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阶段和状态
.
荣格将自性化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展面具,适应社会;
第二阶段一面对阴影,认识内心;
第三阶段一整合异质,实现完整;
第四阶段-遇见自性,成为自己。
.
第一阶段:每个人在社会上有相应的角色,这些角色有相应的规则,所以发展人格面具可以让我们适应社会。
第二阶段:我们会看到自己内心深处有不被触碰的痛苦和想法,这些是我们群体作为人类的阴影。
第三阶段:各种不同的东西,你都能把它当成自己的一部分,那些你不愿意看到的、不喜欢的部分不是要去除掉,而是把它们整合起来,实现完整的自己。
第四阶段:你遇到了你生命当中真正的、真实的性情、天赋、禀赋,成为你生命中想要成为的样子。去成为那个独特的自己。
.
怎么样可以去找到自己的禀赋呢?如何认识和发展自己最好的禀赋呢?这里有三个问题,你可以问问自己。
1.你可以问问自己:迄今为止你真正爱过什么?
不管是人或事,完全出于真心的喜爱,不带任何功利利的色彩。
2.你自发的不可遏制的兴趣是什么?
不需要有人督促、检查,忘了吃饭,忘了睡觉。
3.什么东西曾使得你感到振奋?
这种东西深深触及到你的内心深处,让你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仿佛为你打开了通往更美好世界的窗。
.
除了西方的心理学家提起自性化,我们中国的孟子也提起过“尽心、知性、善养浩然之气、求放心”。什么是求放心呢?就是我们把那些迷失的、走失的心重新找回来。
王阳明也提过“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良知良能。”什么是良知良能呢?就是“是非之心,不滤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那什么样的状态出现表示我们完成了自性化呢?这里有几点,你可以去问问自己。
1你是否已经发现、发掘、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生命动力。
2你有没有活出自己的道路、风格、意义。
3 你是否能在每一件小事中看到自己的存在。
4 明了并接纳自己的有限性。
5 不急躁,不迷失,不僵化。
6 欣赏他人的精彩。
.
比如笔者在上课、咨询、与友一起做饭等等每件小事我可以看见自己的价值,如果有的事情你已经付出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两百,你都无法去满足期待的时候,可以坦然去接受每个人都有其有限性。做不到的就交给上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