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映_寂语吧 关注:12贴子:1,306

【阅读录存】自性化:触探与理论概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14 12:49回复
    一、触探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14 12:49
    回复
      1、来自荣格
      .
      Individuation(自性化):指的是个体体验完整性的过程。
      .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tion(自性化过程):在分析心理学中,全面的、成熟的个体人格发展的过程被称为自性化过程。
      .
      中译——
      自性化指什么?
      自:象鼻形,本用来表示自己、自我、自身;同时具有起源、自然、本来之义。
      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
      天命之谓性(《中庸》)
      自性: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心理本质,生命与生活中的独特意义。
      自性化:在生命展开的过程中,自我逐渐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
      .
      这就是荣格所说的自性化。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14 12:56
      回复
        2、阶段和状态
        .
        荣格将自性化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展面具,适应社会;
        第二阶段一面对阴影,认识内心;
        第三阶段一整合异质,实现完整;
        第四阶段-遇见自性,成为自己。
        .
        第一阶段:每个人在社会上有相应的角色,这些角色有相应的规则,所以发展人格面具可以让我们适应社会。
        第二阶段:我们会看到自己内心深处有不被触碰的痛苦和想法,这些是我们群体作为人类的阴影。
        第三阶段:各种不同的东西,你都能把它当成自己的一部分,那些你不愿意看到的、不喜欢的部分不是要去除掉,而是把它们整合起来,实现完整的自己。
        第四阶段:你遇到了你生命当中真正的、真实的性情、天赋、禀赋,成为你生命中想要成为的样子。去成为那个独特的自己。
        .
        怎么样可以去找到自己的禀赋呢?如何认识和发展自己最好的禀赋呢?这里有三个问题,你可以问问自己。
        1.你可以问问自己:迄今为止你真正爱过什么?
        不管是人或事,完全出于真心的喜爱,不带任何功利利的色彩。
        2.你自发的不可遏制的兴趣是什么?
        不需要有人督促、检查,忘了吃饭,忘了睡觉。
        3.什么东西曾使得你感到振奋?
        这种东西深深触及到你的内心深处,让你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仿佛为你打开了通往更美好世界的窗。
        .
        除了西方的心理学家提起自性化,我们中国的孟子也提起过“尽心、知性、善养浩然之气、求放心”。什么是求放心呢?就是我们把那些迷失的、走失的心重新找回来。
        王阳明也提过“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良知良能。”什么是良知良能呢?就是“是非之心,不滤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那什么样的状态出现表示我们完成了自性化呢?这里有几点,你可以去问问自己。
        1你是否已经发现、发掘、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生命动力。
        2你有没有活出自己的道路、风格、意义。
        3 你是否能在每一件小事中看到自己的存在。
        4 明了并接纳自己的有限性。
        5 不急躁,不迷失,不僵化。
        6 欣赏他人的精彩。
        .
        比如笔者在上课、咨询、与友一起做饭等等每件小事我可以看见自己的价值,如果有的事情你已经付出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两百,你都无法去满足期待的时候,可以坦然去接受每个人都有其有限性。做不到的就交给上天吧。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14 13:02
        回复
          3、自己的“英雄之旅”
          .
          我们在完成自性化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开启自己的英雄之旅。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自性化,展开攻击性,转化成生能量,展现生命力;接受无常与死亡,坦然拥抱死能量,接纳、欣赏完整的自己。接纳那个不好的挫败的自己,接纳好的自己。
          .
          坎贝尔提到开启英雄之旅有三个阶段:
          A、启程
          当你选择一项工作时,其实是开启命运开端,这个时候你是否犹豫彷徨,这个时候有谁在外界给你提供协助,使你有力量地勇敢去跨越这样的犹豫和彷徨,实现浴火重生。(倾听并追随自己的内心,辨认出真正属于你的召唤。)
          B、启蒙
          经受考验、拒绝诱惑、超越缺陷、包容苦乐、冲破阻碍(挫折和磨难,是人生旅程中必须要过的坎儿。)
          C、归来
          恐惧重担,当你在一个阶段停滞不前,你能不能走出停滞、完成使命、回到生活、天人合一、找到内心的平静自由(控制弱点,发挥潜能,造福社群。)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14 13:06
          回复
            二、理论概述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14 13:06
            回复
              荣格是第一位提出心理生命周期的理论家。他把成长看成持续进行的过程,不仅青少年需要发展,而且中老年也有发展的任务。荣格用自性化来说明心理的发展,他认为人具有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个体的内在需要,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一过程就是自性化。其中,推动着个体自性化的内在力量就是自性原型。所以,自性化可以理解为:在自性原型发挥其整合及指引等功能的过程中,自我逐渐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根据荣格等人的描述,自性化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14 13:07
              回复
                1.第一阶段:发展面具,适应社会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1-14 13:07
                回复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为了在周围的文化中生存,以及求得个人的利益,自然而然地学会控制环境,并发展出人格面具(persona)。什么是人格面具呢?人格面具是指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采用的心理构建和社会构建,是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人格面具有两个来源:①符合社会条件与要求的社会性角色;②受到个人的社会目标与抱负的影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14 13:07
                  回复
                    从个体的发展上看,人格面具形成于儿童早期,它产生于遵从父母、同伴和老师的愿望以及期待的需要。由于强化或惩罚的作用,儿童很快理解哪些行为和态度是受欢迎的,哪些行为是不该表现出来的。于是,儿童就把受到欢迎的特质构建到人格面具中去,而把不受欢迎的特质隐藏或压制下去。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1-14 13:08
                    回复
                      随着年龄的发展,如果没有意外,个体的人格将逐渐成熟。当个体到了中年,经过自我的努力和发展,实现理想,事业有成,人格面具发展已经到了极致。这个时候的个体,尽管在人看来他们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并获得相应的地位,但是他们的内心还不完整,阴影没有整合,阿尼玛与阿尼姆斯还处于无意识状态,对于心理的核心自性也不理解。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14 13:08
                      回复
                        2.第二阶段:面对阴影,认识内心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1-14 13:08
                        回复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把人格中不受社会欢迎的部分压制在无意识中,它们在那里联合起来,形成了个体的阴影。一个人的人格面具越强大,则意味着它无意识底下埋藏着的阴影越巨大。荣格说:“ 阴影是由大部分被压抑的欲望、不文明的冲动、道德低劣的动机、幼稚的幻想和怨恨等组成,所有这些事情对自己而言都是不光彩的事情。”由于心理补偿机制的作用,阴影的力量会不时影响着个体的生活,造成巨大的痛苦。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1-14 13:09
                          回复
                            卡斯特在《人格阴影起破坏性的力量》中指出:“个体在对待别人和自己阴影时的态度决然不同:别人的阴影很有趣,它被用于打击和诋毁他人;而自己的阴影很讨厌,致使人很难认识到自已的缺点和弱势并喜欢投射给他人。当人们把阴影投射给他人而非面对自身阴影时,其人格难以得到成长,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他可能成为一个表里不一-的两面人。”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1-14 13:09
                            回复
                              自性原型作为整合力量指引着个体去整合阴影。法兰兹说:“自性化的实际过程一一意识 与个体心灵的核心自性达成协议一-通常以人格受到伤害,以及随之而来的痛苦作为开端。与自性的最初相遇,就预先设下了一个黑暗的阴影,或者恰如内在的朋友,首先设置一个陷阱,然后捕获那个无助的、挣扎的自我。人们必须忍受这些痛苦,才可以开始这个过程。”在心理治疗中,来访者面对阴影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然而,这个过程对个体的发展却具有重要意义。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1-14 1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