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929贴子:613,500

回复:中游记(3.4)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
忽思鲈鱼脍,复有沧洲心。
沧洲是指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王维《答裴迪忆终南山》
渺渺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深秋天色苍暗,秋雨连绵,河水浩大,水势缓慢。君若问终南山在什么地方,该在那白云翻滚的天外。


IP属地:河南31楼2024-11-11 11:58
回复
    南朝萧梁时的沈满愿是沈约的孙女,嫁征西记室范靖为妻。她有一首代拟征人的思乡诗(以洛阳指代建康):
    征人久离别,故国音尘绝。
    梦里洛阳花,觉来葱岭雪。


    IP属地:河南32楼2024-11-11 17:40
    回复
      晚唐于邺有一首《过洛阳城》: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
      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
      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


      IP属地:河南33楼2024-11-11 17:51
      回复
        沈佺期于外贬途中写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IP属地:河南34楼2024-11-12 07:08
        回复
          谢灵运《长歌行》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倏烁夕星流,昱奕朝露团。粲粲乌有停,泫泫岂暂安。徂龄速飞电,颓节骛惊湍。”
          流星闪烁,倏然而过,朝露散射着明亮艳丽的光彩。流星和朝露虽然美丽,但是,流星的逝去片刻也不停留,朝露的蒸发岂有短暂的安歇?流逝的岁月像闪电般的过去了,过去的时节急流般的远去了。


          IP属地:河南35楼2024-11-13 06:55
          回复
            谢灵运《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两句诗烘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没有一丝风,白云在山间弥漫,青黑的山石在其间若隐若现,好像被白云环抱。如果风吹云走,白云就抱不住幽石了。山石、白云虽然无言,一个“抱”字却传达出静谧的信号。
            翠绿的竹子倒映在清清的溪流中,既无激流猛浪,又非死一般的沉寂,而是回荡着阵阵涟漪,平添了灵动的韵味。“抱”,白云好像有了生命,有了情感,轻轻拥抱沉睡的幽石。“媚”,绿筱仿佛绿衣少女,与清涟眉目传情。


            IP属地:河南36楼2024-11-13 06:59
            回复
              谢道韫游泰山诗: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清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拆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谢道韫《拟嵇中散咏松诗》: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IP属地:河南37楼2024-11-13 07:00
              回复
                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
                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穴,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谢灵运《斋中读书》: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IP属地:河南38楼2024-11-13 15:41
                回复
                  谢灵运《斋中读书》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曾在京都做官多年,却从未忘怀过山水。何况是来到以山水闻名的永嘉郡,内心思想和事务行为都感到空虚。官衙内没有狱讼案件而显得清闲,官堂庭院空旷清静以致招来鸟雀止息觅食。
                  卧病在床多有闲暇安乐的日子,文章诗赋时常写一写。怀抱典籍图书从中观览古今人事,在寝卧饮食之时展开谈论说笑。做官既然太疲倦了,耕种哪里能算快乐。要寻求解决世事难并欢的矛盾,只好寄希望于老庄的道家思想。
                  丰暇豫:多有闲暇安乐的日子。沮溺:指长沮和桀溺,春秋时贤人,不肯游仕,结伴耕种,一辈子辛苦劳作。子云阁:指扬雄投阁自杀一事。


                  IP属地:河南39楼2024-11-13 16:56
                  回复
                    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诗句描写黎明时分诗人沿溪而行所见的景色。山岩之下,云雾涌动开合;花瓣上露珠晶莹,滚动欲滴。首先说自然之理:黎明的山间,太阳还没有出来,云雾较多,时开时散。浓浓的雾气容易结为露珠,露珠多了,就会滚动滴落。
                    “方”是方才,云雾方才合拢,说明云雾起初是散开的状态,这样就描画了一幅云雾开合涌动的图景。“犹”是仍然,花瓣上的露珠仍然在滴落,说明雾气之重,露珠之多。面对这景物,作者的情感是由欣赏而生的淡淡的喜悦和轻松的心情。


                    IP属地:河南40楼2024-11-13 17:04
                    回复
                      谢灵运《游南亭》: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诗句描写了作者游南亭时傍晚所见的景色。大雨过后,稠密的山林中清凉怡人;红日西坠,远远的山峰遮住了半个太阳。雨后的清气,视之不见,即之可感,弥漫在密林之间,一个“含”字恰如其分的写出了这种状态。
                      “密林”乃是近景,与远峰对比就可以想见。“余清”是触觉描写,更暗示了“密林”之近。近景密林、中景远峰、远景落日构成了一幅立体的雨后山林落日图。作者感慨时光匆匆、老年将至,抒发决心归隐的心情。这两句的景物描写,清冷的山林恰似作者落寞的心情,半隐的落日更会勾起伤逝的情怀。


                      IP属地:河南41楼2024-11-14 06:15
                      回复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一个“乱”字,描画出水流的形状。江宽流急,虽没有浪花飞溅,但急流激起的水波呈混乱的流线状,如一幅工笔画,细微传神之处如在目前。一个“媚”字,把孤屿写活了。我们似乎看到孤屿有了生命,在江流中呈现娇媚的风姿。传统的中国文论认为这种手法叫做移情。


                        IP属地:河南42楼2024-11-14 06:19
                        回复
                          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白芷竞新苕,绿苹齐初叶。
                          白芷和新发芽的芦苇竞相生长,一个“竞”字,烘托出水草蓬勃的生机。“绿”描写水草的颜色,“齐”描写水草叶子的形状,“初”代表叶子刚刚抽出,是嫩叶。


                          IP属地:河南43楼2024-11-14 06:21
                          回复
                            谢灵运《过瞿溪山饭僧》:迎旭凌绝嶝,映泫归溆浦。
                            早晨,诗人迎着初升的太阳,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攀登。又在流水朝阳的辉映中,来到小溪的岸边。诗人的行踪笼罩在流水朝阳的辉映中,给人的感觉明媚而神圣。


                            IP属地:河南44楼2024-11-14 06:22
                            回复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由于林密壑深,到了傍晚,山间光线暗淡了下来;晚霞也变得模糊起来。高明的画家为了表现微妙繁复的自然,不仅注意光线的运用,还要注意色调的运用。如:“青翠杳深沉”“夕曛岚气阴”(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运用的是暗色调;“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运用的是明色调。


                              IP属地:河南45楼2024-11-14 06: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