都是受害者,你找不到一个可以超越短期利益的东西,这个是特别可怕的结果,就是内卷,不是你卷死我,就是我卷死你。各行各业现在都是这样,无所不用其极,大家都很痛苦,有些企业在国内实在转不动了,就去国外去,这把人给吓死了。来的这些企业太凶悍了,还不太讲游戏规则。下边供应商的钱压着不给,连工资都敢不发,全都是低价清零策略,回回挤死你。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所以现在西方就各种抵制很多现象,你从历史上是都能找到一些归因的,尤其是你把尺度放的更大更长远的话,会看得更清楚,制度这个东西的威力是十分巨大的,甚而能够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格和三观。历史的区。就在于人们有没有能力把生活的这片土地变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