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之中,需要帮一个盲人带路,她想参观博物馆。但是一个盲人,从家里到地铁站,从地铁站到游客中心,从游客中心到博物馆……这段路,我想想都觉得真的太漫长,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气。电子导盲“犬”,这是我想到的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我百度了下也找到,“西工大光电与智能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探索离线具身智能应用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研发是对的,但是我觉得这样从0开始成本实在太高了。
个人觉得最好是由车企或者扫地机器人牵头完成,因为对盲人而言,在走路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识别障碍,也就是说,我可以做一个越野车(缩小版本的无人驾驶汽车,而且现在都有成熟技术,整合一下我估摸是不是一万以内或者五千块左右应该可以实现了)连接或者不连接手杖也可以。它具有定位、语音呼叫、震动反馈、扫码识别功能,像盲人走在道上,由这个“电子导盲犬”的识别有无柱子、斜坡还是上坡、是否为斑马线、距离绿灯要多久、地铁入口怎么走、我坐的36路公交车什么时候到达等等。最好加上AI智能识别功能,例如我把东西放在“电子导盲犬跟前”,它能通过扫码告诉我是什么物品又或者多久到期又或者这是什么花之类……现在不是有帮助盲人的App吗?我希望那个功能也能联动上。
希望真有量产那一天,费用不要特别贵。
实在不行,做个低配版也可以,去除移动功能,保留地图导航、障碍识别、照相识别也行,就像一个手杖前端增加一个探测器(因为我发现盲人走路需要通过手杖触碰感知,但是因为这个触碰距离太短、可识别太小,所以他们一个人走路的时候真的只能一步一步很小心慢慢挪动)如果前方路段有障碍物、路面不平,可以是两米或者一米左右开始手杖震动 提醒(这个就跟扫地机识别差不多)。然后手杖可以跟手机地图连接,通过手杖震动反馈走还是停。最好是红绿灯、地铁口、高铁口之类可以由政府和地图公司合作设置一些联合感应芯片,让盲人通过该路况的时候地图精准度误差不超过0.5米。@雷军@比亚迪@何小鹏
个人觉得最好是由车企或者扫地机器人牵头完成,因为对盲人而言,在走路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识别障碍,也就是说,我可以做一个越野车(缩小版本的无人驾驶汽车,而且现在都有成熟技术,整合一下我估摸是不是一万以内或者五千块左右应该可以实现了)连接或者不连接手杖也可以。它具有定位、语音呼叫、震动反馈、扫码识别功能,像盲人走在道上,由这个“电子导盲犬”的识别有无柱子、斜坡还是上坡、是否为斑马线、距离绿灯要多久、地铁入口怎么走、我坐的36路公交车什么时候到达等等。最好加上AI智能识别功能,例如我把东西放在“电子导盲犬跟前”,它能通过扫码告诉我是什么物品又或者多久到期又或者这是什么花之类……现在不是有帮助盲人的App吗?我希望那个功能也能联动上。
希望真有量产那一天,费用不要特别贵。
实在不行,做个低配版也可以,去除移动功能,保留地图导航、障碍识别、照相识别也行,就像一个手杖前端增加一个探测器(因为我发现盲人走路需要通过手杖触碰感知,但是因为这个触碰距离太短、可识别太小,所以他们一个人走路的时候真的只能一步一步很小心慢慢挪动)如果前方路段有障碍物、路面不平,可以是两米或者一米左右开始手杖震动 提醒(这个就跟扫地机识别差不多)。然后手杖可以跟手机地图连接,通过手杖震动反馈走还是停。最好是红绿灯、地铁口、高铁口之类可以由政府和地图公司合作设置一些联合感应芯片,让盲人通过该路况的时候地图精准度误差不超过0.5米。@雷军@比亚迪@何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