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许多皇帝都在非官方的私下场合不用“朕”自称,而曹丕又是出了名的喜欢在各类文书里使用“吾”“余”“我”的人……那么曹丕在官方诏令里又是如何自称的呢?我们不妨来统计下!
根据《魏文帝集全译》与《全三国文》中曹丕含有自称的诏令整理得出:
【魏王时期】
🔹吾:10次
🔹孤:5次
🔹寡人:1次
🔹孤&吾混用:4次
【魏帝时期】
🔸吾:9次
🔸朕:18次
🔸朕&吾混用:1次
叠甲:官方辞令一定是以昭告天下为写作目的,此表中写作对象为具体语境中的部分明确对象,不含逝者。
本表题目中的诏令为一类官方辞令的泛指,实际上同样包含策、敕等官方文书在内。仅收录《魏文帝集全译》与《全三国文》中含有主语自称的文本,部分无自称的诏令没有收录,因此本表所列举文书绝不能代表曹丕的全部施政举措。
部分文书中的自称存在混用的情况,并且考虑到汉魏文献散佚严重,大量文本残缺不全,请大家对各类自称的统计数据谨慎参考,纯属娱乐,切勿当真。


根据《魏文帝集全译》与《全三国文》中曹丕含有自称的诏令整理得出:
【魏王时期】
🔹吾:10次
🔹孤:5次
🔹寡人:1次
🔹孤&吾混用:4次
【魏帝时期】
🔸吾:9次
🔸朕:18次
🔸朕&吾混用:1次
叠甲:官方辞令一定是以昭告天下为写作目的,此表中写作对象为具体语境中的部分明确对象,不含逝者。
本表题目中的诏令为一类官方辞令的泛指,实际上同样包含策、敕等官方文书在内。仅收录《魏文帝集全译》与《全三国文》中含有主语自称的文本,部分无自称的诏令没有收录,因此本表所列举文书绝不能代表曹丕的全部施政举措。
部分文书中的自称存在混用的情况,并且考虑到汉魏文献散佚严重,大量文本残缺不全,请大家对各类自称的统计数据谨慎参考,纯属娱乐,切勿当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