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恭敬谨慎的恪儿,没有刺杀颉利,如愿娶到云妹~)
“所以,父皇真的是结盟前就答应让我婚后去草原的?”
李恪的声音里透出一丝犹疑,虽早已猜到七八分,可听母妃亲口确认,他的心头仍泛起一股不真实的震撼。
杨妃无奈地叹息,轻轻点了点头,眉间隐隐带着几分无力。
几日前,李恪和阿史那云刚离开,皇帝便亲自来到了宁心宫。他的话语虽温和,但字字透着难以抗拒的压迫感——为了北伐大业,为了大唐的安危,为了汉胡两族的和睦,他不得不做出这样艰难的决定。
“恪儿,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杨妃的声音温柔却带着无奈的沉重。“这既然是你父皇的决定,便是天意。不论对你有利与否,你都该遵循。于公来说,是尽忠,于私来讲,是尽孝。这是你为人臣子应尽的本分。”
本分?这两个字仿佛带着巨大的枷锁,让李恪心中隐隐作痛。为人臣为人子,除了尽忠尽孝,恪守本分,还有别的选择吗?
天潢贵胄又如何?还不是一颗棋子,任人摆布,身不由己。
“可是孩儿舍不得母妃……”李恪的声音不禁放低,带着些许哽咽。他眼中的不舍与无奈交织,喉咙仿佛被什么堵住,心中隐隐作痛。
杨妃微微叹息,抬手轻抚着儿子的肩膀,目光中尽是母爱的柔情,“恪儿,你是藩王,本就注定不会永远留在长安的……”
李恪心里亦是明白,藩王长大后去地方任职是惯例。纵然不去草原,他也不会一直留在长安。
可他无法理解的是,大唐真的需要一位皇子去和亲吗?李恪自幼饱读诗书,也算通晓古今,却还是想不明白皇子和亲的道理。
尽管不想远去草原,但一想到能够与云妹厮守一生,也算是不枉此生了。若执意与父皇抗争,稍有不慎,这门婚事就有可能作废。所以,他不敢赌。
赌不起的话,就只能全盘接受了……李恪眼底浮现一丝不甘,但随即多出来几分慰藉。幸好迎娶的是自己心仪的女子,老天待他还算不薄。
于是乎,岑文本被派去提了亲,之后双方交换庚帖、合了八字。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自然是八字相合。当然,若李恪不想要这门婚事,岑先生就有办法让八字不合。
随后的日子里,择吉日,过大礼,下聘书,送聘礼,最后由钦天监选了个黄道吉日,定在了一个月后的三月十六。与此同时,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待三朝回门后,李恪便随突利父女前往草原。
大婚当日,蜀王府张灯结彩,红绸灯笼挂满了庭院,喜庆的气氛弥漫四周。李恪早早焚香沐浴,换上了华贵的婚服,带领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前往驿馆。一路上,乐声喧天,仿佛喜悦已经渗透进了长安的每一个角落。
阿史那云今日格外不同,褪去了草原的异域装束,身着凤冠霞帔,艳丽非凡。她的美仿佛散发着光芒,李恪望着她时,心中竟生出一丝难以言表的震撼和欣喜。云妹,我终于娶你为妻了。
“云儿就托付给你了。”突利可汗的声音有些低沉,望着爱女的眼神中含着深沉的父爱与不舍。但更多的是欣慰,女儿嫁给了意中人,婚后还能继续生活在身边,这让他甚感慰藉。
李恪轻轻扶着阿史那云上了花轿,迎亲队伍欢天喜地地踏上了回蜀王府的路途。王府内,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的仪式一气呵成,而后阿史那云先行进入婚房,李恪则在外陪宾客敬酒,欢声笑语不断。
杨妃望着儿子一脸的喜悦,心中却百感交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辛辛苦苦养了一个儿子,有朝一日却体会到了嫁女儿的心情。大唐果然与大隋不同啊……
夜幕低垂,李恪终于步入婚房。二人共饮合卺酒,结发示同心。
夜深人静,红烛摇曳,婚房内笼罩着淡淡的光芒,空气中满溢着浓浓的甜蜜与爱意。李恪轻轻靠近,温热地贴在阿史那云耳边,温柔低语:“云妹,别怕,我会轻些的……”
“所以,父皇真的是结盟前就答应让我婚后去草原的?”
李恪的声音里透出一丝犹疑,虽早已猜到七八分,可听母妃亲口确认,他的心头仍泛起一股不真实的震撼。
杨妃无奈地叹息,轻轻点了点头,眉间隐隐带着几分无力。
几日前,李恪和阿史那云刚离开,皇帝便亲自来到了宁心宫。他的话语虽温和,但字字透着难以抗拒的压迫感——为了北伐大业,为了大唐的安危,为了汉胡两族的和睦,他不得不做出这样艰难的决定。
“恪儿,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杨妃的声音温柔却带着无奈的沉重。“这既然是你父皇的决定,便是天意。不论对你有利与否,你都该遵循。于公来说,是尽忠,于私来讲,是尽孝。这是你为人臣子应尽的本分。”
本分?这两个字仿佛带着巨大的枷锁,让李恪心中隐隐作痛。为人臣为人子,除了尽忠尽孝,恪守本分,还有别的选择吗?
天潢贵胄又如何?还不是一颗棋子,任人摆布,身不由己。
“可是孩儿舍不得母妃……”李恪的声音不禁放低,带着些许哽咽。他眼中的不舍与无奈交织,喉咙仿佛被什么堵住,心中隐隐作痛。
杨妃微微叹息,抬手轻抚着儿子的肩膀,目光中尽是母爱的柔情,“恪儿,你是藩王,本就注定不会永远留在长安的……”
李恪心里亦是明白,藩王长大后去地方任职是惯例。纵然不去草原,他也不会一直留在长安。
可他无法理解的是,大唐真的需要一位皇子去和亲吗?李恪自幼饱读诗书,也算通晓古今,却还是想不明白皇子和亲的道理。
尽管不想远去草原,但一想到能够与云妹厮守一生,也算是不枉此生了。若执意与父皇抗争,稍有不慎,这门婚事就有可能作废。所以,他不敢赌。
赌不起的话,就只能全盘接受了……李恪眼底浮现一丝不甘,但随即多出来几分慰藉。幸好迎娶的是自己心仪的女子,老天待他还算不薄。
于是乎,岑文本被派去提了亲,之后双方交换庚帖、合了八字。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自然是八字相合。当然,若李恪不想要这门婚事,岑先生就有办法让八字不合。
随后的日子里,择吉日,过大礼,下聘书,送聘礼,最后由钦天监选了个黄道吉日,定在了一个月后的三月十六。与此同时,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待三朝回门后,李恪便随突利父女前往草原。
大婚当日,蜀王府张灯结彩,红绸灯笼挂满了庭院,喜庆的气氛弥漫四周。李恪早早焚香沐浴,换上了华贵的婚服,带领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前往驿馆。一路上,乐声喧天,仿佛喜悦已经渗透进了长安的每一个角落。
阿史那云今日格外不同,褪去了草原的异域装束,身着凤冠霞帔,艳丽非凡。她的美仿佛散发着光芒,李恪望着她时,心中竟生出一丝难以言表的震撼和欣喜。云妹,我终于娶你为妻了。
“云儿就托付给你了。”突利可汗的声音有些低沉,望着爱女的眼神中含着深沉的父爱与不舍。但更多的是欣慰,女儿嫁给了意中人,婚后还能继续生活在身边,这让他甚感慰藉。
李恪轻轻扶着阿史那云上了花轿,迎亲队伍欢天喜地地踏上了回蜀王府的路途。王府内,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的仪式一气呵成,而后阿史那云先行进入婚房,李恪则在外陪宾客敬酒,欢声笑语不断。
杨妃望着儿子一脸的喜悦,心中却百感交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辛辛苦苦养了一个儿子,有朝一日却体会到了嫁女儿的心情。大唐果然与大隋不同啊……
夜幕低垂,李恪终于步入婚房。二人共饮合卺酒,结发示同心。
夜深人静,红烛摇曳,婚房内笼罩着淡淡的光芒,空气中满溢着浓浓的甜蜜与爱意。李恪轻轻靠近,温热地贴在阿史那云耳边,温柔低语:“云妹,别怕,我会轻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