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20日收到书本,到10月20号主观,三个月整,低分飞过,感谢司法部捞我。
考法考的原因:笔者是干施工的工地人(大学是工商管理),私营企业,常和国企央企打交道,限于施工这一块。
目前工程行业生态恶劣,部分企业大揽大包(海外项目尤以为甚,这个和我国海外基建,国际影响力扩大战略密切相关),结算有关的纠纷层出不穷;国内基建萎靡,产业萧条,自7月起,笔者仍处于待岗状态,遂产生了考个法考,提高一下自己竞争力和打发时间的念头。
法考的难度:总体知识量大概是一建(机电)一次过四门的三倍,整体难度是一建的四倍;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很难给出具体的参考依据。
笔者对于法考的管窥蠡测(希望可以让他人得以见微知著):
由于以前未接触过法律,在收到书时,没想到法律还能分为这么多种,着实惊讶。
切入点:笔者认为考法考,或者说学习法律,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刑法,值得首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原因在于刑法涉及人类的阴暗面,会产生消极性偏差,这可能会激发学习者对法律的兴趣,从而产生内生动力。同时笔者也认知到一个事实,罗翔老师能获得当下社会的广泛认同,确有其过人之处,对我而言,刑法确有魅力,尤其是犯罪形态分析让我建立了基础的法律思维逻辑,建议诸位可以尝试从刑法入手,或许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学习顺序:笔者学习顺序为刑法,刑诉,民法,民诉为第一阶段;行政法,商经知,三国,理论法为第二阶段。阶段划分并不重要,因为笔者在客观题考试前15天才刚刚学完民诉,后四门并未打开过书本,全是看的B站免费网课,不可否认笔者低估了法考的知识量。
学习方法:笔者学习第一阶段的内容,是跟着书本看理论课视频课程,每刷完一个章节,就做题回忆运用,即使是在刚学完后做题,正确率依然惨不忍睹(配套有真题练习的课本),不得不感慨法律的博大精深。笔者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只看视频课程,同时开始做真题,因为剩下的时间过于紧迫,没有那么多时间按章节边学边刷题了。
经验或者感想:1.笔者认为整个法律的核心在于第一阶段的四门,这四门构成了法考知识体系的主干,有必要多花时间保持较为深刻的理解。后四门在保持对前者的理解之后,学起来明显会轻松很多。2.关于行政法,商经知,三国法,很多情况下和民法深刻联系,或者说其本质上就是民法的延伸,因为其目标主体的大差不差的,一个片面的理解就是,三国法是涉及到外国人的民法,行政法是涉及到行政单位的民法,商经知是涉及到经济领域的民法,很多时候在最朴素的思想面前都是共通的,所以民法极其重要,重要的不是背了多少,而是理解了多少。3.关于理论法,笔者精神觉悟有限,甚至最后视频都没看几节课,就背了几个重要思想理论,这方面没有特别经验,不过笔者认为背几个重点理论足矣,因为理论领导实践,高级别的理论也可以领导相对级别不高的理论,一个理论可以领导社会发展,那么它就一定可以领导对外经济,无非只是合理更换一下宾语即可,这样的理论也不容反驳。建议理论题可以多写一点,笔者写的正好够字数,其实可以写更多,多写一点,或许提高一点分数。
最后总结:客观190擦边过线,主观108切之毫厘,运气的占比可能很大,只能给出一点片面的见解。
法考是通过性考试,也是一个资格性考试,成绩及格即可,不可否认法学的博大精深,我们要做的只是及格而已,很多时候需要取舍,大概我商法,行政法,三国法以及理论法实际得分会很低,但不影响我们日后有机会深入领略法学的精彩。重点在于刑法,民法,刑诉,民诉的理解,剩下的依靠朴素的价值观再加上强度并不那么高的背诵,其实法考还是有通过的可能。
然后还是要说一点,事物的难易程度,不取决于事物本身,而取决于你对于打败它的欲望,往往这种欲望和事物难易程度成反比。
所以不要畏难,后面附上笔者从工地回国的机票(笔者是海外项目分包的现场负责人,有相关经验的应该可以想象相关劳动强度,所以从零到一绝非危言耸听),法考是只纸老虎,我们敬畏的是法律,而不是法考。
考法考的原因:笔者是干施工的工地人(大学是工商管理),私营企业,常和国企央企打交道,限于施工这一块。
目前工程行业生态恶劣,部分企业大揽大包(海外项目尤以为甚,这个和我国海外基建,国际影响力扩大战略密切相关),结算有关的纠纷层出不穷;国内基建萎靡,产业萧条,自7月起,笔者仍处于待岗状态,遂产生了考个法考,提高一下自己竞争力和打发时间的念头。
法考的难度:总体知识量大概是一建(机电)一次过四门的三倍,整体难度是一建的四倍;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很难给出具体的参考依据。
笔者对于法考的管窥蠡测(希望可以让他人得以见微知著):
由于以前未接触过法律,在收到书时,没想到法律还能分为这么多种,着实惊讶。
切入点:笔者认为考法考,或者说学习法律,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刑法,值得首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原因在于刑法涉及人类的阴暗面,会产生消极性偏差,这可能会激发学习者对法律的兴趣,从而产生内生动力。同时笔者也认知到一个事实,罗翔老师能获得当下社会的广泛认同,确有其过人之处,对我而言,刑法确有魅力,尤其是犯罪形态分析让我建立了基础的法律思维逻辑,建议诸位可以尝试从刑法入手,或许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学习顺序:笔者学习顺序为刑法,刑诉,民法,民诉为第一阶段;行政法,商经知,三国,理论法为第二阶段。阶段划分并不重要,因为笔者在客观题考试前15天才刚刚学完民诉,后四门并未打开过书本,全是看的B站免费网课,不可否认笔者低估了法考的知识量。
学习方法:笔者学习第一阶段的内容,是跟着书本看理论课视频课程,每刷完一个章节,就做题回忆运用,即使是在刚学完后做题,正确率依然惨不忍睹(配套有真题练习的课本),不得不感慨法律的博大精深。笔者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只看视频课程,同时开始做真题,因为剩下的时间过于紧迫,没有那么多时间按章节边学边刷题了。
经验或者感想:1.笔者认为整个法律的核心在于第一阶段的四门,这四门构成了法考知识体系的主干,有必要多花时间保持较为深刻的理解。后四门在保持对前者的理解之后,学起来明显会轻松很多。2.关于行政法,商经知,三国法,很多情况下和民法深刻联系,或者说其本质上就是民法的延伸,因为其目标主体的大差不差的,一个片面的理解就是,三国法是涉及到外国人的民法,行政法是涉及到行政单位的民法,商经知是涉及到经济领域的民法,很多时候在最朴素的思想面前都是共通的,所以民法极其重要,重要的不是背了多少,而是理解了多少。3.关于理论法,笔者精神觉悟有限,甚至最后视频都没看几节课,就背了几个重要思想理论,这方面没有特别经验,不过笔者认为背几个重点理论足矣,因为理论领导实践,高级别的理论也可以领导相对级别不高的理论,一个理论可以领导社会发展,那么它就一定可以领导对外经济,无非只是合理更换一下宾语即可,这样的理论也不容反驳。建议理论题可以多写一点,笔者写的正好够字数,其实可以写更多,多写一点,或许提高一点分数。
最后总结:客观190擦边过线,主观108切之毫厘,运气的占比可能很大,只能给出一点片面的见解。
法考是通过性考试,也是一个资格性考试,成绩及格即可,不可否认法学的博大精深,我们要做的只是及格而已,很多时候需要取舍,大概我商法,行政法,三国法以及理论法实际得分会很低,但不影响我们日后有机会深入领略法学的精彩。重点在于刑法,民法,刑诉,民诉的理解,剩下的依靠朴素的价值观再加上强度并不那么高的背诵,其实法考还是有通过的可能。
然后还是要说一点,事物的难易程度,不取决于事物本身,而取决于你对于打败它的欲望,往往这种欲望和事物难易程度成反比。
所以不要畏难,后面附上笔者从工地回国的机票(笔者是海外项目分包的现场负责人,有相关经验的应该可以想象相关劳动强度,所以从零到一绝非危言耸听),法考是只纸老虎,我们敬畏的是法律,而不是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