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吧 关注:93贴子:407
  • 1回复贴,共1

《听我说南明》第二章(6)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6)一个驸马的选择
    
     乐安公主府,或许现在应该叫巩宅吧,因为按照明朝的规定,公主如先于驸马去世,府邸的名称便不能再和皇家沾边。
    
     巩永固从内城楼退回家中时,家中的奴仆已全部逃走,只有一个老仆人安静的坐在院子里。
    
     院子里的寂静和安详,与外面炮火纷飞的喧嚣和混乱,形成鲜明对比。大顺军还没有到达这一带,这里暂时是安全的。
    
     巩永固十分疑惑,问道: “大家都走了,你怎么还不走?”
    
     老仆人回答说:“驸马爷,我还有事没办完呢。”
    
     巩永固对他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有比逃命更重要的事吗?快走吧。”
    
     他总是这样,为别人考虑得更多,即便是自己的仆人。
    
     老仆人摇摇头:“我在等着给您收尸阿!”
    
     听到这句话,巩永固终于领悟,这个老仆人为何如此坦然!
    
     巩永固没有责备老仆人乌鸦嘴,反而点点头——现在能有个人愿意给自己收尸,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收尸的人有了,巩永固彻底放下心,现在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他拿出家藏的陈年老酒,记得公主在世时,总是不让他饮酒,今天他准备破一回例,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他满满斟出三大杯白酒,一杯敬给皇帝,另一杯献给远行的妻子,而自己则喝下最后一杯。
    
     喝酒,不仅可以祭奠死者,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壮胆。任何人选择去死,都需要胆量的。只是不知道,巩永固喝下的这杯酒,是辛辣、是香醇,还是苦涩?
    
     巩永固一把扯下罩在头上的网巾,掷到地上,本来束的很整齐的发,飘散落下。
    
     古人以披发为不雅,巩永固此举,无异于明志必死。
    
     在赴死之前,他最大的牵挂,就是自己和公主的孩子。 关于他们夫妻二人生育了几个孩子,都是男孩还是女孩,史书的记载不是很统一,在这里我们不打算进行考证,因为无关大局。
    
     值得一提的是,巩永固对孩子们的安排。最普遍的说法是,他点了一把火和孩子一起自焚,追随公主而去。或许史书的作者认为,只有这样记载,才能将巩永固的形象无限拔高。
    
     毕竟驸马殉国,明末只此一人,不烘托得壮烈一点,不仅对不起驸马,更对不起大家。
    
     可我还是希望,巩永固放走了他的孩子,毕竟他只是驸马,不是皇帝,他的孩子姓巩而不姓朱,没有义务跟随大明朝这艘船一起沉没。
    
     巩永固是顺天府大兴人,史书记载他善于骑射,但终其一生,并不见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想来是史书的溢美之词。对于英雄人物,我们总是有一种过分保护的心情,唯恐他有一丝不完美。
    
     我倒希望所有的勇者都是不完美的,正因为他们的不完美,才能确定他们都是凡人,而凡人的英勇无畏,才更值得敬佩。
    



IP属地:广东1楼2010-10-30 16:14回复
    作者语: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经历太过纯粹和顺利,我始终相信,人世间的主流价值观是纯净的。
        
         或许很多人违背了我们一直崇尚的价值观,甚至我们自己也不能完全遵守,但事情终究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我是这样觉得。
    


    IP属地:广东2楼2010-10-30 16: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