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担心过不成熟的活动策划会给汉服抹黑,但是想到以上的一些具体情况之后,我释然了。
现实情况就是:目前没有一个汉服组织主办方能够逃出这种怪圈,除非这个组织或者活动是纯粹的封闭式交流。就是说,如果有活动能在事前完全用手机或者通讯工具单线联系,事中不允许任何未审核过的新人参加活动,事后不用对外发布任何宣传帖子,只在自己的群里和聚会上内部分享的,也许还有点可能做到高度的协作,出现质量比较好的活动。
而北京的汉服主办方有那么多,有上面提到的那种情况吗?如果有,请同袍说一说,我们好去观摩学习。如果没有,那不就完了,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受同一个问题的困扰,自然会产生相同的困境。
既然是大家都有的问题,为什么总有些人要乐此不彼的抓别人活动的所谓“痛脚”呢?难道他们自己搞的活动又解决了这些问题了吗?
所以,我们需要求同存异,“同”往往就是指好的活动经验,可持续发展的办事思路,“异”的可能就是指包容各自的缺点和不足。
如此,某些人还不能释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