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919贴子:613,480

回复:中游记(3.0)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敦颐: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
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
王船山《读文中子》:
乐天知命夫何忧,不道身如不系舟。
万折山随平野尽,一轮月涌大江流。
天下皆忧得不忧,梧桐暗认一痕秋。
历历四更山吐月,悠悠残夜水明楼。


IP属地:河南31楼2024-11-05 17:59
回复
    晏几道《玉楼春》:
    雕鞍好为莺花住,占取东城南陌路。
    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
    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
    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晏殊《木兰花》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入破:各种乐器合作,曲调由缓转急,节奏逐渐加快,因繁弦急响喻为破碎,故名入破。


    IP属地:河南32楼2024-11-05 18:01
    回复
      晏殊《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紫薇:夏日开,秋天凋,故又名“百日红”。朱槿:红色木槿,夏秋之交开花,朝开暮落。又名扶桑。
      微微秋风吹拂,梧桐树叶飘飘下坠。初尝香醇的美酒人很容易就有了醉意,只好在小窗前躺卧酣眠浓睡。紫薇花和朱槿花已凋落,只有夕阳斜照在楼阁栏杆上。成双的燕子到了将要南归的季节,镶银的屏风昨夜已微寒。
      作者以精细的笔触,描写细细的秋风、衰残的紫薇、木槿、斜阳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通过主人公精致的小轩窗下目睹双燕归去、感到银屏微寒这一情景,营造了一种冷清索寞的意境。


      IP属地:河南33楼2024-11-05 18:02
      回复
        晏几道《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晏几道《阮郎归》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
        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IP属地:河南34楼2024-11-05 18:04
        回复
          晏几道《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梦中进入了烟雨迷离的江南,走遍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人儿相遇。“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由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词人用“缓弦”、“移柱”来表达难写的幽怀。


          IP属地:河南35楼2024-11-05 18:04
          回复
            晏殊《采桑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长恨离亭,
            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胧明,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时光只知道催人老去,不理解人世间的多情。你看长亭送别时,伤心的泪水滴到衣衫上,连喝醉酒也不能使自己忘却烦恼。昨夜,急促的西风刮的梧桐树叶飒飒作响。月色惨淡,朦朦胧胧,我的美梦不断地被惊醒。不知何处的高楼上传来大雁凄厉的叫声。


            IP属地:河南36楼2024-11-05 18:43
            回复
              相思长,长相思,终日相思,没有尽时,除非再与情人相见。而今,情人已无缘再见,还是要独自咀嚼相思的滋味。更悲哀的是,这种相思之苦无人诉说。
              晏几道《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思。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一首《生查子》描述了晏几道早年的生活:
              金鞭美少年,去跃金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IP属地:河南37楼2024-11-05 18:44
              回复
                晏殊《踏莎行》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晏殊《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IP属地:河南38楼2024-11-05 18:45
                回复
                  晏殊《浣溪沙》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IP属地:河南39楼2024-11-05 18:45
                  回复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IP属地:河南40楼2024-11-05 18:48
                    回复
                      王勃《秋日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IP属地:河南41楼2024-11-05 18:49
                      回复
                        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首句“醉别江楼橘柚香”是点明送别魏二的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
                        诗中不仅写了江雨入舟,然而“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
                        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


                        IP属地:河南42楼2024-11-05 18:50
                        回复
                          王昌龄《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王昌龄《题灞池》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
                          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IP属地:河南43楼2024-11-05 18:51
                          回复
                            王昌龄《越女》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IP属地:河南44楼2024-11-05 18:56
                            回复
                              高适《田家春望》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高适《宋中》:
                              朝临孟渚上,忽见芒砀山。
                              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
                              时清更何有,禾黍便空山。
                              何意千年后,寂寞无此人。


                              IP属地:河南45楼2024-11-05 1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