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5,409贴子:4,376,303
  • 1回复贴,共1

欲晓缠丝劲,先明十三势;缠丝不上身,十三势难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简单说一句,缠丝是所有武术都有的运动特征,除非你练的不是武术,否则不可能没有缠丝。
真正的十三势其实并非武禹襄所主张的《八卦五行说》,也非陈鑫所提出的《十三折说》。因为武氏的八卦五行(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乃是双人推手的要诀,意义上与单人演练的十三势套路相去甚远,因此两者互相混用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而陈鑫将十三势套路分成十三段并名为十三折,也是略嫌画蛇添足,本就一个动作一个势,却将数个动作合为一势,这种做法实无意义可言。
但说到底,武氏主张的八卦五行源自于当年从学于杨露禅时仅得大概,后向陈清平求教时才知晓自己缺少了推手的一环节,所以其套路上仍延续杨露禅之传,并未承继陈清平小架的拳路,却吸收了陈家沟的推手要诀《挤手成法》(掤摅挤捺采挒肘靠)才归纳出自己理解的十三势。而陈鑫的十三折说,则可能是故意留了一手,因为身为新架正统传人又阐发缠丝劲理论的人是不可能不知道真正的十三势是在练什么,因为连他父亲的一个外姓弟子都能练出个名堂来,陈鑫没有理由不知道。
简而言之,老架的陈长兴、陈耕耘、陈发科三代都练出十三势该有的功夫,特别是陈长兴的外号“牌位先生”也是因此得名的,而忽雷架创始人李景炎(先师从于陈有纶、陈仲甡、后学于陈清平)也是在小架的基础上强化出缠丝劲的特色,论刚猛甚至不亚于陈家沟的二路炮捶,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的圈越练越小,小到虽动犹静,而后者的圈越练越大,大到一触即发。
我今天就提示到这,如果还没猜到我的重点,那就等我哪天高兴再说吧!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01 10:53回复
    不缠
    就难谈及阴阳相济


    IP属地:陕西4楼2024-12-01 17: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