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原生态面貌尽情诉说历史变迁
作者:记者 宋杰 通讯员 李道亮 来源:苍梧晚报 字数:1046
记者 宋 杰 通讯员 李道亮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市文管会办公室获悉,宿城乡悟道庵遗址保护性维修方案几经补充、修改后最终获得通过。专家组成员否定了现代园林修复手法,并提出我市文物保护新的理念,在不添加一砖一瓦的基础上对悟道庵开展保护性维修,进行遗址展示。
位于连云区宿城乡大竹园村黄茅顶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悟道庵,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二年,已有400余年历史,清光绪三年重建,更名“三教寺”,1938年在连云港保卫战中遭侵华日军轰炸,损毁严重。现仅存山门、大殿、中殿等几处墙基。大殿面阔17米,进深4米。
《东海悟道庵碑记》就镶嵌于山门内东墙壁上。
在距山门外20米处,由两块天然巨石形成的“石门”岩壁上,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石刻、碑刻多处。
悟道庵年久失修,如果不进行修缮、保 护,对我市的文物保护、佛教信众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基于这些原因,今年7月20日,连云港云台山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市文管会办公室递交了由江南大学连云港后云台山景区公共艺术规划工作组设计的两套保护方案进行审查。
第一套方案,对原址大殿与东侧偏房在原有的基础上恢复重建,遗址大门及西屋则采用维持原貌的造景手段进行设计。为了维持遗址原有的生态关系,大殿的部分空间以玻璃顶的方式进行恢复。大殿与西屋复原墙体采用与原址基础有一定差异的材料。
第二套方案,以象征“形似”的玻璃材质勾画出悟道庵的“原始风貌”,通透的视觉效果配以结构艺术的形式特点,塑造出极富感染力的遗址保护形式与设计所带来的文化语境。
也许是受到悟道庵周边自然景色的影响,两套方案的设计初衷都是以“形式传神”为核心理念。但是专家组成员表示,遗址保护设计偏离了保护准则,人造园林的维修手法并不能激发出遗存古迹中沉淀的香醇。
为此,市文管会办公室给出了对悟道庵遗址实施保护性维修的意见。该保护工程是文物建筑遗址本体现状维修加固保护。遗址的保护,首先对悟道庵遗存建筑残留墙体采取防护加固措施,严格保护文物现状。对于文物周边环境整治,专家们认为,应遵循《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排除严重影响文物安全的因素和有损景观的建筑杂物,展示文物原状;绿化应尽可能恢复历史状态,避免出现现代园林手法。
据了解,以往我市的古建筑维修多为在加固的基础上替换损毁的部件,悟道庵文物建筑遗址保护只针对遗址本体的加固和周边环境的整治,还原最原生态的古迹面貌,让残垣断壁以及石缝里顽强成长的树木,尽情诉说历史的变迁,见证历史。
本次保护维修是我市文物保护一次新的理念实践,维修具有可逆性,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妨碍再次对原文物进行保护。
作者:记者 宋杰 通讯员 李道亮 来源:苍梧晚报 字数:1046
记者 宋 杰 通讯员 李道亮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市文管会办公室获悉,宿城乡悟道庵遗址保护性维修方案几经补充、修改后最终获得通过。专家组成员否定了现代园林修复手法,并提出我市文物保护新的理念,在不添加一砖一瓦的基础上对悟道庵开展保护性维修,进行遗址展示。
位于连云区宿城乡大竹园村黄茅顶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悟道庵,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二年,已有400余年历史,清光绪三年重建,更名“三教寺”,1938年在连云港保卫战中遭侵华日军轰炸,损毁严重。现仅存山门、大殿、中殿等几处墙基。大殿面阔17米,进深4米。
《东海悟道庵碑记》就镶嵌于山门内东墙壁上。
在距山门外20米处,由两块天然巨石形成的“石门”岩壁上,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石刻、碑刻多处。
悟道庵年久失修,如果不进行修缮、保 护,对我市的文物保护、佛教信众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基于这些原因,今年7月20日,连云港云台山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市文管会办公室递交了由江南大学连云港后云台山景区公共艺术规划工作组设计的两套保护方案进行审查。
第一套方案,对原址大殿与东侧偏房在原有的基础上恢复重建,遗址大门及西屋则采用维持原貌的造景手段进行设计。为了维持遗址原有的生态关系,大殿的部分空间以玻璃顶的方式进行恢复。大殿与西屋复原墙体采用与原址基础有一定差异的材料。
第二套方案,以象征“形似”的玻璃材质勾画出悟道庵的“原始风貌”,通透的视觉效果配以结构艺术的形式特点,塑造出极富感染力的遗址保护形式与设计所带来的文化语境。
也许是受到悟道庵周边自然景色的影响,两套方案的设计初衷都是以“形式传神”为核心理念。但是专家组成员表示,遗址保护设计偏离了保护准则,人造园林的维修手法并不能激发出遗存古迹中沉淀的香醇。
为此,市文管会办公室给出了对悟道庵遗址实施保护性维修的意见。该保护工程是文物建筑遗址本体现状维修加固保护。遗址的保护,首先对悟道庵遗存建筑残留墙体采取防护加固措施,严格保护文物现状。对于文物周边环境整治,专家们认为,应遵循《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排除严重影响文物安全的因素和有损景观的建筑杂物,展示文物原状;绿化应尽可能恢复历史状态,避免出现现代园林手法。
据了解,以往我市的古建筑维修多为在加固的基础上替换损毁的部件,悟道庵文物建筑遗址保护只针对遗址本体的加固和周边环境的整治,还原最原生态的古迹面貌,让残垣断壁以及石缝里顽强成长的树木,尽情诉说历史的变迁,见证历史。
本次保护维修是我市文物保护一次新的理念实践,维修具有可逆性,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妨碍再次对原文物进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