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在这么多老虎分布研究文献参考的今天,还有人对老虎扩散情况产生这么深的误解或者是故意发布误导其他人的观点,正好再发一下2025年最新的研究文献供参考,建议认真看完,希望能正确认识老虎扩散的本质。
1.当猎物密度降至某个临界阈值以下时,无论是由于气候还是人类原因,老虎都无法生存。
2.目前大多数研究指出,大陆虎之间存在多种遗传交换途径,受雪、干旱、植被和猎物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竞争可能也发挥了作用(狮子、棕熊) 。
3.大多数灭绝并不是由栖息地丧失单独造成的。相反,栖息地丧失加上直接迫害和老虎猎物的枯竭似乎导致了区域性灭绝。
同理,狮子扩散的速度高于老虎,一是繁殖更快种群密度高,二是幼崽成活率更高(物种对生境其他物种的影响力根本不与发育到成年的时间相关,而是与活到成年个体的数量相关。举例,棕熊幼崽相对老虎,发育到成年的时间更久,但棕熊幼崽发育到成年的数量更多,所以成年种群更大,对生境影其他物种响也自然更大),三是领地范围相对稳定,四是占据为大猫提供最富饶饮食的生境。狮子在亚洲灭绝的更快,也是与人类竞争高质量栖息地,那些高质量栖息地也同样适合人类文明起源(高质量栖息地会为人类提供稳定的肉和植物素食)。

公元前 600 年至公元 1995 年老虎观测地点的综合图。我们看到当老虎从老虎我国大本营扩散的地点,除了向亚洲南部,其他地区观测地点开展变得不那么密集,而是零散起来,很可能是遭遇到了竞争(棕熊、狮子,甚至是无鬃狮)。

老虎的分布范围。深橙色和浅橙色代表非常可能和可能的居住范围;黄色代表老虎探索范围。
老虎南下通道基本上全面打开,而越是往北或者西北,老虎扩散的压力就越大。在巴基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土耳其、沙特、埃及和俄远东北部地区,老虎扩散遭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说明它们遇到了排斥性的竞争,同时也指出那些栖息地相当一部分是适合老虎生存的。
如果老虎和它们的猎物没有受到人类的迫害,那么这些大型猫科动物就可以在热带和温带气候下生存,只要那里不是太热和干燥。老虎通常被描述为栖息地全能大猫。在这里,我们详细介绍了过去 9000 年里老虎可能居住的生态区域的多样性:从热带到温带森林,从热带和温带草原到沙漠。将这些生态区域联系在一起的是掩蔽物和猎物。老虎以相对较大的猎物为食,这种与体型相关的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与生产性栖息地相关的,在这种栖息地中,有足够的掩蔽物供近距离跟踪和袭击。这样的栖息地通常是森林,但也有高大的草原、灌木丛和河岸带,这取决于湿度。由于水资源相对丰富,这些植被类型也为老虎的主要猎物——大型鹿 (Cervidae)、野猪 (Suidae) 和野牛 (Bovidae) 物种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
在“探索范围”中,要么雌性无法成功分散或繁殖足够数量,要么其他条件限制了老虎种群的持续时间,例如缺乏猎物、与其他物种的竞争或与人类的冲突。

老虎实际分布范围,其中缅甸北部和俄远东地区老虎栖息地未受到重大干扰,但老虎数量仍然受到了干扰,说明老虎做为旗舰物种的脆弱性;公元前4000年到2000年印度恒河平原和南部、中亚地区土耳其、我国中原就遭受到了人类活动的重大影响,那些地方也是亚洲人类文明起源的核心区,老虎和狮子在长期影响下广泛性灭绝。不丹、缅甸中部、泰国、印度东北部分地区和我国东北等地区直到19世纪、20世纪,甚至1950年才受到人类活动影响。