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看到你这个疑虑,我也是鲁迅的爱好者!
先直接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感觉鲁迅所要表述的思想主题跟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非常相似,大抵上是侧重描写人的动物性,这也是当时的主流,后面出于政治因素,所以被迫改了,今天的人很难去读懂他,鲁迅的本意是想达到共情,即书读者匹配上了书中的角色,从而快速理解社会的真面目!
但我们被教育,对书中的角色产生同情,既违背客观事实,否定自己是奴隶的身份,然后还要同情之前的奴隶!出于政治需要抹黑前朝,鲁迅就刚好被拿来做素材!
例如闰土,阿Q等知名人物,在今天也是可以跟很多人对得上号的,但人们读鲁迅时并未发现,例如闰土里面的阶级不可逾越,阿Q弱者屠刀向弱者,甚至还有祥林嫂,同情作为道德中最重要的观念,也被我们所强调,但其实人并不具备,哪怕是教都教不会,而人们潜意识也不会追究道德的不服从着。
最后是狂人日记,是当时鲁迅第一次在某报刊刊登的文章,他当时的想法就是赚钱,写的文笔很差,事实上他很多登报的作品文笔都很差,但是标题都比较夸张,算是标题党一类,因为登报就跟今天拍视频一样,总要有个爽点,所以不要太较真他早期那些东西,就当网文看了就行,看了不懂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