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
七四年暑期后,大队安排我到民校做了老师。当时的红旗民校在荞子坝 ,记得学校里面还有一个碉楼,学校门口有一个操场 ,对面是合作医疗点和供销社的代销点。学校有三间教室,一间教师的办公室。三个民校教师,都是一个生产队的,我们各是从一年级教起,教到三年级后就交到宋观公社二小(在前进大队)读四年级。民校是土墙房子,课桌全部都是用石头做的,板凳也是石头的, 只不过在石头上钉了一块桉树的木板,让孩子们坐上去舒服一点。古语说“认不得字都肯教书”,那时的教师不好当,小朋友对新的东西接收渠道少和家庭教育差,一年级学生的水平相当于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切都要从头教起,字要从一横一竖教起,数学要从扒拉指头学起。就这样我把一年级的小朋友教到了三年级就离开了生产队。回想起这三年,我也有些许收获,后来在单位学打字时,五十多岁还能用拼音打字,直到现在七十多岁了都在用全拼打字。
七四年暑期后,大队安排我到民校做了老师。当时的红旗民校在荞子坝 ,记得学校里面还有一个碉楼,学校门口有一个操场 ,对面是合作医疗点和供销社的代销点。学校有三间教室,一间教师的办公室。三个民校教师,都是一个生产队的,我们各是从一年级教起,教到三年级后就交到宋观公社二小(在前进大队)读四年级。民校是土墙房子,课桌全部都是用石头做的,板凳也是石头的, 只不过在石头上钉了一块桉树的木板,让孩子们坐上去舒服一点。古语说“认不得字都肯教书”,那时的教师不好当,小朋友对新的东西接收渠道少和家庭教育差,一年级学生的水平相当于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切都要从头教起,字要从一横一竖教起,数学要从扒拉指头学起。就这样我把一年级的小朋友教到了三年级就离开了生产队。回想起这三年,我也有些许收获,后来在单位学打字时,五十多岁还能用拼音打字,直到现在七十多岁了都在用全拼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