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处理一下关键问题,就是新老壶,的本质区别。在往期我也发过一些老壶的泡养效果对比,或者说泡养上限。那就不得有个疑问,为什么,老壶的质感是新壶无法比拟的。怎么说呢,其实就跟我说的抛光有关系,今年文章强度会一直非常大,看不懂的朋友回到七月份开始慢慢看哈。本篇不讨论那种成型技法和工艺特征哈,我审美我承认是偏当代的,我们从表层结构出发。归根结底就是,人家那时候没抛光片。表层的结晶,得以完整保留。这种情况多见于朱泥类老壶,或者红泥类吧。你会发现一点,只要在温度足够的前提下,就算是地里挖出来的,彻底洗干净后,本质上光泽是哑光且均匀铺开的。正是因为这种料子,需要的温度条件没有紫泥或者段泥那么苛刻,用人话说就是煮熟了,不是夹生饭。 这里大家不要陷入误区,就是谈到结晶层就想到啥不透气啊或者养不了,我们现在谈的属于微观层面,就是从科学上,他自身就带有的东西,这层物质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厚度不足一根头发丝。在这种老壶,温度烧足自身带有结晶层的情况下,茶水浸润,就是在本质的结晶层上再附着一层物质,可以理解为结晶再结晶。同理看为啥大部分段泥紫泥普遍发灰,发土色,无非就是温度连烧结温度都达不到。 而我们当下,就是壶哈,为啥不能再现那种老壶的润感,很大原因就是抛光已经把这一层结构摧毁了,所以我才反对抛光,也许抛光没那么重,表面还是能附着茶汤,但跟理论上的巅峰,一定是差一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