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波
近日,偶然从网络上翻阅到董波老师写的《挑灯夜话》之曲周记事篇,文中生动描绘了解放前的曲周大桥头有船靠了岸,便有招揽装卸工的妇人,走街串巷地喊着“扛家、扛家”,苦力们听到这声音便知有了活计,匆匆地从各自家中跑出来,涌向码头的场景,准备一天的劳作,这些被称为“扛家”的人们,即为我们所熟知的搬运工人的前身,他们的身影与故事,构成了曲周县历史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曲周县位于冀南东部平原,城区紧依滏阳河。这条河流上游连通邯磁山区,盛产煤炭与瓷器,下游则汇入海河,直通天津卫。在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曲周是滏阳河航运的重要节点之一,享有交通衢口的美誉。平汉铁路尚未通车的年代,这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水陆交汇、商贾云集的繁华码头。滏河码头,位于滏阳河大桥头南北两侧,大桥在以前叫做济川桥,南侧还有一桥叫做便济桥,两桥相距不过几十米,这在滏阳河上实属罕见,也见证了曲周昔日的辉煌与繁荣。史料记载,曲周的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县城东门外的东关商铺区,而粮食、煤炭、陶瓷大宗货物则集中在河东岸的河东村。每逢集日或庙会,两座桥头人声鼎沸,四乡百姓纷至沓来,热闹非凡,一片繁荣景象。
由于曲周县城附近的村庄相对密集,人口众多,而耕地却稀少且贫瘠,因此,滏阳河附近的许多家庭,世代以装卸搬运为生。他们肩扛手提,担挑车推,历经风雨,饱尝艰辛,用微薄的收入艰难地维持着全家的生计。这些“扛家”们,用他们的汗水和辛劳,书写者曲周搬运工人的历史篇章。早期的搬运装卸工作毫无组织可言,“扛家”们全靠自发劳作,生活毫无保障。货少时无人问津,货多时又常被“把头”把持,为了争夺装卸活计,经常发生械斗。生活中充满了艰辛和不易。然而他们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于解放区连成了片,民间经济开始复苏,滏阳河船运也变得繁忙起来。为了避免械斗的发生,“扛活”搬运装卸工们经过多次协商,搬运装卸的“小脚行”应运而生。“脚行”地点设在河东北亭街南头的“议和馆”。虽然有了组织,但人员并不固定,收入依然没有保障。许多穷人想干而干不了,即使参加了工钱也常被克扣,河道管理方面也混乱不堪,船只拥堵现象十分严重。船只经常从大桥头一直排到南桥口村,尽管工人们拼尽全力,一天也卸不完几十条船。货主船工颇有微词,“扛家”的装卸工更是有苦难言,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全国解放前夕。全国解放后,曲周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由对敌斗争转移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上来。为了加强对水上运输和搬运装卸的领导,促进曲周经济的发展。在县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搬运装卸工会很快建立起来。起初,苦力们没人敢脱离“脚行”,怕得罪把头们丢了饭碗。后经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发动,逐渐有人参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曲周县搬运工会在河东村前街正式成立。这些曾经被人看不起的“扛家”苦力,在新社会成为了光荣的搬运工人。他们欢欣鼓舞,干劲十足,各项工作也逐步转入正轨。在分配方式上,工钱也进行了改革,由每天分钱改为每周分钱,后又改为半月分一次钱。然而,这时的搬运收入都是分光吃净,没有积累。(网络图片)后来工人们开始实行劳动竞赛和公共积累。经过积累工会购置了皮带机、胶轮车、排子车等设备,还盖起了房屋、购买了牲口。这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装卸范围也不断扩大,不仅限于装卸船只和马车、汽车,还扩展到包括粮食、百货等国营工商业的物资。县城之内凡需装运搬卸的各种货物,几乎都由工会包了下来。后来,侯村、安寨、河南疃、槐桥等乡镇也相继成立了搬运工会组织,赢得了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搬运工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但给曲周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积累了大量的固定资产。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的发展,曲周的搬运工会作为计划经济中的产物,逐渐显露出其不适应性。加之人员年龄结构的老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搬运工会最终停办。这些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了一辈子的老搬运工人们,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尊重。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是那个时代的建设者。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成为我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近日,偶然从网络上翻阅到董波老师写的《挑灯夜话》之曲周记事篇,文中生动描绘了解放前的曲周大桥头有船靠了岸,便有招揽装卸工的妇人,走街串巷地喊着“扛家、扛家”,苦力们听到这声音便知有了活计,匆匆地从各自家中跑出来,涌向码头的场景,准备一天的劳作,这些被称为“扛家”的人们,即为我们所熟知的搬运工人的前身,他们的身影与故事,构成了曲周县历史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曲周县位于冀南东部平原,城区紧依滏阳河。这条河流上游连通邯磁山区,盛产煤炭与瓷器,下游则汇入海河,直通天津卫。在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曲周是滏阳河航运的重要节点之一,享有交通衢口的美誉。平汉铁路尚未通车的年代,这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水陆交汇、商贾云集的繁华码头。滏河码头,位于滏阳河大桥头南北两侧,大桥在以前叫做济川桥,南侧还有一桥叫做便济桥,两桥相距不过几十米,这在滏阳河上实属罕见,也见证了曲周昔日的辉煌与繁荣。史料记载,曲周的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县城东门外的东关商铺区,而粮食、煤炭、陶瓷大宗货物则集中在河东岸的河东村。每逢集日或庙会,两座桥头人声鼎沸,四乡百姓纷至沓来,热闹非凡,一片繁荣景象。
由于曲周县城附近的村庄相对密集,人口众多,而耕地却稀少且贫瘠,因此,滏阳河附近的许多家庭,世代以装卸搬运为生。他们肩扛手提,担挑车推,历经风雨,饱尝艰辛,用微薄的收入艰难地维持着全家的生计。这些“扛家”们,用他们的汗水和辛劳,书写者曲周搬运工人的历史篇章。早期的搬运装卸工作毫无组织可言,“扛家”们全靠自发劳作,生活毫无保障。货少时无人问津,货多时又常被“把头”把持,为了争夺装卸活计,经常发生械斗。生活中充满了艰辛和不易。然而他们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于解放区连成了片,民间经济开始复苏,滏阳河船运也变得繁忙起来。为了避免械斗的发生,“扛活”搬运装卸工们经过多次协商,搬运装卸的“小脚行”应运而生。“脚行”地点设在河东北亭街南头的“议和馆”。虽然有了组织,但人员并不固定,收入依然没有保障。许多穷人想干而干不了,即使参加了工钱也常被克扣,河道管理方面也混乱不堪,船只拥堵现象十分严重。船只经常从大桥头一直排到南桥口村,尽管工人们拼尽全力,一天也卸不完几十条船。货主船工颇有微词,“扛家”的装卸工更是有苦难言,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全国解放前夕。全国解放后,曲周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由对敌斗争转移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上来。为了加强对水上运输和搬运装卸的领导,促进曲周经济的发展。在县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搬运装卸工会很快建立起来。起初,苦力们没人敢脱离“脚行”,怕得罪把头们丢了饭碗。后经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发动,逐渐有人参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曲周县搬运工会在河东村前街正式成立。这些曾经被人看不起的“扛家”苦力,在新社会成为了光荣的搬运工人。他们欢欣鼓舞,干劲十足,各项工作也逐步转入正轨。在分配方式上,工钱也进行了改革,由每天分钱改为每周分钱,后又改为半月分一次钱。然而,这时的搬运收入都是分光吃净,没有积累。(网络图片)后来工人们开始实行劳动竞赛和公共积累。经过积累工会购置了皮带机、胶轮车、排子车等设备,还盖起了房屋、购买了牲口。这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装卸范围也不断扩大,不仅限于装卸船只和马车、汽车,还扩展到包括粮食、百货等国营工商业的物资。县城之内凡需装运搬卸的各种货物,几乎都由工会包了下来。后来,侯村、安寨、河南疃、槐桥等乡镇也相继成立了搬运工会组织,赢得了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搬运工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但给曲周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积累了大量的固定资产。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的发展,曲周的搬运工会作为计划经济中的产物,逐渐显露出其不适应性。加之人员年龄结构的老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搬运工会最终停办。这些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了一辈子的老搬运工人们,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尊重。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是那个时代的建设者。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成为我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