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双眼,警惕落入“新冠隔离险”套路
2022-01-22 近来,全国疫情多点散发,许多市民因疫情防控要求,需要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
一些企业借此推出“新冠隔离险”,投保人若在保险期内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被隔离,可在隔离期内享受津贴补助,金额在每天上百元到上千元不等。(1月20日 人民网)
随着隔离风险的提升,“新冠隔离险”也跻身网红险种之列。
市面上的隔离险,大都是自2021年年中逐渐兴起,此类保险往往同时保障新冠肺炎身故、确诊、隔离以及意外伤害等情况,平均月费从4.9元到数10元不等。点开页面,“月交9.9元起保障高达100万元”“集中隔离津贴每日最高500元”“隔离一天补贴1000,躺赚上千元”“只要一瓶水的价格,以防万一买个安心”等宣传语十分吸睛。
听了这样的表达,谁不心动?但事实上,如果消费者不擦亮眼睛,难以识别“新冠隔离险”套路,便容易坠入“新冠隔离险”陷阱,买保险容易,但真正想要拿到赔付却存在种种限制。
“新冠隔离险”是应疫情而生的保险,本该成为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的一种保护,却成为一些保险公司用来“割韭菜”的工具。
保险公司用低廉保费和高回报率打动了消费者的心,赔付的种种限制条件却被隐藏在《保障详情》和《投保须知》中,不少买保险的人并没有“能力”搞清楚这其中的“弯弯绕”和“道道”。
一些保险公司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耍小聪明,与消费者玩文字游戏。如“与罹患法定传染病的患者密切接触,或因暴露于法定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这一条件乍一看十分宽泛,但一问客服,人家的意思是“只保密接和次密接”。
种种“弯弯道道”,导致不少消费者对理赔条件不甚了解,购入保险时兴致勃勃,理赔时却各种碰钉子。消费者不清楚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最后选择忍气吞声,有苦说不出。
疫情期间,保险公司必须拿出诚意,主动、如实告知消费者投保条件,尽量使消费者能够清晰地知道保险产品的责任范围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获得赔偿,负起应有的责任担当。而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保险时应持慎重态度,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对于保险条款建议仔细阅读,避免落入保险套路。
2022-01-22 近来,全国疫情多点散发,许多市民因疫情防控要求,需要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
一些企业借此推出“新冠隔离险”,投保人若在保险期内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被隔离,可在隔离期内享受津贴补助,金额在每天上百元到上千元不等。(1月20日 人民网)
随着隔离风险的提升,“新冠隔离险”也跻身网红险种之列。
市面上的隔离险,大都是自2021年年中逐渐兴起,此类保险往往同时保障新冠肺炎身故、确诊、隔离以及意外伤害等情况,平均月费从4.9元到数10元不等。点开页面,“月交9.9元起保障高达100万元”“集中隔离津贴每日最高500元”“隔离一天补贴1000,躺赚上千元”“只要一瓶水的价格,以防万一买个安心”等宣传语十分吸睛。
听了这样的表达,谁不心动?但事实上,如果消费者不擦亮眼睛,难以识别“新冠隔离险”套路,便容易坠入“新冠隔离险”陷阱,买保险容易,但真正想要拿到赔付却存在种种限制。
“新冠隔离险”是应疫情而生的保险,本该成为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的一种保护,却成为一些保险公司用来“割韭菜”的工具。
保险公司用低廉保费和高回报率打动了消费者的心,赔付的种种限制条件却被隐藏在《保障详情》和《投保须知》中,不少买保险的人并没有“能力”搞清楚这其中的“弯弯绕”和“道道”。
一些保险公司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耍小聪明,与消费者玩文字游戏。如“与罹患法定传染病的患者密切接触,或因暴露于法定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这一条件乍一看十分宽泛,但一问客服,人家的意思是“只保密接和次密接”。
种种“弯弯道道”,导致不少消费者对理赔条件不甚了解,购入保险时兴致勃勃,理赔时却各种碰钉子。消费者不清楚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最后选择忍气吞声,有苦说不出。
疫情期间,保险公司必须拿出诚意,主动、如实告知消费者投保条件,尽量使消费者能够清晰地知道保险产品的责任范围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获得赔偿,负起应有的责任担当。而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保险时应持慎重态度,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对于保险条款建议仔细阅读,避免落入保险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