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妞吧 关注:4贴子:456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生下来的时候。 本性都是好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 后天学习的环境不一样。 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孩提是人人皆有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而成人中丑恶之人的出现。 乃是被成长中不良黄静渐渐污浊的心扉的结果。 可见区分善恶。 抵制诱惑的重要。、。 


1楼2010-11-03 20:44回复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 贵以专。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专心致志的教育孩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 专心致志。 时时不能放松。 


    2楼2010-11-03 20:51
    回复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 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上的布来教育他。。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 是和母亲提供的良好成长环境以及严格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4楼2010-11-03 21:57
      回复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和有成就。 都名扬四海。
            教育要用很好的方法; 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 都很孝敬父母。 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5楼2010-11-03 22:11
        回复


          7楼2010-11-04 11:44
          回复



            9楼2010-11-04 22:55
            回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
                     仅仅供养儿女吃穿。 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失职了。。、
              严师出高徒、。 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 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做父母和老师的责任和本分。 


              10楼2010-11-04 22:59
              回复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
                   孩子不好好学习。 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就不好好学习。 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 又无知识 。 能有什么用呢。


                11楼2010-11-04 23:01
                回复


                  13楼2010-11-05 17:58
                  回复
                             玉不琢 。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玉不打磨雕刻。 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不若是不学习 就不懂得礼仪。 不能成才。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 就如雕刻玉器一样、 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之前和石头没什么区别。 人也只有刻苦磨练。 才能成为能够为一个有用的人。 


                    15楼2010-11-05 2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