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台吧 关注:729贴子:21,759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老师主讲《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17 17:23回复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1集 《帮侍女送信的名臣》 11月19日播出
    如何了解一个朝代的历史?很多人选择去翻阅古籍。在流传至今的众多古人书作中,有一类文字是特殊的,它既不是记录给后人看的重要事件,也不是流传于当时的诗词文章。一项独特的功能,使它显得浪漫而又与众不同,那就是这些文字,往往只写给一人看。它有时是只言片语的问候,有时是洋洋洒洒的倾诉,在被书写者精心封存后,它历经辗转,终于来到阅读者手中,至此,它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便是古人的书信。这些书信,就像是大时代下的显微镜,让我们更加真实地看清一段历史的脉络与纹路。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的日趋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在这一片祥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经常有书信往来,不少宋人的信件被留存了下来。见字如面,这一纸纸文字,便是我们与宋人交谈的载体,书信中所承载着的,是宋代人最真实的生活、最真诚的想法,以及最真切的思念。一封封满载着宋人情怀的书信从遥远的大宋寄出,经过漫长的岁月传递,来到我们手中,就让我们轻轻展开这些封尘在时光中的宋代书信,一起回顾那段风雅的大宋岁月。
    今天,我们要读一封北宋名臣写的书信,这封信是他帮自己的侍女寄出的一封家书。这位名臣是谁?他又为何要帮侍女送信呢?不妨让我们到信中去寻找答案。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一集《帮侍女送信的名臣》,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17 17:25
    回复
      2025-05-23 10:55:12
      广告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2集 《一名士大夫的晚年生活》 11月20日播出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宋朝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而那些从宋代留存下来的传世书信原件作品,更是打开这个时代神秘之门的钥匙。一封封书信,带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宋人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在这些书信的背后,是宋朝的荣辱与兴衰,是士大夫的喜怒哀乐,是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社会变迁、文化繁荣与经济脉动。今天我们就从北宋的一位士大夫李建中讲起:他早年丧父,没有显赫家世的庇佑,也没有天赋异禀的骄傲,然而凭借着不屈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地踏上了致仕之路。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人敬仰与传颂的传奇。而他流传下来的三封书信,让我们串联起了他丰富多彩的传奇人生。那么,这三封书信都讲了哪些具体内容?通过这三封信我们能窥见到他怎样的多面人生?宋人的情感表达与我们现代人又有哪些异同呢?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2集《一名士大夫的晚年生活》,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18 18:37
      回复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3集《隐士的社交》 11月21日播出
        在通信远不如今日便捷的古代,书信作为古人最为常见的沟通方式,不仅承载着古时信息的流转,更让一个个历史人物变得生动立体。纸短情长,古人的相思可以诉于书信;笔表衷肠,古时的交往也可以现于纸上。
        在北宋初期,有一位隐士虽有名作传于后世,但他的生活却是无比神秘,这便是有着“和靖先生”之称的林逋。他通晓经史百家、善于诗文书法,却隐入孤山湖色、归近恬淡隐逸。
        千年之后,林逋的隐居日常我们已难知晓,但在他与亲朋交往的书信之中,这位神秘隐士的形象和他的社交状况,我们得以在他的笔墨间窥见一斑。那么,林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隐居山林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3集《隐士的社交》,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20 09:41
        回复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4集 《状元郎那个忙碌的夏天》 11月22日播出
          在宋仁宗时期,有一位状元出身且官至宰相的大臣,宋庠。虽然他身居高位,但他却受到了很多士大夫的质疑,他们认为宋庠才干平平,甚至包拯还曾对他提出过弹劾。
          然而,这位被公众视为“庸才”的人物,却能在朝堂之上多年屹立不倒,即使多次因弹劾而暂时退位,竟也能奇迹般地重返高位。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致宫使少卿尺牍》是宋庠流传下来的一封亲笔书信,长47厘米,宽31.8厘米,共14行,119字。这封跨越千年的信札,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揭开了宋庠的另一面,也向我们诉说着一个状元宰相的荣辱与沉浮。
          那么,这封书信都讲了哪些内容?通过这封信,我们能够窥见一个怎样的宋庠?从宋庠的仕途经历,我们能看到宋仁宗怎样的用人偏好?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4集《状元郎那个忙碌的夏天》,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20 09:43
          回复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5集《仁宗皇帝的理财师》 11月23日播出
            宋仁宗时期,国家财政一度出现巨额赤字,甚至需要皇帝自己拿出私房钱来填补国库的空虚。这种长期的财政困境,深深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个人临危受命,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理财智慧,成为了仁宗皇帝的“理财师”——他就是叶清臣。
            叶清臣不仅在政治上有着独到的见解,更在经济管理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大旆帖》是叶清臣流传至今的一封珍贵书信,然而这封看上去只是叶清臣与友人之间自然问候的信札,却是我们窥视仁宗一朝财政问题和政治博弈的一个窗口。
            那么, 这封书信都讲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说从这封看上去丝毫不起眼的书信里,我们能看到惊心动魄的国家财政自救和政治博弈?面对巨额军费,冗兵、冗费的问题日益严重,叶清臣是如何协助仁宗皇帝应对财政困境,保持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的?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5集《仁宗皇帝的理财师》,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20 09:45
            回复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6集 《穿越生死线的范仲淹》 11月24日播出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觊觎大宋领土的李元昊,向大宋发起进攻。宋夏双方于城外的三川口展开激战,宋军全面溃败。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夏军队,北宋朝廷一时之间竟束手无策,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范仲淹临危受命,被派往状况最为棘手的延州,为大宋重新谋得和平与安定。而这一历史时刻,都被悄然记录在了一封温情的书信中,这就是范仲淹写给好友的《边事帖》。
              那么,这封书信的收信人究竟是谁?简短的字里行间,又隐藏了当时怎样的一段历史故事呢?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6集《穿越生死线的范仲淹》,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23 08:33
              回复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7集 《仁宗皇帝的解忧之臣》 11月25日播出
                在宋仁宗时期,北宋王朝遭遇了严重的内忧外患,财政的重负令国家步履维艰。在这风雨飘摇之际,一位出身寒门却才智超群的地方官员——张昷之,挺身而出,成为了仁宗皇帝的得力助手。张昷之是一位政绩卓著的能臣,他不仅在与贪官污吏的斗争中屡建奇功,更在加强财政管理方面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在危急关头,仁宗皇帝慧眼识珠,将张昷之派往状况最为棘手的河北地区,进行艰巨的财政改革。但这场改革之路并非坦途,它给张昷之的政治生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波折。
                而在这场风谲云诡的财政改革背后,竟有一封温情脉脉的书信悄然记录了那个时代,它就是范仲淹写给张昷之的《远行帖》。在这封书信中,范仲淹以深情的文字,表达了对张昷之远赴河北的殷切挂念。书信往来之间,两位名臣的深厚情谊与对国家命运的共同担忧跃然纸上,令人动容。那么,这封书信究竟揭示了当时怎样的历史景象?张昷之在河北的财政改革又是否取得了成功,为仁宗皇帝分忧解难了呢?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7集《仁宗皇帝的解忧之臣》,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1-23 08:34
                回复
                  2025-05-23 10:49:12
                  广告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8集 《携笔从戎的文史学家》 11月26日播出
                  在通信和交通不便的古代,书信往往是人们最为主要的沟通方式之一,也是我们探究古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线索。与史书中客观冷静形象不同,书信内的古人更为复杂与真实。一封封古人的书信,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他们的“本来面貌”,也向我们诉说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为北宋重臣、文坛巨匠,范仲淹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颇具份量。而他的一封书信——《师鲁帖》,却让一位“冷门名士”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便是北宋的文史大家尹洙。尹洙才学出众,对当时的诸多文人影响深远。他也颇具君子之风,在北宋朝野之中备受尊敬。那么,范仲淹是出于什么原因为其修书一封?从《师鲁帖》中,我们又能看到一个怎样的尹洙呢?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8集《携笔从戎的文史学家》,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23 08:35
                  回复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9集集《关于收信人的猜想》 12月3日播出
                    《才德帖》是北宋著名谏臣王素所写的一封书信。信上的文字飘逸灵动、隽永典雅,秀丽的书法之美引人入胜。而更有趣味的是,信上落款本该写明的收信人信息却踪影全无,这一细节引发世人的无尽猜想。虽然此信只有寥寥数语,但精炼的用词与耐人寻味的表达却让人们联想起北宋时期颇有争议的大臣夏竦。那么,王素在这纸书信中到底说了怎样一件事?短短数语的字里行间如何将收信人的身世层层展开?究竟是哪些蛛丝马迹让人们联想到了夏竦?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9集《关于收信人的猜想》,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2-04 09:06
                    回复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10集《一封关于职场困惑的回信》 12月4日播出
                      在宋代人的书信来中,相互交流职场经验似乎是一种常见的题材,有些青年才俊初入官场,想要向前辈取取经,便会写信说明自己的情况,希望能获取一些过来人的宝贵意见,而很多有经验的名士也爱惜人才、关爱后辈,会在回信里给出自己的建议,我们眼前这幅《真诲帖》,便是宋代的大臣吕公绰写的一封关于职场困惑的解答信。吕公绰,是宋代著名宰相吕夷简的长子。在中国古代,宰相之位是“有能者居之”,宰相之子在宰相当权期间,不能担任重要职务,还要对父亲的工作有所回避。身为宰相之子,吕公绰往往需要面对许多的公众监督与舆论压力,他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着自己,也影响着父亲的事业与名望。父亲的成就像是一棵大树,为他遮阳挡雨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片无法忽视的阴影。而吕公绰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悟出了属于自己的职场经验。
                      那么,纵观吕公绰一生的为官经历,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他有着怎样的处事之道和经验之谈呢?也许,在这封信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十集《一封关于职场困惑的回信》,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2-04 09:07
                      回复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11集《一位不平凡老人的平凡岁月》 12月5日播出
                        杜衍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官宦之家,本应该过着衣食无忧、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并非如此。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让他在求学道路上尝尽心酸。但他凭借自己不屈的毅力,最终实现人生逆袭,官拜宰相。庆历新政的一些骨干人物,都得到过他的热情栽培和大力提携,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受到了新政反对者的诋毁与抹黑,被罢相。退休后,他生活朴素,为人也十分低调。
                        那么,杜衍从官拜宰相,到一介寻常老翁,他究竟经历了什么?他到底是“豪华落尽见真淳”,还是沽名钓誉呢? 这诸多困惑,都可以从他写给友人的一封感谢信里找到答案。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十一集《一位不平凡老人的平凡岁月》,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2-04 10:32
                        回复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12集《韩琦的沉淀期》 12月6日播出
                          宋夏转入和议之后,韩琦与范仲淹等被召入朝,共襄国是。面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沉疴,韩琦提出了整顿吏治等一系列切中时弊的改革措施,与范仲淹、富弼等人携手,共同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然而,这场满怀希望的改革却如同昙花一现,很快便以失败告终,参与新政的一众官员也随之遭受仁宗皇帝的冷落与疏远。在这场短暂而激烈的风云变幻中,一封书信悄然浮现,这便是谏官蔡襄写给韩琦的《海隅帖》。书信中,蔡襄以谦卑而真挚的笔触,表达了对韩琦深深的敬仰与感激。字里行间,不仅流露出对时局变迁的忧虑与无奈,更映射出这两位大宋重臣在“庆历新政”失败后各自命运的跌宕起伏。这份跨越风雨、历久弥坚的深厚友情,也随着书信的代代相传,成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那么,这封书信究竟是如何细腻地描绘了当时的风云变幻?蔡襄与韩琦之间,又有着一段怎样鲜为人知的往事呢?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12集《韩琦的沉淀期》,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2-04 10:33
                          回复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13集《蔡襄的政才与情商》 12月7日播出
                            在北宋时期,有四位著名的书法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正所谓“字如其人”,与其他三位相比,蔡襄的书法少了些随意洒脱,以浑厚端庄、规整淳淡著称,这也与他不畏权威、秉公直言的性格无比契合。
                            以忠而言、以惠为政。不论是作为谏官,为国进言,还是任职朝外,治理一方,蔡襄都在为国家安定和百姓福祉贡献着自已的力量。从天圣八年初仕漳州,到治平四年逝于蕉溪,三十七年间,蔡襄也和许多北宋名士一样,有过春风得意,也有过贬谪地方。但不同的是,仅仅六年之后,蔡襄便再获征召,重返汴京。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在书信中,我们又能了解到蔡襄怎样的政才和情商呢?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十三集《蔡襄的政才与情商》,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2-04 11:02
                            回复
                              2025-05-23 10:43:12
                              广告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14集《走向巅峰的名相》 12月8日播出
                              历史叙事宏大而深远,它关乎百年千年的时间行进,关乎成千上万的黎民众生。而当我们从一件件承载历史记忆的文物中探索时代演变的轨迹时,一些细微可感的场景便从古老的岁月中被唤醒,向我们生动演绎曾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动人细节。
                              韩琦的这封《信宿帖》就是这样一件珍贵的书信文物。信中的字,有的已经斑驳难辨,但它仍然是我们走近韩琦的一道重要桥梁。其中,“昼锦堂”三个字极其重要,它既是韩琦提笔写下此信的动因,也是他的人生从瓶颈走向巅峰的重要见证。
                              那么,韩琦写下《信宿帖》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一段故事?“昼锦堂”对韩琦来讲究竟有着哪些重要意义呢?
                              北京画院研究员仇春霞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第14集《走向巅峰的名相》,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2-05 07: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