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588贴子:2,996,323

回复:道学为何会产生真假之分?又何为真正的道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五章(40) 反动弱用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六章  道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IP属地:北京20楼2024-12-07 05:00
收起回复
    第七章(42)  避损取益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
      勿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故:人之所教,夕议而教人。
      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IP属地:北京21楼2024-12-07 21:20
    收起回复
      送老吧的迷途道粉儿:
      有道是:
      我不误人人自误,
      迷途知返何其迟!
      臆想观点自保留,
      树到大时自然直。


      IP属地:北京22楼2024-12-14 13:14
      回复
        甲本固好,今人以当下语境怎么能看的懂老甲,只会跟你抬杠狗屁不通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12-14 22:10
        收起回复
          古代生活艰苦,人类的认知低,人均寿命非常短。真正能够实践的道家学派,就是庄子为代表的长生久视之道,毕竟庄周活过了八十多岁,比较有说服力,顺应自然选择的规律,勿以物喜,不以己悲,调整心情,仁人爱物,得享天年。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12-17 13:49
          收起回复
            至于什么天下鬼神,和一般人有个毛关系。一般人食不过满腹,卧不过七尺。自然选择残酷而激烈,想多了,容易不开心。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12-17 13:54
            收起回复

              夜观回复——亦文

              观文知我意,
              幻想成星辰。
              竟然胡言语,
              乱解千世文!


              IP属地:北京26楼2024-12-22 10:08
              回复
                易中天评儒家
                观点尖锐犀利到位,象一把利剑,一举刺中儒家的要害!
                1、儒家没有胸怀容纳批判,因此和真理无缘,
                2、儒家没有逻辑,因此和哲学无缘,
                3、儒家没有实证,因此与科学无缘,
                4、儒家没有胆量超越权势,所以和正义无缘!
                5、但是儒家又不甘寂寞,热衷入世,最终只能把自己打扮成道德伪君子,在权势膝下做个伪娘奴仆。
                6、两三千年以来,儒家除了乞就是跪(摇尾乞怜和叩拜权贵)。
                7、儒家标榜的最高境界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就历史而言,绝大多数儒家信徒在现实中的生存方式是“穷则摇尾乞怜,达则为非作歹。
                  可惜现代中国,虽有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一针见血带头批孔反儒:孔学名高实秕糠,却依然未能彻底铲除儒术奴术,且死灰仍不断复燃,始终未能回归中华文明主线:黄姬道学!


                IP属地:北京27楼2024-12-22 18:55
                回复

                  中国就毁在儒家手里了。


                  IP属地:北京28楼2024-12-23 12:25
                  收起回复
                    先给个答案。我且问你,道为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5-01-03 23:25
                    收起回复
                      病病,是“多次的病出现”吗?
                        有网友问: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圣人不病,以其病病。这段话,究竟在表达什么意思?尤其是病病,到底是病还是不病?对此提问,又有网友把球踢给了我:@方圆天成,是你展示“天下第一正解”的时候了!
                        其实,这是道德经第71章或帛甲五千言第38章的内容: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
                        是以:圣人之不病,以亓病病也,是以不病。
                      内容简单易解:
                        能认识自己无知肤浅,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否则,就是生病(品质有缺陷)了。
                        因此,圣人之所以不病(完美无缺),是因为他总是病病(纠正缺陷错误)!因此才能不病(保持品质完美高尚)。
                        是否很简单?和现代白话文差不多一样了吧?大多数人的问题,就是自以为是想当然,想太多了,反而画蛇添足,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乐极生悲,陷入误解陷阱之内了。就象此网友所说得那样:“我觉得,这段话的关键,在于以其病病。病病,就是多次的病出现”。
                        如其所言,病病,确是这段话中的关键词,但却不是他主观想当然所理解的“多次的病出现”。因此,有人也提出:“你要说清楚:【病病】哪个病是纠正的意思,哪个病是错误的意思?”
                        实际上,这里的“病病”,前病是动词,乃诊治纠正之意;后病则是名词,即缺陷病灶的代名词!按说,中学生的语文水平都应能看懂吧?毕竟已给出白话文解释了。
                        因此,此章的论题论点,作者就是要告诉读者:人贵有自知之明,必须要知道是人就都会有缺陷,都会犯错误。但只要能够及时改正纠错,那就是一个高尚完美的人格,就是声人。


                      IP属地:北京30楼2025-01-09 16:00
                      回复
                        有人说到了易经中的两句话: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话是指天道激励坚强健全发展,所以,君子尊天道作为而自强不息发展。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则是指人法地德,持续努力增厚自身德品:修之身,其德乃真,以具有更大的承受承载能力。

                        此二原则对任何人都适用。王子王孙当然更应该具备此素质。


                        IP属地:北京31楼2025-01-11 15:57
                        回复
                          圣与智同。
                          没有发自内心,实践躬行的善,很多经文就是看不懂。
                          或者一个字一个字的掰,比如说“利”就是收割。
                          纯粹的智力或者逻辑,对一发散的个二极循环,两边都对都不对,不区别根本无法认知,“中”是一种假想的状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5-01-12 08:04
                          收起回复
                            昆明阿豹: 回复 方圆天成 :
                            其实谁改不改书不重要。你若气不过,你可以改回来只不过你要会改,改得几百上千年还能流传千古。要是改成了嗡嗡喜欢的东西就丢人了
                            ————
                            这是某个道粉儿的留言。公然为儒篡儒释张目的妄言。竟然真假不分,是非不辨都成了无足轻重的小事!那就随便找本垃圾书说成《五千言》,信口雌黄乱喷就行了!还注解什么道学?当真是:甘露不润无根草,道遇无明枉费心!看来到哪里都是一样的,遇上这样无可救药的无脑儿,真是教不胜教,只能任其自生自灭了!


                            IP属地:北京33楼2025-01-20 17:12
                            收起回复
                              神生力: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恢复 神生力:
                              怎么还是用儒篡儒释的谬论垃圾道德经的错文?而不争?不是扯淡吗?海啸山崩地裂,死人数十万,这是不争?因此,儒篡不争就是为了欺骗麻醉百姓头脑,利于皇家剥削统治。纯属欺骗吧?
                              真正的原文: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有静居,就是说也有非静居的海啸等。有众之所恶,也有山清水秀。这才是真正的客观实际吧?
                              所以,儒篡儒释的垃圾逻辑上根本不通,事实上不符合实际!就剩下狗带嚼子——胡勒了。
                              可你却真假不辨,囫囵吞枣,把垃圾当宝贝。是否改认真反省了?


                              IP属地:北京34楼2025-01-31 1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