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时代北京地区的婚礼
.
.
1.那时北京地区结婚绝对不是晚上,而是中午,没谁家会在夜间办婚礼的。
2.六十年代那时期结婚都是新社会,新思想。结婚通常不办隆重的,这也和当时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了。就连请帖也只是简单的”请你吃糖”几个字;一般在单位就是茶话会为主,家里就是发邻居喜糖为主,向着毛主席海报宣誓,唱歌就礼成了。干部和讲究的家庭一般要拍张结婚照的。
3.北京本土坐地户大妞嫁人一般不要彩礼的,因为要面子,可不能让人说是卖女儿,要了会叫人看不起,礼是有的,但是礼金是没有的。只是婚前由男方父母给女方买衣服的钱,结婚时再给一份改口钱,数目根据自身经济条件而定,即使廊坊那里也就是五元,及一些粮食而已,绝对很难超过十元的,说是姑娘不能白养,要给一份“奶水钱”。至于有钱人家及干部新郎私底下要多给,那也绝对不能走明面的。当然,也有一些外来户还在守旧,浩然小说《苍生》田大妈的大儿子八十年代结婚,儿媳要了一块手表做彩礼;待小儿子定亲时田大妈想借回手表用一下,撑撑场面,大儿媳却死活不给,甚至要跳井自杀,原来她已把手表送给弟弟娶亲用了。
后期,国民富裕之后,开始慕财,风气变化了,1979年,相声演员侯耀文、石富宽合说了相声《财迷丈人》,揭露和批判了这种大要彩礼,变相买卖婚姻的现象,那个贪婪透顶的老丈人,对嫁女儿是“按时要价”、“按质要价”,不但要现金、手表、缝纫机,还要咸带鱼、黄豆、威士忌,说什么“吃点喝点玩儿点乐点儿,全是赚地”,虽然有艺术上的夸张,确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街坊邻居戳脊梁骨:这家穷到骨头里了?!这么不疼闺女,拿闺女换钱?这父母一辈子脸红抬不起头来做人了。
4.男方一般是备房子和三转一响36条腿,这还是七十年代后期的高标准了,六十年代没那么多讲究,再说多了小房子也放不下啊。但是,一般缝纫机和座钟是基本想要的。女方一般是喜被和暖壶、脸盆、毛巾等,必须要有“夜净儿”、“子孙盆”、“长命灯”这女人三宗宝。“夜净儿”就是尿盆,“子孙盆”是洗“骑马布(月经带)”专用的,“长命灯”寓意夫妻白头到老,(就是玻璃煤油灯盏)。至今北京人结婚尿盆都是女方买,已成铁律。
5.老北京婚俗“正不娶,腊不定”北京地区结婚讲究“正不娶,腊不定”。说正月里结婚太岁压头,不利子孙;腊月里定亲克婆家。但腊月可以结婚,曰“娶了媳妇好过年”。结婚必须是“双日子”,阴历、阳历全是双数最好,定日子时还要避开女方的“小日子”(例假期),免得新婚之夜“撞红墙”,“红马上床,家败人亡”,是个大忌;新婚之夜就怀孕的“坐床喜”也不好,俗话说“迈门子儿,妨到底儿;迈门花,妨三家儿”,属不吉。按现代医学来说,婚前男女双方过于劳累,此时怀孕对优生不宜。
6.婚礼忌讳寡妇、孕妇绝户及戴孝者参加,否则不吉利。吃完亲家双方一座的喜酒,收拾盘碟时,忌讳将空盘相叠,以免犯了“重婚再娶”之讳。
7.亲朋好友一般相送的就是痰盂、暖壶、茶缸、毛巾、枕巾了。这都是需要工业券和布票的好东西,稀罕着呢。喜被面是很少有人送的。
.
.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欢迎大家补充斧正。
.
那些小白作者就别那现代当成以前了。
1.阎埠贵喊着摆一桌啥的,就别提了,会被打的。谁家那么有钱有粮有油有票啊?谁敢大吃大喝顶风作案啊,干部下乡都是自带口粮和粮票的呢;知道啥叫定量不?你有钱想办也办不了,真办了,那就等着被举办查处吧。
2.王婆和一大爷这样的老绝户一辈子不会有人叫他们去参加喜事的了,贾家全家三十年内都不可能有机会吃席的,秦淮茹这样一个横死丈夫、横死公公的霉运寡妇来送喜被面?真实的准新郎会把她家房子点了信不信?这是多么恶毒的当面诅咒啊。就算平时也不会让这些养老天团去串门吃饭的,就怕霉运进门。
3.酒席会有,那也是一桌而已,就是男女方亲家坐坐,普通百姓家一般就是四个好菜而已。还不敢多吃,得留点剩菜小两口吃晚饭呢。整鱼是不会有人去下筷子的,俗称富足有余,至于要是和父母同住的,那吃到后天都有可能。
4.喜糖一般是硬糖,甚至是黄黄的大块麦芽糖敲碎了发发,每家根据人口来发发的,多的没有,毕竟要糖票的,还得凭着结婚证去多买的,
5.有人说,鱼去钓,肉去打野猪。那么油咋办?野猪身上没板油啊。你试试没有油烧条鱼好吃不?烤着吃也不行。
6.还有闹洞房,六十年代真没多少,那是白天午时办的婚礼,夜间基本没人了,还想着等吃晚饭?回家都没路灯、没公车的好吧,夜盲症都怕啊,手电筒都相当于现代的苹果16PLUSMAX了。闹洞房还得等二十年。
7.新婚夫妻的婚房大多数就是一张床、一个嫁妆箱子,墙上一张照片。有钱的人家父母一般会打个大衣柜、五斗柜啥的。再多的就没有了。
8.四合院剧中1965年的家庭布置已经吊打99%的国民了。真是一个富裕高收入的四合院。怪不得贾张氏总说她家是高门大户了。
9.傻柱是不大可能接到外面很多私人席面的,除非过了1975年,那时票证政策管控有些松弛了。物资供应放开了些。那也是些领导干部才请得起。另外,他的口碑及身世,知根知底的也不太会请他。他带走的红包和几个大饭盒也足够再摆一桌了。太亏了。
10.老话说的,厨子不偷,五谷不收。真实含义是,厨子一般不会偷东西,除非庄稼颗粒如收,实在没办法了才会偷,傻柱这个半路出徒的野厨子把意思完全搞反啦,那都像他这样,那厨子不全成贼哪。多想想,要是这厨子手脚不干净,还有哪个主家敢请他去做席呀?街面儿上的这些生人买卖都要有保人的,不就是防止叫来的这人品不行?剧中秋叶找傻柱给老师做一桌就是这样的例子。但是酒楼大厨往家带饭菜是酒楼大师傅的福利,是酒楼为了省夜班加班而给的口粮。
.
.
1.那时北京地区结婚绝对不是晚上,而是中午,没谁家会在夜间办婚礼的。
2.六十年代那时期结婚都是新社会,新思想。结婚通常不办隆重的,这也和当时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了。就连请帖也只是简单的”请你吃糖”几个字;一般在单位就是茶话会为主,家里就是发邻居喜糖为主,向着毛主席海报宣誓,唱歌就礼成了。干部和讲究的家庭一般要拍张结婚照的。
3.北京本土坐地户大妞嫁人一般不要彩礼的,因为要面子,可不能让人说是卖女儿,要了会叫人看不起,礼是有的,但是礼金是没有的。只是婚前由男方父母给女方买衣服的钱,结婚时再给一份改口钱,数目根据自身经济条件而定,即使廊坊那里也就是五元,及一些粮食而已,绝对很难超过十元的,说是姑娘不能白养,要给一份“奶水钱”。至于有钱人家及干部新郎私底下要多给,那也绝对不能走明面的。当然,也有一些外来户还在守旧,浩然小说《苍生》田大妈的大儿子八十年代结婚,儿媳要了一块手表做彩礼;待小儿子定亲时田大妈想借回手表用一下,撑撑场面,大儿媳却死活不给,甚至要跳井自杀,原来她已把手表送给弟弟娶亲用了。
后期,国民富裕之后,开始慕财,风气变化了,1979年,相声演员侯耀文、石富宽合说了相声《财迷丈人》,揭露和批判了这种大要彩礼,变相买卖婚姻的现象,那个贪婪透顶的老丈人,对嫁女儿是“按时要价”、“按质要价”,不但要现金、手表、缝纫机,还要咸带鱼、黄豆、威士忌,说什么“吃点喝点玩儿点乐点儿,全是赚地”,虽然有艺术上的夸张,确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街坊邻居戳脊梁骨:这家穷到骨头里了?!这么不疼闺女,拿闺女换钱?这父母一辈子脸红抬不起头来做人了。
4.男方一般是备房子和三转一响36条腿,这还是七十年代后期的高标准了,六十年代没那么多讲究,再说多了小房子也放不下啊。但是,一般缝纫机和座钟是基本想要的。女方一般是喜被和暖壶、脸盆、毛巾等,必须要有“夜净儿”、“子孙盆”、“长命灯”这女人三宗宝。“夜净儿”就是尿盆,“子孙盆”是洗“骑马布(月经带)”专用的,“长命灯”寓意夫妻白头到老,(就是玻璃煤油灯盏)。至今北京人结婚尿盆都是女方买,已成铁律。
5.老北京婚俗“正不娶,腊不定”北京地区结婚讲究“正不娶,腊不定”。说正月里结婚太岁压头,不利子孙;腊月里定亲克婆家。但腊月可以结婚,曰“娶了媳妇好过年”。结婚必须是“双日子”,阴历、阳历全是双数最好,定日子时还要避开女方的“小日子”(例假期),免得新婚之夜“撞红墙”,“红马上床,家败人亡”,是个大忌;新婚之夜就怀孕的“坐床喜”也不好,俗话说“迈门子儿,妨到底儿;迈门花,妨三家儿”,属不吉。按现代医学来说,婚前男女双方过于劳累,此时怀孕对优生不宜。
6.婚礼忌讳寡妇、孕妇绝户及戴孝者参加,否则不吉利。吃完亲家双方一座的喜酒,收拾盘碟时,忌讳将空盘相叠,以免犯了“重婚再娶”之讳。
7.亲朋好友一般相送的就是痰盂、暖壶、茶缸、毛巾、枕巾了。这都是需要工业券和布票的好东西,稀罕着呢。喜被面是很少有人送的。
.
.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欢迎大家补充斧正。
.
那些小白作者就别那现代当成以前了。
1.阎埠贵喊着摆一桌啥的,就别提了,会被打的。谁家那么有钱有粮有油有票啊?谁敢大吃大喝顶风作案啊,干部下乡都是自带口粮和粮票的呢;知道啥叫定量不?你有钱想办也办不了,真办了,那就等着被举办查处吧。
2.王婆和一大爷这样的老绝户一辈子不会有人叫他们去参加喜事的了,贾家全家三十年内都不可能有机会吃席的,秦淮茹这样一个横死丈夫、横死公公的霉运寡妇来送喜被面?真实的准新郎会把她家房子点了信不信?这是多么恶毒的当面诅咒啊。就算平时也不会让这些养老天团去串门吃饭的,就怕霉运进门。
3.酒席会有,那也是一桌而已,就是男女方亲家坐坐,普通百姓家一般就是四个好菜而已。还不敢多吃,得留点剩菜小两口吃晚饭呢。整鱼是不会有人去下筷子的,俗称富足有余,至于要是和父母同住的,那吃到后天都有可能。
4.喜糖一般是硬糖,甚至是黄黄的大块麦芽糖敲碎了发发,每家根据人口来发发的,多的没有,毕竟要糖票的,还得凭着结婚证去多买的,
5.有人说,鱼去钓,肉去打野猪。那么油咋办?野猪身上没板油啊。你试试没有油烧条鱼好吃不?烤着吃也不行。
6.还有闹洞房,六十年代真没多少,那是白天午时办的婚礼,夜间基本没人了,还想着等吃晚饭?回家都没路灯、没公车的好吧,夜盲症都怕啊,手电筒都相当于现代的苹果16PLUSMAX了。闹洞房还得等二十年。
7.新婚夫妻的婚房大多数就是一张床、一个嫁妆箱子,墙上一张照片。有钱的人家父母一般会打个大衣柜、五斗柜啥的。再多的就没有了。
8.四合院剧中1965年的家庭布置已经吊打99%的国民了。真是一个富裕高收入的四合院。怪不得贾张氏总说她家是高门大户了。
9.傻柱是不大可能接到外面很多私人席面的,除非过了1975年,那时票证政策管控有些松弛了。物资供应放开了些。那也是些领导干部才请得起。另外,他的口碑及身世,知根知底的也不太会请他。他带走的红包和几个大饭盒也足够再摆一桌了。太亏了。
10.老话说的,厨子不偷,五谷不收。真实含义是,厨子一般不会偷东西,除非庄稼颗粒如收,实在没办法了才会偷,傻柱这个半路出徒的野厨子把意思完全搞反啦,那都像他这样,那厨子不全成贼哪。多想想,要是这厨子手脚不干净,还有哪个主家敢请他去做席呀?街面儿上的这些生人买卖都要有保人的,不就是防止叫来的这人品不行?剧中秋叶找傻柱给老师做一桌就是这样的例子。但是酒楼大厨往家带饭菜是酒楼大师傅的福利,是酒楼为了省夜班加班而给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