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吧 关注:3,435贴子:17,282
  • 11回复贴,共1

【整理】各大女主在位时的天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邓绥粉不要尬吹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1-24 15:17回复
    🌺武则天
    雹,害麦、禾及桑。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二年夏,河南、河北旱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五月,庚寅,上幸芳桂宫,至合璧宫,遇大雨而还。《资治通鉴》卷203
    七月己已,河溢,坏河阳桥。八月,恒州滹沱河及山水暴溢,害稼。《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弘道初,梁州仓有大鼠,长二尺余,为猫所啮,数百鼠反啮猫。少选,聚万余鼠,州遣人捕击杀之,余皆去。
    《断唐书》卷34《五行志一》
    弘道元年十二月壬午晦、宋州大风拔木。《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期圣元年四月丁巳,宁州大风拔木。《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文明元年七月,温州大水,漂千余家;括州溪水暴涨,溺死百余人。《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是夏大早。《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纪》
    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新丰县露台乡大风雨,震电,有山涌出,高二十丈,有池周三百亩,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是冬,无雪。
    《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纪》
    垂拱三年,天下饥。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垂拱三年七月乙亥,京师地震。
    《新唐书》卷35《五行志》
    垂拱四年十月辛亥,大风拔木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四年七月戊午,又震。八月戊戌,神都地震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永昌中,华州赤水南岸大山,昼日忽风昏,有声隐隐如雷,顷之渐移东数百步,拥赤水,压张村民三十余家,山高二百余丈,水深三十丈,坡上草木宛然。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永昌元年三月,旱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三月乙酉,以早减膳
    《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纪》
    五月丁亥,大风折木
    《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纪》
    天授二年六月庚戌,许州大雨雹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如意元年四月,洛水溢,坏永昌桥,漂居民四百余家。七月,洛水溢,漂居民五千余家。八月,河溢,坏河阳县。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五月,丙寅,禁天下屠杀及捕鱼虾。江淮旱,饥,民不得采鱼虾,饿死者甚众
    《资治通鉴》卷205
    长寿二年五月,棣州河溢,坏居民二千余家。是岁,河南州十一水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长寿二年,台、建等州蝗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二月……乙亥,以早虑囚
    《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纪》
    延载元年四月壬成,常州地震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证圣元年二月癸卯,滑州大雨雹,杀燕雀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证圣元年六月,睦州陨霜,杀草。吴、越地燠而盛夏陨霸,昔所未有。《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夏四月,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为万岁通天,大酣七日。以天下大旱,命文武官九品以上极言时政得失
    《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纪》
    万岁通天元年八月,徐州大水,害稼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神功元年,黄、隋等州早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神功元年三月,括州水,坏民居七百余家。是岁,河南州十九,水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神功元年,妫、绥二州雹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圣历元年六月甲午,曹州大雨雹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六月乙卯,大风拔木
    《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纪》
    圣历二年七月丙辰,神都大雨,洛水坏天津桥。秋,河溢怀州,漂千余家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三年三月辛亥,鸿州水,漂千余家,溺死四百余人。《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久视元年夏,关内、河东早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久视元年十月,洛州水。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久视元年三月,大雪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久视元年六月丁亥,曹州大雨苞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大足元年春,河南诸州饥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大足元年七月乙亥,扬、楚、常、润、苏五州地震。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久视二年三月,大雨雪。
    《新唐书》卷112《王求礼传》
    长安二年春,不雨,至于六月。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二年八月辛亥,剑南六州地震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四月庚子,相王旦罢。吐蕃米求婚。乙已,以早避正殿。
    《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纪》
    长安三年六月,宁州大雨,水,漂二千余家,溺死千余人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长安三年八月,京师大雨霉,人畜有冻死者。《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三年冬,无雪,至于明年二月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
    四年八月,瀛州水,坏民居数千家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长安四年五月丁亥、震雷,大风拔木,人有震死者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长安四年,自九月霖雨阴晦,至于神龙元年正月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三》
    神龙元年春,牛疫
    《新唐书》卷 35《五行志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1-24 15:18
    回复
      阿武能力真的很强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11-24 15:18
      回复
        🍂邓绥
        陨石:
        《后汉书·志·五行三》:“殇帝延平元年,有石陨地四。”
        ·洪水:
        《后汉书·志·五行三》:“殇帝延平元年,郡国三十七大水,伤稼。安帝永初元年,郡国四十一水出,漂没民人。二年,大水。三年,大水。四年,大水。五年,大水。”
        ·地震:
        《后汉书·志·五行四》:“安帝永初元年,郡国十八地震。二年,郡国十二地震。三年十二月辛酉,郡国九地震。四年三月癸巳,郡国四地震。五年正月丙戌,郡国十地震。七年正月壬寅,二月丙午,郡国十八地震。元初元年,郡国十五地震。二年十一月庚申,郡国十地震。三年二月,郡国十地震。十一月癸卯,郡国九地震。四年,郡国十三地震。五年,郡国十四地震。六年二月乙巳,京都、郡国四十二地震,或地坼裂,涌水,坏败城郭、民室屋,压杀人。冬,郡国八地震。永宁元年,郡国二十三地震。”
        ·蝗灾:
        《后汉书·志·五行三》:“安帝永初四年夏,蝗。五年夏,九州蝗。六年三月,去蝗处复蝗子生。七年夏,蝗。元初元年夏,郡国五蝗。二年夏,郡国二十蝗。”
        ·人相食:
        《后汉书·本纪·孝安帝纪》:“(永初三年)三月,京师大饥,民相食。是岁,并、凉二州大饥,人相食。”
        ·池水变血色:
        《后汉书·志·五行三》:“河东池水变色,皆赤如血。是时,邓太后犹专政。”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1-24 15:18
        回复
          🌻胡灵太后时期的天灾🌻
          夏四月戊戌,以瀛州民《魏书》卷9《肃宗纪》饥,开仓赈恤。
          五月丁卯朔,诏曰:炎《魏书》卷9《肃宗纪》旱积辰,苗稼萎悴,比虽微澍,犹未沾洽。
          九月丁丑,淮水暴涨
          《资治通鉴》卷148
          肃宗熙平元年六月,青、齐、光、南青四州好妨害稼
          《魏书》卷112 上《灵征志上》
          肃宗熙平元年七月,河南、北十一州霜
          《魏书》卷112 上《灵征志上》
          肃宗熙平二年九月,瀛州暴风大雨,自辛酉至于乙
          《魏书》卷112上《灵征志上》
          肃宗熙平二年十二月乙巳,秦州地震有声。
          《魏书》卷112上《灵征志上》
          自正月不雨至于六月辛卯,澍雨乃降
          《魏书》卷9《肃宗纪》
          冬十月庚寅,以幽、冀、沧、瀛四州大饥,遣尚书长孙雅,兼尚书邓黄、元篡等巡抚百姓,开仓赈恤
          《魏书》卷9《肃宗纪》
          二月壬寅,诏以早故,命依旧零祈,察理冤狱,掩黄埋骼,振穷恤寡
          《魏书》卷9《肃宗纪》
          (九月)秋末久早,尘壤委深,风霾一起,红埃四塞。-…霜早为灾,所在不稔,饥馑荐臻,方成俭弊。 《魏书》卷67《崔光传)
          五月辛巳,以炎早故,诏八座鞫见囚,申枉滥。
          《北史》卷4《魏本纪第四.孝明帝纪》
          秋七月己卯,江、淮、海并溢
          《梁书》卷3《武帝纪下》
          (正月)尚书右丞张普惠上疏曰:“况今早暎方甚,圣慈降膳,乃以万五千人使杨钧为将,而欲定蠕蠕干时而动,其可济乎!”
          《资治通鉴》卷 149《梁纪五》
          三月庚寅,大雪,平地三尺
          《梁书》卷3《武帝纪下》
          肃宗正光二年四月,柔玄镇大雪
          《魏书》卷112 上《灵征志上》
          正光二年夏,定、冀、瀛、相四州大水。 《魏书》卷112 上《灵征志上》
          正光二年六月,秦州地震有声,东北引
          《魏书》卷112 上《灵征志上》
          秋七月己丑,以旱故,诏有司修案旧典,祗行六事
          《魏书》卷67《崔光列传》
          会是夜大风雨雪,模等班 师,士卒冻死十二三。
          《魏书》卷16《阳平王熙传附世遵传》
          正光三年四月癸酉,京师暴风大雨,发屋拔树
          《魏书》卷 112 上《灵征志上》
          六月己巳,以旱故,诏分遣有司驰祈岳渎及诸山川百神能兴云雨者。命理冤狱,止土工,减膳彻悬
          《北史》卷4《魏本纪第四·肃宗纪》
          三年六月庚辰,徐州地震
          《魏书》卷112上《灵征志上》
          四年四月辛巳,京师大风
          《魏书》卷112上《灵征志上》
          八月戊寅,诏曰:比雨旱愆时,星运舛错,政理阙和,灵祗表异,永寻夕惕,载恧于怀
          《魏书》卷9《肃宗纪》
          六月乙酉,龙斗于曲阿王陂,因西行至建陵城。所经树木倒折,开地数十丈
          《梁书》卷3《武帝纪下》
          十二月壬辰,京师地震
          《梁书》卷3《武帝纪下》
          孝昌二年五月丙寅,京师暴风,拔树发屋,吹平昌门扉坏,永宁九层撩折
          《魏书》卷112 上《灵征志上》
          孝吕三 年 秋,京师大水
          《魏书》卷112上《灵征志上》
          (十二月)庆之马步数千,结阵东返,荣亲自来追,值嵩高山水洪溢,军人死散
          《梁书》卷 32《陈庆之传》
          (夏)时高平大旱,天光以马乏草,乃退于城东五十许里,息众牧马。
          时原州亢旱,天光以乏水草,乃退舍城东五十里,牧马息兵。
          《魏书》卷75《尔朱天光传》。
          《周书》卷25《李贤传》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1-24 15:18
          回复
            🎃贾南风
            🍃雨雹
            惠帝元康二年八月,沛及荡阴雨雹。三年四月,荥阳雨雹。六月,弘农湖、华阴又雨雹,深三尺。是时,贾后凶淫专恣,与春秋鲁桓夫人同事,阴气盛也。
            五年六月,东海雨雹,深五寸。十二月,丹杨建邺雨雹。是月,丹杨建邺大雪。六年三月,东海陨雪,杀桑麦。七年五月,鲁国雨雹。七月,秦、雍二州陨霜,杀稼也。
            九年三月旬有八日,河南、荥阳、颍川陨霜,伤禾。五月、雨雹。是时,贾后凶躁滋甚,及冬,遂废愍怀。
            🍃地震
            惠帝永康元年六月癸卯,震崇阳陵标,西南五百步标破为七十片。是时,贾后陷害鼎辅,宠树私戚,与汉桓帝时震宪陵寝同事也。后终诛灭。
            惠帝元康元年十二月辛酉,京都地震。此夏,贾后使楚王玮杀汝南王亮及太保卫瓘,此阴道盛、阳道微故也。
            四年二月,上谷、上庸、辽东地震。五月,蜀郡山移;淮南寿春洪水出,山崩地陷,坏城府。八月,上谷地震,水出,杀百余人。十月,京都地震。十一月,荥阳、襄城、汝阴、梁国、南阳地皆震。十二月,京都又震。是时,贾后乱朝,终至祸败之应也。汉邓太后摄政时,郡国地震。李固以为:“地,阴也,法当安静。今乃越阴之职,专阳之政,故应以震。”此同事也。京房《易传》曰:“小人剥庐,厥妖山崩,兹谓阴乘阳,弱胜强。”又曰:“阴背阳则地裂,父子分离,夷羌叛去。”
            五年五月丁丑,地震。六月,金城地震。六年正月丁丑,地震。八年正月丙辰,地震。
            🍃蝗灾
            惠帝元康三年九月,带方等六县螟,食禾叶尽。
            🍃大风
            惠帝元康四年六月,大风雨,拔木。
            五年四月庚寅夜,暴风,城东渠波浪杀人。七月,下邳大风,坏庐舍。九月,雁门、新兴、太原、上党灾风伤稼。明年,氐羌反叛,大兵西讨。
            九年六月,飙风吹贾谧朝服飞数百丈。明年,谧诛。十一月甲子朔,京都连大风,发屋折木。十二月,愍怀太子废,幽于许昌。
            永康元年二月,大风拔木。三月,愍怀被害。己卯,丧柩发许昌还洛。是日,又大风雷电,帏盖飞裂。四月,张华第舍飙风起,折木飞缯,折轴六七。是月,华遇害。十一月戊午朔,大风从西北来,折木飞沙石,六日止。明年正月,赵王伦篡位。
            🍃山崩
            惠帝元康四年,蜀郡山崩,杀人。五月壬子,寿春山崩,洪水出,城坏,地陷方三十丈,杀人。六月,寿春大雷,山崩地坼,人家陷死,上庸亦如之。八月,居庸地裂,广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水出,大饥。上庸四处山崩,地坠广三十丈,长百三十丈,水出杀人。皆贾后乱朝之应也。
            🍃暴风雨
            惠帝元康九年六月夜,暴雷雨,贾谧斋屋柱陷入地,压谧床帐,此木沴土,土失其性,不能载也。明年,谧诛焉。
            🍃水灾
            惠帝元康二年,有水灾。五年五月,颍川、淮南大水。六月,城阳、东莞大水,杀人,荆、扬、徐、兖、豫五州又水。是时帝即位已五载,犹未郊祀,其蒸尝亦多不亲行事。此简宗庙废祭祀之罚。
            六年五月,荆、扬二州大水。是时贾后乱朝,宠树贾、郭,女主专政,阴气盛之应也。
            八年五月,金墉城井溢。《汉志》,成帝时有此妖,后王莽僭逆。今有此妖,赵王伦篡位,伦废帝于此城,井溢所在,其天意也。九月,荆、扬、徐、冀、豫五州大水。是时贾后暴戾滋甚,韩谧骄猜弥扇,卒害太子,旋以祸灭。九年四月,宫中井水沸溢。
            🍃大旱
            惠帝元康七年七月,秦、雍二州大旱,疾疫,关中饥,米斛万钱。因此氐羌反叛,雍州刺史解系败绩。而饥疫荐臻,戎晋并困,朝廷不能振,诏听相卖鬻。其九月,郡国五旱。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1-24 15:19
            回复
              🦋重发一下萧绰时期天灾
              983 年,辽圣宗统和 元 年九月 辽宁辽阳市、河北卢龙 旱、蝗 癸丑朔,以东京、平州旱、蝗,诏赈之 《辽史》卷 10《圣宗纪一》
              988 年,辽圣宗 统 和 六 年八月 山西大同 早、霜 大同军节度使耶律抹只奏今岁霜旱乏食 《辽史》卷12《圣宗纪三》
              990 年,辽圣宗 统 和 八 年夏四月 不详 早 庚午,以岁旱,诸部艰食,赈之 《辽史》卷 13《圣宗纪四》
              991 年,辽圣宗 统 和 九 年六月地震 霖雨伤稼
              地震 《辽史》卷 13《圣宗纪四》
              993 年,辽圣宗统和十一年 六月秋七月 大雨、已丑,桑乾、羊河溢居庸关西,害禾稼殆尽奉圣、南京居民庐舍多垫溺者 《辽史》卷 13《圣宗纪四》
              1009 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七年秋七月 水 甲寅朔,霖雨.潢、土、斡刺、阴凉四河皆溢,漂没民舍 《辽史》卷 14《圣宗纪五》
              1017 年,辽圣宗 开 泰 六 年水、蝗 、昼暝,大雷电而雨不止、诸蝗 《辽史》卷 15《圣宗纪六》
              1018 年,辽圣宗 开 泰 七 年六月 忽天地晦冥,大风飘四十三人飞旋空中,良久乃堕数里外 《辽史》卷 16《圣宗纪七》
              1026 年,辽圣宗 太 平 六 年二月 北京 水 己已,南京水,遣使振之 《辽史》卷17《圣宗纪八)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1-24 15:19
              回复
                🍓刘娥时期天灾
                🌑水灾
                天圣初,徐州仍岁水灾。三年十一月辛卯,襄州汉水坏民田。四年六月丁亥,剑州、邵武军大水,坏官私庐舍七千九百余区,溺死者百五十余人。是月,河南府、郑州大水。十月乙酉,京山县山水暴涨,漂死者众,县令唐用之溺焉。是岁,汴水溢,决陈留堤,又决京城西贾陂入护龙河,以杀其势。五年三月,襄、颍、许、汝等州水。七月辛丑,泰州盐官镇大水,民多溺死。六年七月壬子,江宁府、扬、真、润三州江水溢,坏官私庐舍。是月,雄、霸州大水。八月甲戌,临潼县山水暴涨,民溺死者甚众。是月,河决楚王埽。七年六月,河北大水,坏澶州浮梁。
                明道元年四月壬子,大名府冠氏等八县水浸民田。
                🌑雨雹
                天圣元年五月丙辰,大雨雹。二年七月壬午,大雨雹。六年,京师雨雹。
                🌑蝗灾
                天圣五年七月丙午,邢、洺州蝗。甲寅,赵州蝗。十一月丁酉朔,京兆府旱蝗。六年五月乙卯,河北、京东蝗。
                🌑雨
                天圣四年六月戊寅,莫州大雨,坏城壁。七年,自春涉夏,雨不止。
                明道二年六月癸丑,京师雨,坏军营、府库。
                🌑旱
                天圣二年春,不雨。五年夏秋,大旱。六年四月,不雨。
                明道元年五月,畿县久旱伤苗。二年,南方大旱。景祐三年六月,河北久旱,遣使诣北岳祈雨。
                🌑天圣三年,晋、绛、陕、解饥。
                明道元年,京东、淮南、江东饥。二年,淮南、江东、西川饥
                🌑地震:无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11-24 15:19
                回复
                  笑死,这样看来邓绥真的一文不值,吹个什么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24 16:35
                  收起回复
                    武则天能力也不算强,主要是李世民留的底子太厚了,咋说呢,只要不犯大错误,一般的天灾都是能抗住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1-24 16:49
                    回复
                      汉高后吕雉:
                      🌸 地震
                      惠帝二年(前193年) 正月 正月,地震陇西,压四百余家
                      (《汉书·五行志》)
                      高后二年(前186年) 正月 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
                      (《汉书·高后纪》)
                      正月,武都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
                      (《汉书·五行志》)
                      🌸 水灾
                      高后三年(前 185年) 夏 夏,江水、汉水溢,流民四千余家
                      (《汉书·高后纪》)
                      夏,汉中、南郡大水,水出,流四千余家
                      (《汉书·五行志》)
                      胡家草场汉简.吕后部分:
                      (高后)三年,四月,宛大水。
                      高后四年(前184年) 秋 秋,河南大水,伊、洛流千六百余家,汝水流八百余家
                      (《汉书·五行志》)
                      高后八年(前180年) 夏 夏,江水、汉水溢,流万余家
                      (《汉书·高后纪》)
                      夏,汉中、南郡水复出,流六千余家。南阳沔水流万余家
                      (《汉书·五行志》)
                      🌸 火灾
                      惠帝三年(前 192年) 七月 秋七月,都厩灾(《汉书·惠帝纪》)
                      惠帝四年(前191年) 三月 三月,长乐宫鸿台灾(《汉书·惠帝纪》)
                      惠帝四年(前191年) 七月 秋七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丙子,织室灾(《汉书·惠帝纪》)
                      惠帝七年(前188年) 夏 夏,雷震南山大木,数千株皆火燃,至末其下数十亩地草皆燋黄(《西京杂记》卷一)
                      高后元年(前187年) 五月 夏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汉书·高后纪》)
                      🌸疫灾
                      高后七年(前181年)
                      南越王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汉。高后遣兵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汉书。南粤传》)
                      🌸 旱灾
                      惠帝二年(前193年) 夏,旱(《汉书·惠帝纪》)
                      惠帝五年(前190年) 夏,大旱(《汉书·惠帝纪》)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汉书·五行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1-25 1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