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8月30日电(记者王民)河北省武邑县清凉店镇李紫乡村的李喜庭老人退休30年来坚持义务护路、修路,因为老人“看到路不好走心里不好受”,捡路上的砖头上瘾。
今年88岁的李喜庭曾在深州市交通局路政处当护路员,1980年退休时,领导嘱咐他:“路好走了,车少坏零件,这也是为社会作贡献。”正是这句嘱咐,让李喜庭开始退休后的护路生活。
退休后的李喜庭依然和工作时一样,早晨吃完饭就带上铁锨出门,直到晚上才回家。一开始,老人只修村里的街道,村里的街道垫平了,就去修村子外面的大马路,甚至帮着邻村修,去邻县走亲串友也修。
李紫乡村距离清凉店镇很近,可是因为道路凹凸不平,一到阴雨天便泥泞难走,村子里的老百姓吃够了苦头。李喜庭主动承担起这条路的养护工作,道路垫好后,不但自己村子里的人方便了,一些原本不走这条路的外村人也从这条路上经过。
今年88岁的李喜庭曾在深州市交通局路政处当护路员,1980年退休时,领导嘱咐他:“路好走了,车少坏零件,这也是为社会作贡献。”正是这句嘱咐,让李喜庭开始退休后的护路生活。
退休后的李喜庭依然和工作时一样,早晨吃完饭就带上铁锨出门,直到晚上才回家。一开始,老人只修村里的街道,村里的街道垫平了,就去修村子外面的大马路,甚至帮着邻村修,去邻县走亲串友也修。
李紫乡村距离清凉店镇很近,可是因为道路凹凸不平,一到阴雨天便泥泞难走,村子里的老百姓吃够了苦头。李喜庭主动承担起这条路的养护工作,道路垫好后,不但自己村子里的人方便了,一些原本不走这条路的外村人也从这条路上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