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冬的习俗
古代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立冬是重要的节日,形成了一些重要习俗,如祭冬,目前流传的有这些习俗。
(一)补冬
冬季是一年天气最寒冷的季节,古人为了适应寒冷的天气,抵御寒冬,每到立冬节气,古人就会“补冬”,炖一些鸡鸭羊肉,加上一些药材,给身体“进补”,以增强体质。
这个习俗流传至今,在我国南方特盛行喝羊肉汤,有“一年不如一年暖”的说法。喝羊肉汤其实是为了补充体力、抵御寒冷。
(二)吃饺子
立冬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因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饺子跟耳朵长得很像,因此立冬吃饺子,是提醒亲人,冬天天凉,要注意耳朵的保暖。
(三)吃甘蔗
南方的民间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时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四)冬泳
冬泳始于古代渔猎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西周,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得到许多游泳者的喜爱,是冬泳人最喜爱的健身方式,人们通过冬泳来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增强遇寒的能力。
在中国一些地方还有祭祖、设宴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